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生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生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3 07: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通过隋朝统一、开凿大运河、创建科举制等史实,认识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2.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总结治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学习流程】
知识导向·教学相长·学科素养
学法指导
【自学作业·单刀赴会】
一、隋的统一
1.过程: ①581年,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以 为都城,杨坚就是 帝。② 年,隋文帝灭掉 ,统一全国。
2.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开皇之治”: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游玩江都的需要。
2.概况:①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②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今 ),南至 (今 );分为 、通济渠、 和 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多千米。
3.评价:①积极作用: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②消极作用: 。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选官制度的变化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以 选拔官员。
②隋朝:科举制度,以 来选官。
2.隋朝开创科举取士
①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设置 ,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3.科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扩大了 ,使 ,同时也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穷兵黩武。(如:三征高丽。)
②隋炀帝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暴政,最终导致农民起义。 年,隋炀
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史实检测·沙场点兵】
根据以下图片,讲述隋朝的概况。
【素养提升·群雄逐鹿】
1.结合材料评价大运河。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2.结合材料认识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选自《科举制度?进士》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选自《科举制度?进士》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思维拓展·巅峰论剑】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一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罗隐《炀帝陵》
材料二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材料三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
可再复习一下历史朝代歌,简单梳理宋齐梁陈至隋朝的朝代更替,为学习隋灭陈做好准备。
四幅图片展示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体现隋朝的特征:繁荣而短暂;学习中要注意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方法,理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进行叙述表达。
注意一分为二、史论结合、全面客观看待历史事件或现象等评价方法。
课前可查阅资料,帮助理解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注意结合教材P4材料研读和P5课后活动2来理解;注意以史为鉴,从历史兴衰中汲取智慧。
【能力巩固·叩关斩将】
1.右图中A处应填写的史实是( )
A.秦朝统一全国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隋朝统一全国 D.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3.结合下图回答,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一江南河一通济渠 B.江南河一通济渠一邗沟
C.通济渠一邗沟一江南河 D.通济渠一江南河一邗沟
4.关于右图中A、B、C处及相应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是隋朝的都城长安,大运河以此为中心
B.B处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即今天的杭州
C.C处是通济渠,这条渠是沟通了北京和洛阳
D.图中所有运河都在隋朝时期由人工开凿完成
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集中反映了科举制是(  )
A.权贵子弟们做官的唯一的出路 B.新皇帝继承皇位的必要保障
C.寒门子弟功成名就的重要途径 D.考核官员们政绩的绝对标准
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可能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7.最符合下列时间轴中①处朝代特点的词语是( )
A.繁荣开放 B.短暂繁荣
C.二世而亡 D.民族并立
8.下列关于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B.隋文帝派人三赴流求,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
C.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D.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的运河且影响深远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业)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漕运》
材料二 (大业六年)十二月,敕开江南河。自京口直余杭郡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欲东巡会稽。 ——《大业杂记》
(1)材料一、二与隋朝的哪一建设项目有关?修建该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大业三年六月)戊子,车驾顿榆林郡。(炀)帝欲出塞耀兵,径突厥中,指于涿郡……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
——《资治通鉴》
(2)从材料二、三中可见,隋炀帝进行这些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
(3)请你谈谈这些建设和隋朝灭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