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复习课
第三章
想一想
健康是什么?
究竟自己是否健康?
没病没灾就是健康?
怎样才能了解并且促进自己的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
要增进健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我们先给自己的健康打个分吧!(P89)
你得了几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躯体健康 :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 :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适应能力 :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有调查表明,在机场从事调度的工作人员,患心脏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人。
美国的硅谷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但是工作竞争压力也非常大,经常有裁员的事情发生。在裁员期间,雇员的猝死率高于其他时期;失业者的血压也升高,在获得新工作后,血压又下降。
保持愉快的心情
你觉得自己的健康有问题吗?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呢?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高兴
你真讨厌
生气
哎!我要能长漂亮一点多好啊
难过
明天请你家长来!
害怕
转移注意力
宣泄烦恼
自我安慰
不良情绪会引发疾病:
知 识 窗
1)感冒:感冒与人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情绪对免疫力又有较大的影响,持续的精神不振会使免疫力降低,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低下,使呼吸道防御机能暂时减退,从而削弱人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知 识 窗
2)癌症:临床实践已证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发病前都有长期的抑郁、悲伤、焦虑、苦闷、恐惧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不仅会带来睡眠不佳、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还会使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癌症乘机而入。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一)资料分析:
讨论: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主要疾病死亡专率
顺位 1957年 2003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 死亡率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20.3 16.86 恶性肿瘤 134.54 25.47
2. 急性传染病 56.6 7.93 脑血管病 105.40 19.95
3. 肺结核 54.6 7.51 呼吸系病 77.29 14.63
4. 消化系病 53.1 7.31 心脏病 76.23 14.43
5. 心脏病 47.2 6.61 损伤及中毒 32.55 6.16
6. 脑血管病 39.0 5.46 消化系病 19.31 3.66
7. 恶性肿瘤 36.9 5.17 内分泌.营养和 代谢疾病 14.05 2.66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在2003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
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水蚤为甲壳纲动物,身体透明,一般体长不足5mm。水蚤的心脏呈白色,位于背部中央偏上部位。水蚤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一次收缩和一次舒张两个动作。水蚤的心率范围很广,每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从100至350次不等。在我国南北的水域中广泛存在。水蚤主要以单细胞绿藻为食,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静水水域,如水草茂密的湖边、水库边、养鱼池和水塘等环境中。在北方,水蚤常作为家养观赏鱼的饵料。
提出问题:
材料用具:
作出假设: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
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显微镜、载玻片、滴管、吸管、量筒、记时器等。
具体操作如下:
1、分别配置酒精浓度为0%、5%、10%、15%、20%、40%和80%的溶液
2、实验用7只同等大小的成年水蚤,让它们分别在不同酒精溶度的溶液中生活一段时间。
3、实验时先找到水蚤的心脏,在10秒钟内测水蚤在不同浓度的心跳次数,测三次,取平均值。
表格设计如下:
水蚤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心率
? 清水 5% 10% 15% 20% 40% 80%
1 33 35 38 40 30 20 0
2 34 35 40 44 29 18 0
3 32 33 38 42 31 19 0
平均值 33 34 39 42 30 19 0
得出结论: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酒精溶度较小时,对水蚤的心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水蚤的心率越来越慢,甚至停止。 说明较高的酒精度具有麻醉作用。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业精神卫生提出18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吸烟,尤其是每天吸20支以上者,患慢性病的危险迅速增长。
2.饮食习惯不卫生,吸收过多的热量,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症。
3.过量饮酒。
4.缺乏运动,导致心肺耐力下降,肌肉强度减弱和肌肉平均脂肪量增加。
5.超负荷运转,工作过度劳累,长期开夜车而又缺乏休息。
6.慢性烦恼情绪,焦虑、忧郁,神经紧张,人际关系不和,造成慢性疲劳精力衰谒。
7.吸毒
8.食物与饮水不洁,造成疾病感染。
9.对某些药物有依赖或药物成瘾。
10.对有毒废物不处理,例如医院含有传染菌源的废弃物。
11.失眠或睡眠少于7个小时。据统计,大多数失眠者易出现心绞痛症状。
12.医疗服务不方便,医院离住地或工作地远。
13.不遵医嘱服药,例如高血压患者不按时服药。
14.膳食结构不合理,多盐、多糖或多吃加工类食品。
15.家庭或婚姻生活不和谐。
16.性纵欲,房事不节。
17.社会行业适应不良,例如易暴怒的冲动行为。
18.迷信行为,赌博行为等。
以上18项均属有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人们尤其是中年人患上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胃病、肾病、糖尿病、肥胖病、高胆醇等慢性病以及出现精神障碍、自杀、凶杀等等。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约70%~80%的死亡原因是慢性病,而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50%。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上述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
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吃早餐
空腹跑步
睡前不刷牙
睡前不洗脸
嗜麻辣如命
药片掰开后服用
餐桌上铺塑料布
醉酒后饮浓茶
用油漆筷子吃饭
爱看电视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
1、现代文明病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必须引起青少年的关注。
2、尽管大多数慢性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是,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3、现代文明病患者的年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2、健康生活方式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合理安排膳食 ????合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是指膳食中应该富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还要避免或减少摄入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吃饭不分心、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等。
2、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需要运动,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 ????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简单的运动是快步走,每天快步走路3公里,或做其他运动30分钟以上(如爬楼梯)。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的强度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这个数为宜。例如一个50岁的人运动时能够使心率达到120次就比较合适。最好能够保持心率加快、身体发热这种状态15分钟以上。
无规律的生活习惯会扰乱人体的生命节律,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疾病发生率增高,对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应该起居定时、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不喝茶或咖啡,进食不过饱。心情平静,避免焦虑或激动,不做剧烈运动。
3.按时作息
吸烟不仅浪费金钱,影响环境,危害安全,而且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直接关系,严重危害健康。吸烟是人类严重的不健康行为。21世纪将是一个以不吸烟、不敬烟为时尚的时代。 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酒后驾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4.不吸烟、不喝酒
毒品(海洛因、大麻、冰毒、摇头丸等)麻醉人的神经,危害极大,所有的人都应该远离毒品。切不可与别人共用针头注射毒品,否则极易传染艾滋病和肝炎等疾病。
5.拒绝毒品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对我们的身心发展都十分有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1989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口还只有7万,到2000年国家禁毒委公布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86万,增长了10多倍。这些吸毒人员里面85%左右都是青少年时期开始吸毒。
课堂检测:生物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