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要点
学 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概况,理解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
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概述新中国土地改革的背景,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概述新中国稳定物价的必要性,分析认识其作用和影响。
梳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结果及意义。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主要成就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概括归纳新中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践,分析其历史意义。
概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法制原则。
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2)参会: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特邀代表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团结建国 的精神
(3)主要内容: 核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
①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②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③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特别提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主要内容
①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归纳总结】 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不同
(1)新政协将国民党反动派排除在外。
(2)新政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3)新政协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4)新政协是长期存在的、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标志: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历史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特别提醒】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历史背景
1.国内: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
2.国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二)重要措施
1.土地改革
(1)背景: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多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占人口大多数的贫农、雇农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②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
③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2)概况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巩固政权。
【特别提醒】 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目的和实质
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实质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2.稳定物价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②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2)举措: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P157历史纵横)。
②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3)特点:党和政府的强力作为;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相结合;主要在大城市进行。
(4)影响
①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③到1952年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总结归纳】经济措施
农村:土地改革
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和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控国名经济命脉。
②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
③统一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
3.剿匪镇反:人民解放军继续进行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解放大西南(51年西藏和平解放)、大西北;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三反五反
【知识拓展】
镇压反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范围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从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匪祸,已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三反五反: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作用: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并实行民主改革,对工商业者普遍进行了守法经营教育,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挽救了一批国家干部,起了清除旧社会污毒和移风易俗的作用(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
4.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2)概况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又经过边打边谈,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③国内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捐款捐物捐武器,开展生产竞赛和拥军优属工作),大大鼓舞了中朝军队的战斗意志,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结果: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特别提醒】 “停战协定”不同于“和平协定”,前者是指在一场战争中参战者同意暂时停止作战的协议,而非正式结束战争,也就是朝鲜半岛的战争还未最终结束,还未实现真正的和平。
【知识拓展】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关于抗美援朝的决策形成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支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也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拓展】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过渡时期)的背景
1.外交方针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
解决的问题
内容
影响
“另起炉灶”
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
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保障人民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国际交往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特别提醒】一边倒方针: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避免被两大阵营孤立。它并不是指依附苏联,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原因:
①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②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共与美国的敌对情绪
③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
④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3)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参加:1954 年4 月,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②议题: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印度支那:包括今天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曾是法国殖民地)
③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确认: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③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知识拓展】④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⑤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平等性、创新性
⑥实践: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 亚非万隆 会议。
⑦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特别提醒】①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了我国由意识形态外交向国家利益外交的转变。
②特点: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5)参加亚非会议
①参加:1955 年4 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特点:亚非会议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成果: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③影响: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及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同” 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反对殖民主义),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谋求共同发展)。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知识拓展】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国际:①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和斗争)、美苏冷战
②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③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苏建交、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④朝鲜战争即将结束,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国内:①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
2.内容
(1)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拓展】“一化”与“三改”的关系任何?体现了什么原理?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1)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2)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 生产力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 改造 同时并举。
理论: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特别提醒】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3.实践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
(1)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 在中国基本确立。
【知识拓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
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
②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1953年)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其中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①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②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③企业盈利按"四马分肥"原则分配。("四马分肥"是当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的说法,指企业利润按国家征收的所得税金、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和资方的股息红利四部分。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代替。)
赎买政策:又称和平赎买,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2)“一五”计划建设: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知识拓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特点。分析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两极格局、美苏冷战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③巩固国防的需要;④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轻工业、农业的发展;⑤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重点发展东北地区原因:①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②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化建设;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④维护国防安全,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
【特别提醒】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的联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总纲领,具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的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制定“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遵循原则;“一五”计划是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实施。
(二)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法制、思想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特别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政协属于统一战线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决议无法律效力。
3.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地位
(1)作用: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地位: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概念阐释】 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三)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详见27课 P162 历史纵横)
【练习】
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
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
——黄炎培《天安门歌》
1.右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推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4.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5.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6.右面的示意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导致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8.“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9.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10.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11.《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2.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