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节 力 同步练习
(学生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只有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受到踢力和重力的作用
D.手握住绳子提起一条鱼,该鱼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为手
5.如图所示,小明尝试三种不同方法关门:A是让力的作用线通过门的转轴推门;B是在门把手处垂直于门面用力推门;C是在离转轴较近处垂直于门面推门。则用A、B、C三种方法关门,最省力的是( )
A.A B.B
C.C D.三种方法同样省力
6.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臂 D.作用点
7.小明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拉力,同时水桶对他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都相同 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只有大小相同 D.作用点、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8.在同一点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并且用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B.跟力的大小有关
C.跟力的方向有关 D.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下降的示意图。如果用F表示钢索对电梯箱整体的拉力,用G表示电梯箱整体的重力。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电梯箱整体受力情况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两车追尾撞击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先撞击甲车,甲车后撞击乙车
B.甲车撞击乙车的力大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
C.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
D.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同
12.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 B.车 C.手 D.沙子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填“A”或“B”,下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影响力的 所导致的。
14.力的作用效果受力的大小、 和 的影响,称为力的三要素。如图(a)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如图(b)所示,在管端B点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这是由于力的 不同而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缘故。
15.滑板车是同学们喜爱的玩具之一,小明同学站在滑板车上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就沿地面向前运动,此时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后,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6.秋天风较大时,会把一些小树吹弯腰,让一些摇摇欲坠的树叶也随风飘扬,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风产生的力使小树发生 ,使树叶的 发生了改变。
17.跳水运动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将跳板压弯时,施力物体是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18.古诗云“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前一句描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后一句说的是力的现象,描述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9.请你在图中画出飞行足球(不计空气阻力)所受力的示意图。
20.在美术课上,老师用小磁铁将一幅绘画作品粘在竖直黑板上(如图),请画出图中小磁铁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小亮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间只有接触时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请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简述实验器材、步骤、现象,说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
(1)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2)实验步骤及现象: 。
第七章第1节 力 同步练习
(教师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只有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B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受到踢力和重力的作用
D.手握住绳子提起一条鱼,该鱼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为手
5.如图所示,小明尝试三种不同方法关门:A是让力的作用线通过门的转轴推门;B是在门把手处垂直于门面用力推门;C是在离转轴较近处垂直于门面推门。则用A、B、C三种方法关门,最省力的是( B )
A.A B.B
C.C D.三种方法同样省力
6.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D )
A.大小 B.方向 C.力臂 D.作用点
7.小明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拉力,同时水桶对他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C )
A.都相同 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只有大小相同 D.作用点、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8.在同一点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并且用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D )
A.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B.跟力的大小有关
C.跟力的方向有关 D.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B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下降的示意图。如果用F表示钢索对电梯箱整体的拉力,用G表示电梯箱整体的重力。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电梯箱整体受力情况的是( C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两车追尾撞击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乙车先撞击甲车,甲车后撞击乙车
B.甲车撞击乙车的力大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
C.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
D.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同
12.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
A.绳 B.车 C.手 D.沙子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填“A”或“B”,下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影响力的 所导致的。
【答案】:B;A;作用点;作用效果。
14.力的作用效果受力的大小、 和 的影响,称为力的三要素。如图(a)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如图(b)所示,在管端B点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这是由于力的 不同而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缘故。
【答案】:方向;作用点;作用点。
15.滑板车是同学们喜爱的玩具之一,小明同学站在滑板车上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就沿地面向前运动,此时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后,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静止;运动状态。
16.秋天风较大时,会把一些小树吹弯腰,让一些摇摇欲坠的树叶也随风飘扬,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风产生的力使小树发生 ,使树叶的 发生了改变。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17.跳水运动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将跳板压弯时,施力物体是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为】:运动员;形状;运动状态。
18.古诗云“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前一句描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后一句说的是力的现象,描述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答案】:鱼;荷。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9.请你在图中画出飞行足球(不计空气阻力)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20.在美术课上,老师用小磁铁将一幅绘画作品粘在竖直黑板上(如图),请画出图中小磁铁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小亮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间只有接触时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请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简述实验器材、步骤、现象,说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
(1)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2)实验步骤及现象: 。
【解答】解:
(1)实验器材:磁铁、小铁钉;
(2)实验步骤: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但不接触,发现小铁钉被条形磁铁吸起来,说明条形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
由此可见: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磁铁、铁钉;(2)磁铁靠近但不接触铁钉,静止的铁钉被吸了过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