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3 14: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找春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品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寻找春天的快乐。3.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文词语: 害羞 探出 嫩芽 音符 触到 喜鹊 杜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1)指名朗读。 (2)齐读。 2.导入:那么,“我们”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帮忙寻找吧! 多形式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所学。】
讲授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3~8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好 1.小朋友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为什么? 2.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1)再现生字“羞、遮、掩、躲”,指名认读。 (2)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因为她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仿词训练: 遮掩(遮遮掩掩)  躲藏(躲躲藏藏) 欢喜(    ) 快乐(    ) (3)指名朗读句子。 3.自由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想一想:同学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4.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说说这里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都指什么。 (2)美美地读读这几句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在课件上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图,注意一定的动态,以体现“探、开、吐、流”的动态美。) (3)你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好吗?(引导学生抓住“眉毛、眼睛、音符、琴声”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 (5)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   ),那是春天的(   )吧? (6)指导背诵这几句话。 5.你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春天来了? 根据交流,出示: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这句话中写了哪些事物?根据学生交流,再次出示生字“鹊”,词语“杜鹃”,指名认读。 (2)“她在柳枝上荡秋千”是怎样的情境? (3)“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里的“笑”你认为是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交流,丰富课件上的画面。)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 (6)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你能像作者一样用“她在……”的句式再来说说吗? 6.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应该怎么去找到她呢?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感受,才能找到春天。 7.齐读第3~8自然段。 1.回答汇报 2.指名认读 3.仿词训练4.指名朗读句子5.自由朗读 6.思考回答 7.有感情朗读8.练习说话 9.交流汇报 10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练习11.背诵 12.齐读第3~8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中大量运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方法,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我们又不宜用繁琐的分析去帮助学生理解,因为这样依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引导学生在想象体验、感情诵读中活化语言形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意境美。同时通过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说写练习,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从我们的视角描写了初春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既写出了初春的特点,又激发了我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强烈愿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