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 一 课
教材分析
壹
学情分析
贰
教学目标
叁
教学重难点
肆
教法学法
伍
教学过程
陆
板书设计
柒
壹
从历史时空上看
上接“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下承李唐盛世,为唐朝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内容逻辑上看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但是学生难以理解内容逻辑。
重新整理,以两位皇帝治国政策为主线。
教材分析
隋朝的建立
再造统一
治国的智慧
开皇之治
开通
大运河
沟通南北
隋朝的灭亡
警世恒久
贰
学情分析
七
年
级
初
中
生
从学生知识储备来看:
在日常生活中对隋朝有所了解,但在影视剧等
文化产品影响下对隋朝出现偏见与片面的认识。
本课在以上整合的子目下,补充相关历史故事,以建构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故事展开新课学习。
从学生思维特征来看:
有一定的史料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情感判断能力,对纯理论讲解兴趣度低,逻辑思考能力不够。
在教学中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故事讲解带动思考题解答,从而形成历史知识升华。
2
4
3
1
叁
教学目标
通过展示纪年表与讲述隋文帝的发迹史,知道隋朝统一的史实,完成历史时空观的建立。
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对比,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通过材料分析与完成自制地图,了解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以及概况。
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会正确评价大运河,正确认识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历史教训。
肆
教学重难点
制定依据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影响;掌握大运河的概况及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教训
伍
教法学法
教 法
讲授法
图示法
材料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
学法
观察法
材料分析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
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知识
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
攻克难点
突出重点
学习兴趣
陆
教学过程
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陆
教学过程
导入:最具影响力名人
印象隋炀帝与年号意义
民谣与现实逻辑
e7d195523061f1c0c989bbdf341b111e769f2ee359bd8df638E53E9931A62DC22263A6E1A75FFBC630BB5D77BA969D9175F253EB94D93A1189E24A7D909BAD0376573965191318DE1FD009565C070D073BB9699A615072F33A2D7F2042825409E74418739478CCFE042368A9978AAA8C0D69BECA006E016AFCFD402FEC3B700C5AEC73BEFFE372DE
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知识
突出重点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陆
教学过程
隋初
隋盛
隋末
开皇之治、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主要事迹
隋文帝发迹史
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
攻克难点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学习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陆
教学过程
e7d195523061f1c0c989bbdf341b111e769f2ee359bd8df638E53E9931A62DC22263A6E1A75FFBC630BB5D77BA969D9175F253EB94D93A1189E24A7D909BAD0376573965191318DE1FD009565C070D073BB9699A615072F33A2D7F2042825409E74418739478CCFE042368A9978AAA8C0D69BECA006E016AFCFD402FEC3B700C5AEC73BEFFE372DE
壹
贰
叁
肆
为什么是隋灭陈?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为什么隋朝末年的社会出现与“大业梦”矛盾的情况?
隋朝的灭亡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
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知识
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
攻克难点
突出重点
学习兴趣
陆
教学过程
以思维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引出隋文帝建立隋朝的伟大事业
课堂导入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完成历史时空观念的架构
第一子目:隋朝的建立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隋文帝发迹史”
“伐陈之战”
+
通过故事为解决思考题一完成知识储备
培养归纳分析能力,学会论从史出
第一子目:隋朝的建立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第二子目:治国的智慧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通过王羲之与房玄龄两人为官之路的故事,对比两种选拔制度,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科举制出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隋初经济
第二子目:治国的智慧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简单介绍经济措施,通过史料数据展现出隋朝经济繁荣,经济实力增强。
第三子目:开通大运河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通过民谣与现实逻辑产生的矛盾,引导学生要学会多方面思考历史问题。
通过隋朝疆域图,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梳理开凿大运河的真实用意。
通过动手贴图的方式讲解大运河概况。总结1+2+3+4+5的口诀,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理解大运河的概况。
第三子目:开通大运河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古》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思考二: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培养同学们学会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第四子目:隋朝的灭亡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以“印象隋炀帝”作为引入,通过后人的刻板印象与隋炀帝本人的雄心激发思维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热情。
材料一:自隋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
——《唐会要》
材料二: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见“百姓苦于役,天下四乱”,乘机起兵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材料三: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无向辽东浪死歌》
以“大业梦”与民不聊生、动荡再起的社会情况做比较,再次激发思维矛盾。
第四子目:隋朝的灭亡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思考题三:隋朝末年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
由此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条件下理解隋末动乱的原因,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思考题四:隋朝的灭亡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以小组讨论,探讨思考题四。突破本课难点,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后小结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设计意图:中考题检验成果,巩固知识内容
柒
板书设计
一、隋朝的建立:589年 杨坚
二、“开皇之治”
三、开通大运河:目的、概况、影响
四、隋朝的灭亡:二世而亡
政治
经济
繁荣
一时
隋的统一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