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中考复习科学(讲解+作业本) - 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课件 22+63张ppt 2份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浙江省中考复习科学(讲解+作业本) - 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课件 22+63张ppt 2份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3 12:41:59

文档简介

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

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_。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_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
1.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2.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____的。
(2)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比“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________。
二、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的运动。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________。
2.速度:物体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量。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速度公式:v=s/t,根据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
,)
3.(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4.(2019·杭州)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三、力

力是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力的单位:____________,简称牛,用N表示。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作用点:物体的____________。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_,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相反。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____________和压力的____________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2)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___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5.(2019·温州)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6.(2019·宁波)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学知识。如图所示,一块一半伸出地面的匀质板上站着甲、乙两人,人与板均保持静止。下列对于图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这一脚,看似是踢了别人,其实是毁了自己。你以为他挡着你了,其实是他在撑着你。未来的世界,一定不属于尔虞我诈的人,而是属于诚信善良、合作共赢、懂得感恩的人。
A.乙没有掉下,说明甲对板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板的压力
B.乙踢甲的同时,也会受到甲对乙的反作用力,乙可能因此坠落
C.乙踢甲时,甲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可能会向前运动离开板
D.若甲被踢出板,板会逆时针转动,乙因此坠落
四、力的测量和图示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习惯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8.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在冒烟,插有旗帜的a、b两辆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烟和旗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一定向左运动

 (2019·大庆)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2.(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3.(2019·杭州)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4.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提醒】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0.9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0.9s。要从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
 (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2019·襄阳)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___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_____________。(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3.(2019·衢州)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
 第3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B.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C.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
(2018·衡阳)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5.(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第6题图
(2018·自贡)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7.(2018·攀枝花)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________(填“是”或“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第8题图
8.(2019·安顺)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F2=8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9.(2019·福建)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第9题图
(1)如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____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____大小相等。(填“一定”或“不一定”)
(2)如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________N。
(2019·攀枝花)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__________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________(填“大”或“小”)。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km
1
成都东

08:08

0
2
青北江东
08:22
08:25
3分钟
32

7
汉中
10:45
10:48
3分钟
416
8
西安北
12:01
12:10
9分钟
658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
第11题图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
参考答案
课前预热
考点1 参照物
考点2 相对
【考点真题】1.B 2.(1) 静止 (2)大
考点3 直线快慢不变
考点4 1.路程 时间 2.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快慢
考点6 s=vt,t=s/v
【考点真题】3.B 4.B
考点7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
考点8 牛顿
考点9 形状 运动状态
考点10 吸引 地球 重心
考点11 竖直向下
考点12 G=mg
考点13 相对运动 运动方向 运动趋势的方向
考点14 1.粗糙程度 大小
考点15 弹性形变 大
【考点真题】5.A 6.A
考点17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考点18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考点19 ①作用点 ②受力方向 ③大小
【考点真题】7.B 8.B
课堂突破
例1 C 例2 D 例3 C 例4 0.8 变大 受到 例5 D 例6 (1)时间的平方 0.3m/s2×t2
(2)7.5m (3)将斜面倾角变大
【变式拓展】
1.D 2.D 3.C 4.A
校内作业
1.C 2.C 3.D 4.B 5.C 6.A
7.是 4
8.50 50
9.(1)不一定 一定 (2)2.5 2.5
10.168.7 小
11.(1)如图
(2)550m (3)0~10s,F1>F2;10~60s,F1=F2。
课件63张PPT。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
考点1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参照物考点2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相对1.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2.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的。
(2)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
“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比
“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
________。静止大二、速度
考点3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_的运动。直线快慢不变考点4 知道速度的概念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_。
2. 速度: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量。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路程时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运动快慢考点5 知道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考点6 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速度公式:v=s/t,
根据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s=vt,t=s/v3.(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B4.(2019·杭州)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B三、力
考点7 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
考点8 知道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 ,简称牛,用N表示。
牛顿
考点9 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 .
(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形状运动状态考点10 说明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作用点:物体的_______。
考点11 知道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吸引地球重心竖直向下考点12 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 
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G=mg考点13 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相反。
相对运动运动方向运动趋势的方向考点14 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 和
压力的 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2)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粗糙程度大小考点15 知道弹力的概念 
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__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弹性形变大考点16 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5.(2019·温州)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A6.(2019·宁波)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学知识。如图所示,一块一半伸出地面的匀质板上站着甲、乙两人,人与板均保持静止。下列对于图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乙没有掉下,说明甲对板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板的压力
B.乙踢甲的同时,也会受到甲对乙的反作用力,乙可能因此坠落
C.乙踢甲时,甲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可能会向前运动离开板
D.若甲被踢出板,板会逆时针转动,乙因此坠落A四、力的测量和图示
考点17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 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考点18 描述力的三要素 
习惯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大小方向作用点考点19 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______。作用点受力方向大小
7.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B8.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B
高频点1 参照物的选择
★例1 (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解析】A.“嫦娥四号”停稳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B.“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上的某个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在冒烟,插有旗帜的a、b两辆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烟和旗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一定向左运动D【解析】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因为a车旗向左飘,所以a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高频点2 速度图像的应用
★例2 (2019·大庆)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D【解析】AC.由图像可知,0~t1时刻内,甲队龙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队龙舟的平均速度,由v=s/t的变形式s=vt可知,甲队龙舟走过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t1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故AC错误;BD.由图像可知,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队运动的快慢相同,故B错误、D正确。故选D。2.(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
乙物体做匀速运动D高频点3 力的基本概念
★例3 (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
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C【解析】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B.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C.小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D.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C。3.(2019·杭州)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C高频点4 摩擦力的测量
★例4 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0.8变大受到【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即拉力为0.8N;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在木块上加放重物,增大了对木板的压力,再重复实验操作,摩擦力变大了,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实验中木块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也受到木块的摩擦力。4.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A【提醒】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0.9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0.9s。要从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例5 (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D【解析】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s/t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85m-68m=17m,故B错;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Δt-t1+t2=0.9s-0.25s+0.2s=0.85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 =20m/s,故C错、D正确。故选D。例6 (2019·襄阳)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成正比,表达式为:s=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0.3m/s2×t2时间的平方7.5m(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将斜面倾角变大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C2.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C第2题图3.(2019·衢州)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B.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C.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D第3题图★4.(2018·衡阳)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B第4题图【解析】A.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故A错误;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故B正确;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计时间偏长,根据速度的公式可知路程一定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故C错误;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到C所用的时间与小车从A点开始自由下落时从B到C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故答案是B。5.(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C第5题图★6.(2018·自贡)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A第6题图【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故A正确。故选A。7.(2018·攀枝花)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____(填“是”或“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m/s。是48.(2019·安顺)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F2=8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第8题图50509.(2019·福建)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如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
拉力 大小相等;图乙
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
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 .
大小相等。(填“一定”或“不一
定”)第9题图不一定一定(2)如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为 N。若增大拉力,
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
示数为 N。第9题图2.52.5★10.(2019·攀枝花)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 (填“大”或“小”)。168.7小★1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 第11题图【答案】如图(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550m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3)0~10s,
F1>F2 10s~60s,F1=F2【解析】(1)在图2上找出(0,0)、(10,10)和(60,10)三个点后,连线即可;(2)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1t1/2+v2t2=10m/s×10s/2+10m/s×50s=550m;(3)由于0~10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以,F1>F2;由于10s~60s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F1=F2。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1.(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都不对
2.(2019·徐州)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第3题图
3.(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4题图
4.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19·深圳)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第6题图
6.(2018·广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第7题图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  )
A.3.0m B.3.6m C.4.2m D.4.8m
 第8题图
(2019·自贡)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受物体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A.5N、3N B.5N、2N C.2N、3N D.3N、5N
9.(2019·烟台)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__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9题图
10.(2019·怀化)如图甲所示,物体A受到F1=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________F1(填“<”、“=”或“>”)。
第10题图
11.(2019·天水)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N。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2019·宁波)【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l,使摆长为800.0mm;④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不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摆长l=800.0mm
    次数
 摆球
物理量    
1
2
3
4
铝球
铁球A
铁球B
铜球
D/mm
22.22
22.24
22.20
22.20
m/g
15.5
25.3
44.7
51.0
ρ/g·cm-3
2.7
4.4
7.8
8.9
T30/s
53.88
53.94
53.85
53.87
T/s
1.796
1.798
1.795
1.796
【思考1】(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作摆球呢?
【探究2】小科用D=39.86mm、ρ=0.08g/cm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思考2】摆长一定时,用乒乓球做实验测得的T明显变大。其实,当摆球密度很小时,空气对摆周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因为摆球受到的外力——______________不可忽略了。
13.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1)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间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质量m=2kg,求该汽车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车发动机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3)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Δt=0.2s,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第13题图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B 7.D 8.B
9.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观众
10.10 >
11.(1)匀速直线 等于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3
12.【思考1】(1)减小实验误差 (2)无关 【思考2】空气阻力(或空气浮力)
13.(1)该汽车受到阻力为2000N;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 (2)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45s (3)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课件22张PPT。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1.(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都不对C2.(2019·徐州)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C 3.(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第3题图4.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第4题图★5.(2019·深圳)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C第5题图【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大(木块上叠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因为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f,即F甲=F乙<F丙,故C正确;故选C。6.(2018·广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B第6题图★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 ( )
A.3.0m
B.3.6m
C.4.2m
D.4.8mD第7题图 【解析】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由于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小球从A点到分界线MN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小球从分界线MN到B点做减速运动;接着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减速运动到分界线MN,速度变为2m/s,然后小球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A点,故小球前后两次经过右侧区域的时间相同,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其实就是小球第一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比第二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少0.8s,根据公式t= 可知,

=0.8s,解得s=4.8m。故选D。 ★8.(2019·自贡)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受物体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A.5N、3N B.5N、2N
C.2N、3N D.3N、5NB【解析】A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1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可得,A受B的摩擦力FA=F1=5N;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F1、F2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力的合力应为零,则摩擦力FB=F1-F2=5N-3N=2N;故选B。 9.(2019·烟台)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__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9题图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观众10.(2019·怀化)如图甲所示,物体A受到F1=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____F1(填“<”、“=”或“>”)。第10题图10> 11.(2019·天水)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匀速直线等于(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N。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第11题图12.(2019·宁波)【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第12题图【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l,使摆长为800.0mm;④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不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摆长l=800.0mm【思考1】(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作摆球呢?
【探究2】小科用D=39.86mm、ρ=0.08g/cm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思考2】摆长一定时,用乒乓球做实验测得的T明显变大。其实,当摆球密度很小时,空气对摆周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因为摆球受到的外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忽略了。减小实验误差无关空气阻力(或空气浮力)13.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第13题图(1)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间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质量m=2kg,求该汽车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车发动机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3)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Δt=0.2s,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答案】
(1)该汽车受到阻力为2000N;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3)不会发生交通事故(2)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45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