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观察生物
考点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_______。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_→_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________。当光线较暗时用_______和________,当光线较强时用_________和_______。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_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_______;高倍镜下视野________,细胞数目_______。
1.(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4× B.目镜10×物镜4×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0×
2.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二、生物的分类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________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共同点_______;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________。
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1.细菌: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含有遗传物质的_______等部分构成,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
3.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植物类别
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代表植物
孢
子
植
物
藻类
没有根、茎、叶
孢子
海带、紫菜
苔藓类
有茎和叶,没有根
孢子
地钱、葫芦藓
蕨类
有真正的根、茎、叶
孢子
肾蕨
种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种子_______,外面有
_______包被
白菜
裸子
植物
种子_______,外面没有
_______包被
松、柏、杉
1.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
器官
_______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
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_________
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动物类别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水螅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
血吸虫
(2019·金华、义乌、丽水)金华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华华”(如图),其中“金金”形似金华特产佛手,“华华”源于金华市花茶花。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花型秀美多样,蒴果圆球形。茶花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5.(2018·台州)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
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检索表
1a 有四肢甲)
1b 无四肢2
2a 尾鳍竖立
2b 尾鳍水平3
3a __①__
3b __②__K
甲是________,①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2019·咸阳)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兔子以植物为食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
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如图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字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2.(2019·益阳)如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要对图甲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C.图乙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D.图乙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
1a无成形的细胞核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2
2a无细胞壁乙
2b有细胞壁3
3a无叶绿体丙
3b有叶绿体丁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3.(2018·湖州)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__。
(2019·陕西)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4.(2019·温州)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银缕梅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提醒】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如图1中的⑦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__________把镜头擦干净。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郴州)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表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2018·温州)《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3.(2019·太原)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其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2018·青岛)用下列四台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甲
5×
40×
乙
10×
40×
丙
10×
4×
丁
15×
10×
A.丙、甲 B.丙、乙
C.乙、甲 D.乙、丙
第5题图
5.(2018·芜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左上方 B.向左下方
C.向右上方 D.向右下方
6.(2019·广州)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某些病毒可被减毒后制成疫苗
7.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
第7题图
A.甲 B.乙 C.丙 D.丁
第8题图
(2019·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9.(2019·湖州)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下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处。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A
1b 卵生2
2a 体温恒定B
2b 体温不恒定3
3a 在陆地上产卵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脊髓__中。
10.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回答:
第10题图
(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1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猪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只有如图2所示的4个镜头。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图2中的镜头A和镜头________进行观察。
11.结合显微镜的使用以及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_________→观察→收放。
(2)如图1所示,在显微镜结构中,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和________(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___方移动。
(4)如图2所示,在显微镜下,颜色最明显、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或文字);洋葱具有刺激性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________(填标号)结构。
参考答案
课前预热
考点1 1.有无生命 2.新陈代谢
考点2 2.(1)目镜 物镜 (2)安放 对光 观察
不能再用 (3)倒像 正好相反 大光圈 凹面镜 小光圈 平面镜 (4)目镜 物镜 (5)多 暗 少
【考点真题】1.D 2.(1)低倍物镜 (2)C (3)A
考点3 一定的特征
考点4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越少 越多
【考点真题】3.D
考点5 1.细胞膜 细胞质 核区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2.真核 3.不裸露 果皮 裸露 果皮
考点6 2.鳃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胎生
【考点真题】4.A 5.扬子鳄 嘴狭长(或吻狭长)
课堂突破
例1 B 例2 B 例3 D 例4 C 例5 D 例6 (1)ABDCE (2)凹面 (3)4 (4)D (5)擦镜纸
【变式拓展】
1.D 2.A 3.(1)无茎叶、有茎叶 (2)乙和丙 4.D
校内作业
1.B 2.D 3.D 4.B 5.C 6.C 7.C 8.B
9.(1)D (2)脊髓
10.(1)①在装片上 ②在目镜上 (2)D
11.(1)玻片 (2)③ (3)右上 (4)d e
课件58张PPT。第一篇 生命科学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观察生物
考点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 。
考点2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有无生命新陈代谢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和 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
→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______粗准焦螺旋。目镜物镜不能再用安放对光观察(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因
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
当光线较暗时用 和 ,当光线较强时用
和 。倒像正好相反大光圈凹面镜小光圈平面镜(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 ;高倍镜下视野 ,细胞数目 。目镜物镜多暗少1.(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4× B.目镜10×物镜4×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0×D2.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C低倍物镜(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A二、生物的分类
考点3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 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 识别分类的依据
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一定的特征 界、门、纲、目、科、属、种种越少越多
3.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D 【解析】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考点5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1.细菌: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含有遗传物质的_______等部分构成,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球菌杆菌螺旋菌真核3.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不裸露果皮裸露果皮考点6 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
乳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鳃不恒定不恒定恒定胎生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4.(2019·金华、义乌、丽水)金华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华华”(如图),其中“金金”形似金华特产佛手,“华华”源于金华市花茶花。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花型秀美多样,蒴果圆球形。茶花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A5.(2018·台州)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检索表
1a 有四肢 ……………………………………… 甲
1b 无四肢 ……………………………………… 2
2a 尾鳍竖立 …………………………………… 乙
2b 尾鳍水平 ………………………………… 3
3a ① ………………………………… 白鳍豚
3b ② ……………………………… 长江江豚
甲是 ,①处填写内容是 。 扬子鳄嘴狭长(或吻狭长) 例1 (2019·咸阳)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兔子以植物为食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
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高频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解析】A.兔子以植物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B.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C.蘑菇的生长,说明生物能生长,C错误;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能生长,D错误。故选B。1.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D如图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
镜下看到的是“ ”字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B高频点2 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A.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上”字时,看到的物像是“上”,A错误;B.②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B正确;C.③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错误;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D错误。故选B。
2.(2019·益阳)如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要对图甲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C.图乙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D.图乙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A
例3 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高频点3 生物的分类1a无成形的细胞核 ……………………………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 ……………………………2
2a无细胞壁 ……………………………………乙
2b有细胞壁 ……………………………………3
3a无叶绿体 ……………………………………丙
3b有叶绿体 ……………………………………丁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解析】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是大肠杆菌,乙没有细胞壁,应是草履虫,丙没有叶绿体,应是酵母菌;丁有叶绿体,应是衣藻。故选D。3.(2018·湖州)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
处应分别
填上
。无茎叶、有茎叶(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乙和丙 例4 (2019·陕西)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C高频点4 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解析】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正确;B.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正确;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输导组织,但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产生后代,错误;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正确。故选C。4.(2019·温州)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银缕梅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D 例5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D【提醒】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小,视野越亮。选项D中细胞数目最多,说明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 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的临时装片时,
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
的实验室里,应选用
如图1中的⑦ (填
“平面”或“凹面”)
反光镜。ABDCE凹面例6(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 (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4D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
把镜头擦干净。擦镜纸 【解析】(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整理实验台,故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DCE。(2)在显微镜的构造中,控制外界光线进入多少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光圈有大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将培
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故首先调节显微镜的4转换器。(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2的①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5)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郴州)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表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2.(2018·温州)《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D3. (2019·太原)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其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D 4. (2018·青岛)用下列四台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 )
A.丙、甲 B.丙、乙
C.乙、甲 D.乙、丙B 【解析】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 (倍);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10=400(倍);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5=150(倍);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丙,最大的是乙,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丙和乙。故选B。5.(2018·芜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左上方
B.向左下方
C.向右上方
D.向右下方C第5题图6.(2019·广州)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某些病毒可被减毒后制成疫苗C7.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CA.甲 B.乙 C.丙 D.丁第7题图 8.(2019·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B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个倒像。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但是流动方向不会变,所以,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B。故选B。9.(2019·湖州)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下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填“A”、“B”、“C”、“D”或“E”)处。D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 ……………………………………… A
1b 卵生 ………………………………………2
2a 体温恒定 ………………………………… B
2b 体温不恒定 ……………………………… 3
3a 在陆地上产卵 …………………………… 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 中。脊髓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 ……………………………………… A
1b 卵生 ………………………………………2
2a 体温恒定 ………………………………… B
2b 体温不恒定 ……………………………… 3
3a 在陆地上产卵 …………………………… 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10.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回答:第10题图(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1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在目镜上在装片上(2)该同学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猪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只有如图2所示的4个镜头。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图2中的镜头A和镜头 进行观察。D11.结合显微镜的使用以及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
______→观察→收放。玻片第11题图(2)如图1所示,在显微镜结构中,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和_______(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_方移动。③右上(4)如图2所示,在显微镜下,颜色最明显、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填标号或文字);洋葱具有刺激性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_______(填标号)结构。de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1.(2019·东营)“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2.(2019·陕西)下列关于细菌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C.有些对人类有害
D.大多数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4.(2019·内江)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018·绥化)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依然没有动。由此推断,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玻片标本上
(2018·东营)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如图中哪位选手会被淘汰( )
7.(2019·咸阳)如图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D.⑤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
(2018·贵阳)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步骤
A.
物像放大40倍
目镜4×,物镜10×
B.
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使视野更明亮
使用大光圈、凹面镜
D.
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第9题图
9.(2019·广州)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家兔 蝗虫 家鸽 蚯蚓
B.家兔 家鸽 蝗虫 蚯蚓
C.家鸽 蝗虫 蚯蚓 家兔
D.蚯蚓 家鸽 蝗虫 家兔
10.下列对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只能生存于活的细胞中
C.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通过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
(2019·临沂)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第11题图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12.藏羚羊是哺乳纲牛科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在生物分类学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属 C.目 D.门
13.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
①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 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④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⑤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⑥有防寒皮毛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4.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
植物类群
特 征
实 例
A.
苔藓植物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子
贯众、卷柏
C.
裸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银杏、椰子
D.
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油菜、红豆杉
15.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16.(2018·嘉兴、舟山)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
种类
叶片信息
甲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丁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第17题图
17.(2019·宁波)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________(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
叶边呈分裂状,
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
呈锯齿状
花
花瓣多为4片,
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
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
(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________。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
18.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第18题图
(1)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A 7.A 8.D
9.B 10.A 11.C 12.C 13.B 14.A 15.D
16.(1)相对性状(或特征) (2)叶呈盾形
17.(1)种 (2)乙 (3)ABC
18.(1)鳃 (2)脊椎骨 大象
课件24张PPT。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1.(2019·东营)“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C2.(2019·陕西)下列关于细菌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C.有些对人类有害
D.大多数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3.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D第3题图4.(2019·内江)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5.(2018·绥化)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依然没有动。由此推断,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玻片标本上C【解析】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标本上,那么该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C。 6.(2018·东营)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如图中哪位选手会被淘汰( )
A【解析】A.“春水绿于染”中提到的植物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故该选手会被淘汰,符合题意;B.此诗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不合题意;C.此诗句中提到的梅花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合题意;D.此诗句中提到的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合题意。故选A。7.(2019·咸阳)如图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D.⑤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A第7题图 8.(2018·贵阳)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D【解析】A.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目镜4×,物镜10×,放大4×10=40(倍),A正确;B.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正确;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C正确;D.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下方移动,D错误。故选D。9.(2019·广州)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家兔 蝗虫 家鸽 蚯蚓
B.家兔 家鸽 蝗虫 蚯蚓
C.家鸽 蝗虫 蚯蚓 家兔
D.蚯蚓 家鸽 蝗虫 家兔B第9题图10.下列对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只能生存于活的细胞中
C.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通过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A 11.(2019·临沂)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第11题图【解析】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至左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B.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正确;C.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错误;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正确。故选C。12.藏羚羊是哺乳纲牛科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在生物分类学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
A.种
B.属
C.目
D.门C13.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
①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 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④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⑤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⑥有防寒皮毛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B14.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 )
A15.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16.(2018·嘉兴、舟山)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 . 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 。相对性状(或
特征)叶呈盾形1a *****……甲
1b *****……2
2a ?……… 丙
2b *****……3
3a *****……乙
3b *****……丁17.(2019·宁波)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
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
但它们属于不同的 (填
“科”或“种”),所以还有
许多不同。 种第17题图(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乙 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
(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 。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ABC18.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
鳃脊椎骨大象第18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