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清楚基因操作的工具。[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以具体事例讲述,学生制作模型,使学生切身体会基因工程“剪、拼、接、转”的主要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 教学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3. 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4. 教具准备
相应挂图,相关网络资料。
5. 课时安排
1课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6.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1.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COM]
2.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3.为什么生物界的各种生物间的性状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4.生物的性状是怎样表达的?
5.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那么,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使原来本身没有某一性状的生物而具有某个特定的性状呢?
6.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生物体的不同性状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教师举例:
1.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3.人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
教师提问:以上几种生物各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但是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
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基因工程的概念:
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答表中内容。
基因工程的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基因
操作水平 DNA分子水平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活动:投影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引出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是在DNA分子水平进行的,所以用普通的操作工具能够在如此微观的条件下操作吗?
2.基因操作的工具
教师活动:投影基因工程抗虫棉的简要过程。(见下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习探究1: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或难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基因工程关键归纳总结。
关键步骤一:抗虫棉从苏云金孢杆菌细胞内提取。
关键步骤二:抗虫基因与运载体DNA拼接。
关键步骤三:抗虫基因进入棉花细胞。
学习探究2:怎样才能在苏云金芽孢杆菌DNA分子中的众多基因中找到所需抗虫基因呢?又怎样将它从DNA长链中提取出来?又如何将提取出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结合在一起呢?
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总结:
(1)“分子手术刀”又叫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1 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2 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的切点。
3 结果:产生黏性末端(碱基互补配对)。[补充:平末端]
播放投影幻灯片的实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COM]
(2)“分子缝合针”又叫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1 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2 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学习探究3: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要连接几个磷酸二酯键?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一个特定基因要切断几个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又叫基因的运输工具——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 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2 具备的条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3 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4 质粒的特点: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是细胞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
状DNA分子;
质粒的大小只有普通细菌染色体的1%
左右;
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微生物中;
质粒的存在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
性的作用;
质粒的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
(自身细胞中也可)
学习探究4:
1、质粒上会存在某些标记基因,这些标记基因有什么用途?
2、要想将某个特定基因与质粒相连,需要用几种限制性内切酶和几DNA连接酶处理?
课堂小结:基因工程的概念和的基本操作工具。
七、板书设计
专题一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的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基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m]
操作水平 DNA分子水平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 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⑴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⑵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的切点。
⑶结果:产生黏性末端(碱基互补配对)。[平末端]
2、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⑴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⑵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3、基因的运输工具——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⑴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⑵具备的条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⑶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⑷质粒的特点。
www.
www.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
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抗虫特性)
提取
抗虫基因
普通棉花(无抗虫特性)
棉花细胞(含抗虫基因)
与运载体DNA
拼接、导入
棉花植株(有抗虫特性)
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示意图
C
︱
G
A A T T
G
︱
C
T T A A
︱ ︱ ︱ ︱
黏性末端
T T A A
G
|
C
C
︱
G
A A T T
DNA连接酶作用示意图
C
︱
G
A A T T
G
︱
C
T T A A
︱ ︱ ︱ ︱
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示意图
C
︱
G
A A T T
G
︱
C
T T A A
︱ ︱ ︱ ︱
黏性末端
T T A A
G
|
C
C
︱
G
A A T T
DNA连接酶作用示意图
C
︱
G
A A T T
G
︱
C
T T A A
︱ ︱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