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伴性遗传 课件(45张PPT)+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伴性遗传 课件(45张PPT)+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3 19:03:16

文档简介

第3节 伴性遗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儿子一定正常,女儿一定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是代代相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患者的正常子女(XdY、XdXd)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答案D
2.下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4
C.1和3 D.1和4
解析用h表示血友病基因,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5号和6号,5号的基因型为XHXh,6号的基因型为XhY;1号和2号表型正常,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号;6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故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
答案C
3.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解析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有显性致病基因就患病,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只能传给女儿,所以男性发病,其母亲和女儿都发病,A项正确;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有隐性致病基因就会患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同时携带隐性致病基因才患病,所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故父亲必定患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也必定传给儿子,所以儿子必定患病,B项正确;伴Y染色体遗传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Y染色体只能传给后代男性,故表现出父传子、子传孙的现象,C项正确;伴Y染色体遗传不会出现女性患者,D项错误。
答案D
4.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解析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性反转公鸡(ZW)与母鸡(ZW)交配后,后代中ZW∶ZZ=2∶1。
答案C
5.一对正常的夫妇,其父母也正常,其妻弟是红绿色盲。请预测,他们的儿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
A.50% B.25%
C.12.5% D.75%
解析设与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B、b,妻子正常,基因型为XBX_,妻子的弟弟基因型为XbY,所以妻子的母亲基因型为XBXb,妻子的父亲正常,所以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丈夫基因型为XBY,所以他们生出的儿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1/2=1/4,即25%。
答案B
6.一对正常夫妇生了“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是红绿色盲,女孩正常。则此夫妇的基因型为(  )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解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男孩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母亲不患红绿色盲,可推出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父亲色觉正常,基因型为XBY。
答案D
7.人类性染色体XY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解析B项中,“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双亲有病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表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基因位于Ⅱ -1片段,则父亲有病,女儿一定患病,但父亲有病,女儿正常,所以B项中的致病基因肯定不在Ⅱ -1片段上,符合题意。
答案B
8.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
解析(1)Ⅱ -3和Ⅱ -4是甲病患者,Ⅲ -9是正常女性,判断甲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 -1和Ⅰ -2都不是乙病患者,Ⅱ -7是患乙病男性,判断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干中已经说明乙病为伴性遗传病)。(2)由题意可推出Ⅰ -1、Ⅰ -2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Ⅱ -5不患病基因型为aaXBX_,若Ⅱ -5是纯合子,则其基因型是aaXBXB,概率是1/2。Ⅱ -6 是正常男性,基因型是aaXBY。Ⅲ -13是乙病男性患者,他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他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即Ⅱ -8。(3)只分析甲病,Ⅲ -9和Ⅲ -11都表现正常,判断Ⅱ -3和Ⅱ -4的基因型都是Aa,Ⅲ -10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为1/3,是Aa的概率为2/3,Ⅲ -13的基因型是aa,所以两者的后代中正常(aa)的概率是1/3,患甲病(Aa)的概率是2/3。只分析乙病时,Ⅲ -13的基因型是XbY,Ⅱ -3是正常男性,基因型是XBY。由Ⅰ -1和Ⅰ -2得出Ⅱ -4的基因型有两种:1/2XBXB和1/2XBXb。所以Ⅲ -10的基因型也有两种:XBXB(概率为3/4)和XBXb(概率为1/4)。所以Ⅲ -10和Ⅲ -13的后代中,患乙病的概率是1/8,不患乙病的概率是7/8。甲、乙两种遗传病同时考虑时,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5/24,完全正常的概率是7/24。
答案(1)A D (2)1/2 aaXBY Ⅱ-8 (3)2/3 1/8 7/24
9.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
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
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上。?
(2)亲代果蝇的表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5)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解析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且雌雄比例相当,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为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1∶1,而雌性个体全为直毛,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型为BbXFXf和BbXFY,表型为♀灰身直毛和♂灰身直毛。子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8BBXFXF、1/4BbXFXF、1/8BBXFXf、1/4BbXFXf,其中只有BBXFXF是纯合子,其余均为杂合子。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或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
答案(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能力提升
1.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裂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解析该色盲男性的基因型为XbY。次级精母细胞前期和中期只含性染色体中的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而后期(着丝粒分裂)含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如含有两条X染色体,则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如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没有色盲基因。
答案B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型。据此可推测(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3.已知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则该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  )
A.AAXBY,9/16
B.AAXBY,3/16
C.AAXBY,3/16或AaXBY,3/8
D.AAXBY,1/3或AaXBY,2/3
答案D
4.(2019全国 Ⅰ 卷,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由于该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故雄株的基因型有XBY(宽叶)、XbY(窄叶)两种,雌株的基因型有XBXB、XBXb两种,均为宽叶,A项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有XBXB、XBXb两种,若基因型为XBXb的宽叶雌株与基因型为XBY的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会出现窄叶雄株,B项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XbY)杂交,窄叶雄株产生的Xb型的花粉不育,所以子代中只有雄株,C项错误。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只产生XB型的卵细胞,即亲本雌株为纯合子(XBXB),D项正确。
答案C
5.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位于Ⅰ区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位于Ⅱ-1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位于Ⅱ-2区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解析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
答案A
6.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课件45张PPT。第3节 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
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睛颜色遗传等。
二、人类红绿色盲
1.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2)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 4.人类红绿色盲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2)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 √ )
(2)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红绿色盲基因,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 )
(3)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 )
(4)男性红绿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能不表现红绿色盲,却会生下患红绿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 )2.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知该生的母亲既是红绿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该生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
A.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A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3.遗传特点
(1)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
(2)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四、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性别(遗传图解)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Z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
(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 )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D.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型
解析: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A项正确;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的体细胞中,B项错误;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项正确;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型,D项正确。
答案:B3.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幼蚕分开来?(  )
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
解析: ZaZa(雄性油蚕)与ZA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正常蚕均为雄性(ZAZa),凡油蚕均为雌性(ZaW)。
答案:D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问题情景
试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为红绿色盲的某家系图谱。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Ⅰ-1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Ⅱ-2?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为什么?
提示:否。X染色体上。因为Ⅰ-1传给Ⅱ-2的是Y染色体,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2一定是红绿色盲。
(2)Ⅰ-1是红绿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为什么?
提示:Ⅱ-3和Ⅱ-5。Ⅰ-1是男性,只有X染色体含有红绿色盲基因,而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
(3)红绿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试探讨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的原因。
提示: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红绿色盲基因(XbXb)时,才会表现为红绿色盲;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红绿色盲。所以,人群中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某家系遗传图谱,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预测:Ⅱ-4的三个女儿即Ⅲ-1、Ⅲ-2、Ⅲ-3的表型为患病。
(2)结合图归纳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如果控制某一疾病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其遗传有什么特点?
提示:患者一定是男性,患者后代只要是男性一定患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归纳提升
三种伴性遗传的图解及遗传规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典例剖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由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的发病概率相同,A项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致病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其父亲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其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B项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项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的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D项错误。
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
D.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必定产生2n种配子
解析: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为隐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患病,其父亲一定患病,而“双亲表型正常”,所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B项正确;双亲表型正常(XBX_×XBY),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C项正确;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其n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少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一定产生2n种配子,D项错误。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下图是一个红绿色盲家系图。根据图示判断Ⅰ-1和Ⅲ-6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BXB和XBXB
B.XBXB和XBXb
C.XBXb和XBXb
D.XbXb和XbXb
解析:Ⅱ-4是患者,Ⅰ-1和Ⅲ-6表型都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Ⅲ-6的基因型也为XBXb。
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遗传系谱图分析
问题情景
甲、乙、丙、丁为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四个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属于显性遗传的是丙、丁,属于隐性遗传的是甲、乙。
2.分析上述四个遗传系谱图,能确定患病基因位置的是哪几组,并阐明理由。不能确定患病基因位置的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什么?
提示:①乙组和丁组的患病基因都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乙组和丁组都有女性患者,故都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乙组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乙组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则肯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故乙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组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丁组男性患者有正常女儿,肯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的女儿和母亲一定患病,故丁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甲组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丙组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归纳提升
“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典例剖析
观察下列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表示患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分析各遗传系谱图,回答所属的遗传类型。(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①甲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②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③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④丁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对于显性遗传病,其特点就是子代患病,亲代至少有一方患病,但常染色体遗传没有性别差异,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往往表现为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患者,且当男性患病时,其母亲和女儿全部患病。对于隐性遗传病:①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可表现为隔代遗传,没有性别差异,后代一旦发病,必为隐性纯合子,双亲都至少携带一个隐性致病基因;②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可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且一旦女性患病,其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我们就可以推断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答案:①B ②ABCD ③A ④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
1.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各世代个体的表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①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亲必为患者。②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病,因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③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他遗传病概率非常低。④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极小。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下图是患苯丙酮尿症的家族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Ⅲ-8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
B.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若Ⅲ-8与Ⅲ-9婚配生了两个正常孩子,则第三个孩子的患病概率为1/9
D.若Ⅲ-10与Ⅲ-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根据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常为常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Ⅲ-7是患者,其父母应均为杂合子,所以Ⅲ-8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其概率为2/3;因Ⅱ-5是患者,Ⅲ-9表现正常,则Ⅲ-9为杂合子,所以Ⅲ-8和Ⅲ-9生的第三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由题图分析可知,Ⅲ-10应为杂合子,Ⅲ-7为患者,则Ⅲ-10与Ⅲ-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问题情景
资料1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资料2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家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结合资料1分析,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请你提供合适的优生建议。
提示:假设红绿色盲由b基因控制,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Ⅲ-10为色盲男性(XbY),则Ⅱ-5的基因型为XBXb,Ⅱ-6的基因型为XBY,故Ⅲ-9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如果Ⅲ-9(1/2XBXb、1/2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1/4=1/8。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最好选择生女孩。
2.结合资料2,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雌雄。
提示:鸟类性别决定特点应当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ZW。要使后代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可选用的杂交组合为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归纳提升
1.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指导优生。(2)指导育种。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鸡的性别决定 3.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的比较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注(1)无性别分化的生物,无性染色体之说。
(2)性别并非均取决于性染色体,有些生物如蜜蜂、蚂蚁等,其性别取决于是否受精及食物营养等,而有些生物(如龟、鳄等)其性别与“环境温度”有关。
方法技巧“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计算方法
(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
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典例剖析
(2018全国Ⅱ卷,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子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为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型、基因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本题以家禽为实验材料考查了伴性遗传及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据题意,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常眼对豁眼显性,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1)雄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Z,纯合子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雌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W,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ZaW,纯合子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ZAZA×ZaW→ZAW+ZAZa),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W和ZAZa,F1个体均为正常眼。F1中的雌禽和雄禽交配,F2中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是:ZAW∶ZaW=1∶1,F2雌禽中豁眼所占比例为1/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基因型为ZaW,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和ZAZa,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使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的杂交组合为:ZaZa×ZAW→ZAZa+ZaW,预期结果见答案。
(3)由题意可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基因纯合时,影响雌禽Z染色体上a基因的表达,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型无影响。若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子代既有正常眼雄禽,又有豁眼雄禽,所以正常眼雌禽亲本的基因型是mmZaW,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MMZAZa、MmZAZa、mmZAZa、mmZaZa,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MmZaZa和mmZaZa。
答案:(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mmZaW MmZaZa,mmZaZa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
1.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B.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
C.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
D.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即XWXW、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A项错误;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XWXw均为红眼,雄果蝇XwY均为白眼,B项错误;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即ZBZB、ZBZb,与非芦花母鸡ZbW交配,子代中不可能出现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C项错误;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交配,子代中公鸡ZBZb均为芦花,母鸡ZbW均为非芦花,D项正确。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型分别为(  )
A.1/4为宽叶雄株,1/4为宽叶雌株,1/4为窄叶雄株,1/4为窄叶雌株
B.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雌株
C.1/2为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
D.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解析:此题中涉及的致死类型为雄性配子致死,所以窄叶雄株(XbY)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即Y配子,杂合子宽叶雌株(XB Xb)的配子有XB和 Xb两种类型,且比例为1∶1,所以后代中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