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高山族
蒙古族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清廷入关的第一任皇帝
1.建立统治:
①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
②清军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2.巩固统治:
①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
南海诸岛
清朝
1316万平方公里 (1820年)
清朝前期,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明确规定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的疆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像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
复台 (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台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清军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3年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1684年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庶可内外相维”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我国的东南海防
2.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1、 230年,孙权命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此后台湾同大陆联系逐渐密切。
2、607—610年,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元朝时,设立 “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今日台湾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离…
清朝的疆域1820年
西藏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呢?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唐联姻
元设宣政院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地域 帝王 措施 作用(意义)
西藏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册封___________
达赖喇嘛
册封_____________
班禅额尔德尼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653年,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 ”的封号。
顺治帝时期
达赖在蒙古语中意为“大海”,喇嘛在藏古语意为“上师”。
康熙帝时期
班禅
金印
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蒙古分裂势力,稳定西藏局势。
1713年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地域 帝王 措施 作用(意义)
西藏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册封___________
达赖喇嘛
册封_____________
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__________
驻藏大臣
清驻藏大臣令牌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雍正帝时期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地域 帝王 措施 作用(意义)
西藏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册封___________
达赖喇嘛
册封_____________
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__________
驻藏大臣
颁布__________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设立__________
噶厦
金瓶掣签制度
确立_________
1751年,由于达赖喇嘛在平定叛乱中有功,于是清政府正式授予七世达赖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西藏噶夏政府。
1793年,制定并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乾隆帝时期
金奔巴瓶
金瓶掣签制度
依靠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报请朝廷批准。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地域 帝王 措施 作用(意义)
西藏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册封___________
达赖喇嘛
册封_____________
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__________
驻藏大臣
颁布__________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设立__________
噶厦
金瓶掣签制度
确立_________
大大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喇嘛庙
承德避暑山庄建有12座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团结蒙、藏王公贵族的活动场所,有着“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效果。这些庙宇,是清代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象征,也是抵御外辱、战胜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
须弥福寿庙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新疆的管辖的呢?
清朝的疆域1820年
四、巩固西北边疆
新疆
新疆自古以来也是中国的领土: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康熙帝时期,天山北部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三次率军亲征,打败了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准
部
回
部
天
山
1.平定准噶尔叛乱
在维吾尔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叛乱。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辛亥革命后,废除伊犁将军。
3.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满文录副奏折》
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渥巴锡)
巩固西北边疆
地域 帝王 措施 作用(意义)
新疆 康熙帝
乾隆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噶尔丹叛乱
稳定西北部边疆地区,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
设置伊犁将军
妥善安置 。
土尔扈特部
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比清朝对西南和西北的管辖有何不同?
清朝
修庙
册封
平叛
恩(柔)
威(刚)
恩威并重
民族政策特点:
五、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发起了两次反攻。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域。
“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式上发表讲话
台湾、新疆、西藏历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黑龙江:
1、康熙组织雅克萨战役。
2、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台湾:
1、1684年,清设台湾府。
2、1885年,正式建省。
西藏:
1、确立册封制度。
2、1727年,设驻藏大臣。
3、金瓶掣签。
新疆: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2、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伊犁将军
4、土尔扈特回归。
清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