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30张+12张+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30张+12张+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3 23:04:2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理解分析文本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定位 高考现代文阅读第一大题,分值9分,属于必考题。
怎么考 3道选择题。
考什么 第1小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第2小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分析。
第3小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断。
难易度 第1小题相对容易,第2、3小题难度较往年有所提高。
备考对策 1.强化文本意识,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思路。
2.整体把握全文,能够准确地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3.进一步强化筛选信息、整合要点的训练。
关键词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关键词 (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短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譬如”“如”等)。
(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代词等。
关键句 (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加以连缀整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厘清文章思路,为考生在阅读选项时能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有时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对应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第一步: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间 认真分析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的要求和选项的表述确定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在此基础上,迅速锁定选项对应的信息区间。
第二步:逐项回归原文细比对 把选项代入原文相关的局部区域,在词语、句间关系等细节之处进行比对。常见设题陷阱有: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关系混乱等。
(共12张PPT)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谢谢观看
、读全文通读文本,勾画关键词句,然后
把握文章思路。分层
析层意: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可从论证方法
明确论证内容。入手,指出分别论证了什么。
三、比题文题文对照、辨同析异,辨析选项的分
确定正确答案。析是否符合原文特点。
(共24张PPT)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三节 分析概括推断文本观点
本题题干已经明确了“下列说法”,什么是“说法”?“说法”就是选项所蕴含的观点。
A项 抓住A项中的“乡愁”“物质空间变化”“情感”等关键词,可以确定与A项匹配的文段是第②自然段,选项中又有“如果”,可知A项是对第②自然段作者观点的假设分析,蕴含的观点与原文第②自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的观点一致。原文“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是“城乡变迁中”,“它们”就是上文提到的“物质和非物质”;“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就是留住了乡愁,原文表达的观点就是在城乡变迁中,要留住乡愁,就要处理好乡愁的载体物质空间变化和情感的关系。因此,A项正确。
B项 B项中的关键词“依恋感和归属感”所在位置为第③自然段结尾,第③自然段论述的观点是“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这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结果是“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B项把“消极型的留住乡愁——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当成了“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的前提条件,将两种留住乡愁的方式混淆在一起说,从而导致B项错误。
C项 C项的关键词为“保护乡村记忆”“文化需求”,其实,全文都在论述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记忆的一些措施,其中就包括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比如第③段提到“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第④段提到“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等。这与C项的观点是一致的。
D项 通过D项的关键词“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可知此项的答题区域大体在第④自然段。D项的观点是“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考生再回到原文找出原文在这一部分的观点。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原文的推理是从A到B,选项是从B到A,推理没有问题;再看“内涵”,原文说“升级”,怎样“升级”?就是“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这一“融合”,乡村记忆的内涵肯定会有所变化,这就是文本的观点,D项正好与原文一致,可见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