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3 17: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
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公国13世纪成为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封建小邦,1480年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而独立。莫斯科公国逐渐成为俄罗斯统一国家的核心。)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16世纪下半期,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17世纪中期,俄罗斯曾一度侵入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到19世纪晚期,沙俄先后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竭力加强对他们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堪忍受地主的苛刻剥削,大量逃亡。政府的法令规定,农民逃亡只要不超过5年,地主都可以追回,后来这个期限延长至15年。1649年的法典干脆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地追回逃亡农民,还可以追回其妻子儿女。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世世代代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出农奴人身受农奴主的严格控制 ②说明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④说明俄国是法制完备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世纪时,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西欧相比,俄国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到17世纪末,全国仅有30个规模不大的手工工场。贵族中多数人没有念过书,识字的人很少。
雄心勃勃的沙皇彼得一世(PeterI,1672—1725;1682—
1725在位)渴望改变俄国长期落后的状况。1697年,他组
建了一个由约25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到西欧,对西欧国家的
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这对后来
他推行大规模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彼得一世
学习造船
彼得一世初见波罗的海
为了学习西欧技术,1697年,俄国考察使团出发。彼得化名为彼得·米哈依洛夫,以下士身份随同前往。他非常重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自称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他身高近两米,强壮有力,亲自在造船厂当木匠,学习造船技术。在阿姆斯特丹,他在一家最大的造船厂当学徒,一直干了四个多月,空闲的时候,彼得总是去参观手工工场、博物馆、访问著名的学者、科学家,聘请他们去俄国工作。在伦敦,他考察了英国的国家制度,还出席了国会的会议,参加了王宫的化装舞会。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
彼得一世
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
5、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2)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6、意义:(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据《现代化通病》整理
影响:(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死后的30多年间,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农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既发展资本主义又强化了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盛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农奴世世代代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不能离开庄园,未经地主同意不能结婚,地主可以任意虐待农奴,甚至对农奴施以各种酷刑。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地主在毒打农奴
农奴
农奴生活环境恶劣
生活贫苦的俄国农民
由于在农业和工矿中大量使用农奴劳动,农奴身体状况极差,导致劳动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农奴的生活极其贫困,而且无人身自由;当时,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的经营和扩大。
国别
人均
(卢布)
铁(万吨)
铁路
(公里)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1
22.8
29.8
1600
英国
323
228.5
388.8
14603
法国
150
40.6
89.8
9160
据表说明19世纪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结论:
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没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国内市场狭窄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1825年12月(俄历),新兴资产阶级民主派“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号召用革命手段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俄国农奴制度摇摇欲坠。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以及英法在克里木半岛发生战争,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度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1、改革的直接原因:
经济上:
政治上:
对外关系上: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克里米亚战争遭到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
二、废除农奴制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农民暴动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
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
4、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时间、领导人
内容
小结
意义
废除农奴制
原因
开始
意义
内容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小刚正在通过电话参与电视答题活动,主持人提供的关键词是“农奴制”、“1861年”、“资产阶级改革”,问题是“发生在哪个国家”?小刚应该选择的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
4、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

A.自由劳动力
B.土地所有权
C.政治民主化
D.思想自由化
C
C
B
A
5、关于1861年改革,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允许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B.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C.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推行学校教育,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
6、16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宣布自己为(
)
A国王
B皇帝
C君主
D沙皇
7、“十二月党人”的基本主张是


A.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
B.
发动武装起义
C.禁止俄国人前往西欧国家
D.进行自上而下的平缓变革
8、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9.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10.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
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11.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12.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3、下列叙述,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
A.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农奴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拒统计,1858-186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问题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如何?
地主在毒打农奴
材料二: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与英国相当,可是,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铁产量已经是俄国的15倍,铁路里程也是俄国的10倍。
问题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