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一、隋朝的建立(581年-618年)
1、经过: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隋能统一全国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④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隋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统一后采取的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2)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灭亡的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配套练习
1、必背知识:
随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100分)
1.如下图所示,大运河的中心是( )
A点 B.B点 C.C点 D.D点
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 东晋 金 B.东汉 南宋 隋 C.蜀 东晋 隋 D.蜀 西夏 元
3.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4.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5.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秦代万里长城和隋朝大运河都是古代的伟大工程,对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二者历史影响的相似之处是( )
A.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 B.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来&*~源:中教%网#]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7.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的是[单选题]D
图A 图B 图C D.图D
8.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
9.“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
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
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10.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11.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12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13.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14.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1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17.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8.在中国历史上,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并建立隋朝的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9.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20.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最可能是( )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2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3.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最北端的是( )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25. 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