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是指植物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应的现象,常见的有:_________、向水性、__________、背地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1.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_________时可以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时则会__________,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2.植物向光性偏离方向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_________。向阳的一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背光的一侧浓度高,所以背光的一侧生长快,植物的生长就弯向阳光了。
1.(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_。
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突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神经元的功能:__________,产生并传导__________。
4.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
1.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脑和脊髓)和__________(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1)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2)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__________,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__________。
(3)脑干: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
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__低级__部位,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
考点5 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
1.反射:__________是人(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的,其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对应的动物行为有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行为。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弧模式图
3.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2019·宁波)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
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_________。
1.激素:人体中的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内分
泌腺
分泌主
要激素
主要作用
缺乏或过多时
的病症
脑垂体
生长
激素
控制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呆小症
分泌过多:甲亢
胰岛
胰岛素
加速__________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分泌不足:糖尿病
性腺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
3.胰岛素
胰岛素由胰腺中的_________分泌,能调节血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形成__________,即人体患糖尿病。
5.(2018·台州)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胰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入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__________减少有关。
6.(2019·济宁)今年我国将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14亿人。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激素
1.人体体温的恒定是通过__________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__________。
2.体温调节主要依靠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过程得以实现。人在安静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劳动或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_。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
3.低温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4.高温环境下: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5.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_________的整体。
7.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8.(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由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019·陕西)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神经中枢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能发生缩手反射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提醒】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得多,背地侧分布得少,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对于茎,近地侧生长素多,促进作用强,长得快,背地侧生长素少,促进作用弱,长得慢,所以背地生长。
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提醒】如何设置对照组是探究实验的重要技能。
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
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
(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
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激素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北京)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2.(2019·赤峰)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
A.大脑 小脑 B.脑干 小脑
C.大脑 脑干 D.脊髓 小脑
3.(2019·通辽)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4.(2019·株洲)与人体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汗腺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B.胰腺分泌的胰液可调节血糖的平衡
C.小脑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排尿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有重要作用
5.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第5题图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
6.(2019·青岛)如图所示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第6题图
7.(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第7题图
8.(2019·江西)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第8题图
组别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对照作用__。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________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与___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
参考答案
课前预热
考点1 向光性 向地性
考点2 1.低浓度 抑制生长 2.不均匀 低
【考点真题】1.B 2.B
考点3 1.基本单位 2.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3.接受刺激 兴奋
考点4 1.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2.大脑
小脑 脑干 (2)协调性 身体平衡 (3)血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3.低级 传导 反射
考点5 1.反射 2.反射弧 后天学习 先天性
【考点真题】3.B 4.条件 脑干
考点6 1.内分泌腺 2.血糖 3.胰岛 糖尿
【考点真题】5.(1)10毫升生理盐水 (2)胰岛素
6.B
考点7 1.神经系统 脑干 2.产热 散热 内脏
骨骼肌 皮肤 5.神经系统 激素 统一
【考点真题】7.C 8.能正确判断,并能系统运用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作出比较分析。 示例: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课堂突破
例1 A 例2 D 例3 (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 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骼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不同意 (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缺乏胰岛素,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例4 D 例5 D
例6 (1)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2)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 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变式拓展】
1.A 2.C 3.A
校内作业
1.B 2.A 3.D 4.B 5.B 6.D
7.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可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8.(1)对照作用 (2)10 (3)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 D (4)肾小管
课件59张PPT。第一篇 生命科学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感应性
考点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是指植物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应的现象,常见的有:________、向水性、________、背地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向地性向光性考点2 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1.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_______时可以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时则会_________,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低浓度抑制生长2.植物向光性偏离方向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 。向阳的一侧生长素浓度 ,背光的一侧浓度高,所以背光的一侧生长快,植物的生长就弯向阳光了。不均匀低1.(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B2.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
促进芽与根的生长B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3 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______。
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突起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神经元的功能:_________,产生并传导_______。
4.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基本单位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接受刺激兴奋考点4 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1.神经系统的结构
人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脑和脊髓)和______________(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包括 、 和
三部分。
(1)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2)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_______,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______________。
(3)脑干:主要控制 、 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
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部位,具有 和
功能。大脑小脑脑干协调性身体平衡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低级传导反射考点5 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
1.反射: 是人(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其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对应的动物行为有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行为。反射反射弧先天性后天学习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弧模式图3.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B4.(2019·宁波)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
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
(填“条件”
或“非条件”)反射。
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条件脑干考点6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1.激素:人体中的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内分泌腺血糖3.胰岛素
胰岛素由胰腺中的_______分泌,
能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
用和转化等。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形成_______,即人体患糖尿病。胰岛糖尿5.(2018·台州)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胰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入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 。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 减少有关。10毫升生理盐水胰岛素6.(2019·济宁)今年我国将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14亿人。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激素B考点7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人体体温的恒定是通过___________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_________。
2.体温调节主要依靠 和 的过程得以实现。人在安静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劳动或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
。神经系统脑干产热散热内脏骨骼肌皮肤3.低温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4.高温环境下: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5.在 和 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
的整体。神经系统激素统一7.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8.(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答案】能正确判断,并能系统运用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作出比较分析。
示例: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高频点1 生长素的作用
★例1 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
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
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 (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A 【解析】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所以A符合题意。B.如果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还需设置对照,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所以B不符合题意。C、D.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无法得出生长素分布状况以及生长素功能的结论,所以C、D不符合题意。★ 1.由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
分布不均匀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
芽鞘尖端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甲组实验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乙中的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这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故选A。高频点2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 例2 (2019·陕西)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神经中枢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能发生缩手反射D 【解析】A.如图所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正确;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 ④→⑤,正确。C.反射通过一定的结构完成,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正确;D.若④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则不能发生缩手反射,错误。故选D。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C 【解析】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而不是脑干,错误;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而不是多,错误;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正确;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不是低于正常水平,错误。故选C。高频点3 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 例3 (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
。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 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由是 .
.
。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
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
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
意这个观点? 。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
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
.
。 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骼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同意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解析】(1)进食后1h内(BC段),血糖含量出现上升的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回到血液。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2)CD段出现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而不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3.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A 【提醒】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得多,背地侧分布得少,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对于茎,近地侧生长素多,促进作用强,长得快,背地侧生长素少,促进作用弱,长得慢,所以背地生长。★ 例4 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D 【解析】A.由图可知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A正确;B.根和茎的不同表现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根向地生长能获取水分和营养,茎背地生长能获取阳光,因此两者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C正确;D.该实验不能得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这个结论,D错误。故选D。【提醒】如何设置对照组是探究实验的重要技能。★ 例5.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
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
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D【解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所以D的说法是错误的。例6 (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
。 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
。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
。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 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北京)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B2.(2019·赤峰)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
A.大脑 小脑 B.脑干 小脑
C.大脑 脑干 D.脊髓 小脑A3.(2019·通辽)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D4.(2019·株洲)与人体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汗腺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B.胰腺分泌的胰液可调节血糖的平衡
C.小脑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排尿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有重要作用B5.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B第5题图6.(2019·青岛)如图所示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D第6题图7.(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
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
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
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
用越旺盛。)第7题图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可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8.(2019·江西)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8题图(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 只。对照作用第8题图10(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第8题图D(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
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第8题图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18·娄底)一次交通事故中,一位小伙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有心跳、有呼吸。请问他的神经系统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2.(2019·云南)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
A.细胞体和突起 B.细胞核和突起
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体和树突
3.(2019·邵阳)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
C.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4.(2018·安徽)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 )
第4题图
A.① B.③ C.④ D.⑤
5.(2019·通辽)对下列人体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体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烧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手不小心被针刺,先感觉到疼痛然后会迅速缩回
6.(2018·扬州)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甲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乙
70cm
低下
发育不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7.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8.(2018·聊城)下面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的
C.神经中枢只位于脊髓中
D.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
第9题图
9.(2019·邵阳)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表示心脏,则A为静脉,C为动脉
B.若B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C为传出神经
C.若B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A为轴突,C为树突
D.若B表示胃,则A为食道,C为十二指肠
某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刹车太慢,导致了交通事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
B.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
D.完成“红灯停”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11.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C.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为反映生物体内某生理过程或现象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人肺内气压,则从A→B时,膈顶部回升
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的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C.若y表示人肺的容积,则B→C时,膈肌、肋间肌收缩
D.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浓度变化
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图①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
B.图②中,若曲线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则b对应的时间为6点
C.图②中,若b对应的时间为12点,则该曲线可以表示一天中氧气的变化
D.图③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至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
15.植物具有向光性。如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 )
第15题图
A.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
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
C.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D.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
16.(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9·嘉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图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18.(2018·南通)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和0.1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第18题图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________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抢救。
(4)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在现实生活中,胰岛素可用于________病的治疗。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D 6.B 7.C 8.C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C
16.(1)导管 (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17.Ⅰ.(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2)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Ⅱ.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n4>n1+n3-n2或(n4-n2)>(n1-n2)+(n3-n2)
18.(1)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形成对照 (3)血糖 葡萄糖溶液 (4)胰岛 糖尿
课件25张PPT。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8·娄底)一次交通事故中,一位小伙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有心跳、有呼吸。请问他的神经系统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B2.(2019·云南)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 )
A.细胞体和突起 B.细胞核和突起
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体和树突A3.(2019·邵阳)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
C.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B4.(2018·安徽)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 )
A.① B.③ C.④ D.⑤B第4题图5.(2019·通辽)对下列人体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体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烧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手不小心被针刺,先感觉到疼痛然后会迅速缩回D6.(2018·扬州)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
A.甲状腺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B7.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第7题图8. (2018·聊城)下面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的
C.神经中枢只位于脊髓中
D.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C第8题图9.(2019·邵阳)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B表示心脏,则A为静脉,C为动脉
B.若B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C为传出神经
C.若B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A为轴突,C为树突
D.若B表示胃,则A为食道,C为十二指肠C ★10.某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刹车太慢,导致了交通事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
B.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
D.完成“红灯停”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B 【解析】A.酒驾时人反应慢,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大脑的缘故,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酗酒后走路动作不协调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的缘故,A正确;B.人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B错误;C.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C正确;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完成“红灯停”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D正确。故选B。11.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C.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第11题图12.如图为反映生物体内某生理过程或现象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人肺内气压,则从A→B时,膈顶部回升
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的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C.若y表示人肺的容积,则B→C时,膈肌、肋间肌收缩
D.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浓度变化C第12题图★13.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
A 【解析】A.叶逐渐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A符合题意;B、C、D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植物感应性相同,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 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A.图①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
吸收
B.图②中,若曲线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则b对应的时间为6点
C.图②中,若b对应的时间为12点,则该曲线可以
表示一天中氧气的变化
D.图③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至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
机物的变化情况第14题图 【解析】A.图①中,ab段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的缘故,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B.早上6点,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b点二氧化碳积累最多,B正确;C.夏季12点时分,植物因关闭部分气孔,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减少,而不是最多,一天中氧气最多是在傍晚时分,C错误;D.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D错误。故选B。15.植物具有向光性。如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 )
A.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
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
C.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D.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
C第15题图 16.(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17.(2019·嘉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第17题图 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n4>n1+n3-n2或(n4-n2)>(n1-n2)+(n3-n2) 18.(2018·南通)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和0.1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第18题图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______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进行抢救。
(4)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______分泌的,在现实生活中,胰岛素可用于______病的治疗。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形成对照血糖葡萄糖溶液胰岛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