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4 00: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2020.1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准号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选择題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題.每題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蕖⒁ⅰ⑺吹淖嫦龋?彩? 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这种观念有利于
A.消除民族矛盾 B.促进边赢开发 C.加强君主专制 D.强化民族认同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忒',墨家的“节 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粉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冇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3.末代?些史家批评传统的重事轻义的史学风气,倡导作史“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 所处义理之得失耳这种观点
A.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 B.有利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开启通史编撰的潮流 D.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
4.“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腰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徉,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成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菸其急这段材 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A.青苗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5.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名?种抻祇十分庞杂,其功能往往足以覆盖民冋生老病死一切所 求,其中以玉皇大帝、城隍、关帝、观音、斡震元君、妈祖的影响最大。这表明民间信仰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
C.受宗族观念的影响较大 D.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6.右图是占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占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C.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7.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壁洲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该艺木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8.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
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语调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厂这
反映了元杂剧
A.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活化特 B.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9.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2001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增长至719万人,
2017年已达3654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
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恢复统一高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10.普罗塔戈拉说:你町以拒绝你不喜欢的职业,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不允许任何人拒绝德 行,拒绝了徳行就是拒绝人性;这种徳行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 接受教育获得的。这种理念
A.抨击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 B.冲击了传统贵族的价值取向
C.凸显了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 D.摆脱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桎梏
11.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垂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文艺复兴开拓出来的
人文主义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对人民觉悟的提高表现在
A.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 B.使欧州人放弃对教会的信仰
C.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 D.追求人权自由构建理性王国
12.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中除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都
保持着对上帝的信仰。此状况说明
A.理性主义并没有被接受 B.教会势力仍然非常强大
C.启蒙运动缺乏统一领导 D.自由平等思想内涵广泛
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的态度、能力和方法。阅读下表:
1601—1605
1631—1635
1651—1655
1696—1700
宗教
7%
6.3%
5.3%
2%
科学
1.8%
4.6%
7%
5.1%
-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表
上表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学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C.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 D.社会精英人士逐渐抛弃宗教信仰
14.下表是“一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r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5月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
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
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普遍怀疑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16題18分,17題14分,18題12分,29题11分,共55分)
16.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不同时代的变革,回答问题o (18分)
材料一
远古到西周
在秦人的历史记忆中,其母系先祖女修、女华出自炎黄世系,秦人为炎黄的 姻族。秦人因善于养马,西周赐予封邑,收为附庸,
(1 )直到西周末,秦人仍然是西部边陲的“游牧部落” O
春秋
(2)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 之列。然而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国一直将泰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
战国
(3)战国初期,泰孝公即位后深感耻辱,表示“诸侯卑泰,丑莫大焉”。
(4)战国晚期,泰国实力不断壮大,取代周室、呑灭群雄?的战略意图越来越 明显……泰国发动的兼并战争……泰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
—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表格中,应位于 序号()之后,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然而,在那个时候,不愿意变的人更多。所以,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 来,過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叉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短递的 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和谭嗣同是如何应对“沉重 的阻力”的。(6分)
材料三经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推动和发展,到洋务运 动后期已基本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救国思想,开展了教育救国实践的初步尝试,诸如对传统教 育进行改革,创办了以同文馆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新式学堂……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它“代表着向上的、前进的趋势”,故“能不胫而走,迅速发展,广泛传播”……从维新运 动到随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 运动,教育救国思潮进入勃兴与高潮阶段。
—吴春苗《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 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 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 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痛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 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1)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用材料二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说 明理由。(8分)
材料三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 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方 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列出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几种分期方法:
第一种
第1期:以孔、孟、荀为典型的儒学之铸造时期; 第2期:以宋明儒之影显绝对主体性的时期;
第二种
第1期:孔、孟、荀 第2期:汉儒
第3期:宋明理学
第三种
第1期为先秦时期,即原始儒学阶段;
笫2期为泰汉以后,儒学走向民间,并与政治密切结合时期。
选取上表中的任一种分期方法,对中国古代儒学的分期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 (11分)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 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 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简述其产生的背景。(6分)
材料二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或《五国条约》)规定……美、日主力舰吨位之比为 5:3……关于美、英、日在太平洋上领地和属地内军事基地的防务维持现状范围的规定。美 国除本国近海岸、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区各岛(阿留申群岛不包括在内)和夏威夷群岛外, 在太平洋中现在或将来所有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寒及海军基地,须维持现状;英国除加拿大附 近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在东经110度以东(包括香港)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和海军 基地,亦维持原状;日本则在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维持其所设 要塞和海军基地的现状。
——改编自胡绍皆等《世纪巨变》
(2)分析材料二,指出该条约对美日矛盾的影响“(5分)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计45分。
1-5 DDAAB6-10 BBACB11-15 CDAD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題,55分.
珂分)(1}序号(3)之后(3分)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変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兼并六国逐渐戒为藉国的战略目标。(4 分)
(2)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用孔教的名义提岀变法要求,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与封建束博彻底决裂。(6分)
(3}原因:①近代民族危机引发教育改革;②西学东渐的影响;③先进知识分子不懈探索教育救国道路:④中国社会工业化(近代化)对人才的需求。(&分.答出三点即可)
17-(14分)(1 }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2分)
不正确。(2分)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社会);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 争不可能取得胜利。(4分)
(2}取大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分,答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相关内容可酌情得分)
1&(12分)示例:
第三种分期方法,第1期为先秦时期.第2期为秦汉以后° (2分)
陰述:先秦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后经孟子、荀子等不断发展完善。先秦儒学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主张实现“德治”、“仁政”,为后世儒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儒学思想主 要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并始终没能被统治者完全采纳。W分)
秦汉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更加适应封建专制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使儒学与政治更加紧密的结合。宋明理学的出现,一方面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使儒学进一步哲理化和世俗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儒家理念越来越被普通民众广泛接受。 (4分)
因此,中国古代儒学在先秦时期为创建时期,秦汉以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断结合. 并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2分)
19-(11分内容: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以分}
影响: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美日就军舰、军事基地达成的妥协,暂时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2分)日本认为海军发展受压制,同时又保持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基地优势,为再起冲突埋下伏笔。 (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