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 选修3-2 全册 寒假测试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 选修3-2 全册 寒假测试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4 07: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2 全册 寒假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图为一架歼—15飞机刚着舰时的情景。已知该飞机机身长为l,机翼两端点C,D的距离为d,某次在我国近海海域训练中飞机降落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为v,该空间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为Bx,竖直分量为By.C,D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U=Bxlv,C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
B.U=Bxdv,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U=Bylv,C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
D.U=Bydv,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答案】D
【解析】我国疆域处于北半球,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当飞机如图所示飞行时,机翼CD切割地磁场的竖直分量,由右手定则可知,正电荷集中在C端,所以C端电势较高,C,D两点的电势差UCD=Bylv,所以D选项正确.
2.在图中,L为电阻很小的线圈,G1和G2为内阻可不计、零点在表盘中央的电流计.当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表的指针皆偏向右方.那么,当开关S断开时,将出现(  )

A. G1和G2的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
B. G1的指针立即回到零点,而G2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C. G1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的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
D. G1的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答案】D
【解析】S断开后,自感电流的方向与G1原电流方向相反,与G2原电流方向相同.
3.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将一个不会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放入该磁场中,规定图甲所示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正.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

A.B.C.D.
【答案】B
【解析】由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得I===×,所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决定于磁感应强度B随t的变化率,由图乙可知,0-1 s时间内,B增大,Φ增大,感应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是顺时针的,因而是正值,所以可判断0-1 s为正的恒值;在1-2 s内,因磁场不变,则感应电动势为零,所以感应电流为零;同理2 s-4 s,磁感应强度在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与原方向相反,即为负的恒值;根据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得I===×,可知,斜率越大的,感应电动势越大,则感应电流越大.故B正确,A、C、D错误.
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框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若线框的面积为S,则通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

A.BS
B.
C.
D. 0
【答案】D
【解析】因为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所以没有磁感线穿过线圈,即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正确.
5.如图所示,R3是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变小),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和b点电势的大小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R3是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R3两端电压减小,故a点电势升高,因其他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6.一正弦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2sin (100πt)A
B. 该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C. 该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2A
D. 若该交流电流通过R=10 Ω的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20 W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2 A,电流的周期为0.04 s,交流电的角速度ω==rad/s=50π rad/s,所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2sin (50πt)(A),所以A错误;交流电的频率为f==Hz=25 Hz,所以B错误;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A=A,所以C错误;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A,所以电阻消耗的功率P=I2R=()2×10 W=20 W,所以D正确.
7.如图所示,矩形线框abcd放置在水平面内,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已知sinα=,回路面积为S,磁感应强度为B,则通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

A.BS
B.BS
C.BS
D.BS
【答案】B
【解析】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可得通过线框的磁通量Φ=BSsinα,代入解得Φ=BS,所以B正确,A、C、D错误.
8.如图所示,A是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电阻为R,现维持线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x轴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的匀强磁场B区域.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运动,则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图中的(  )

A.B.C.D.
【答案】B
【解析】由于线框进入和穿出磁场时,线框内磁通量均匀变化,因此在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因此选B.
9.
如图所示,A为水平放置的胶木圆盘,在其侧面均匀分布着负电荷,在A的正上方用绝缘丝线悬挂一个金属圆环B,使B的环面水平且与圆盘面平行,其轴线与胶木盘A的轴线OO′重合,现使胶木盘A由静止开始绕其轴线OO′按箭头所示方向加速转动,则(  )
A. 金属环B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增大
B. 金属环B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减小
C. 金属环B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减小
D. 金属环B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增大
【答案】B
【解析】胶木盘A由静止开始绕其轴线OO′按箭头所示方向加速转动,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的大小增大,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通过B的磁通量向下,且增大,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原磁通量的增大,知金属环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且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所以丝线的拉力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10.图甲所示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图乙是该变压器cd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 V,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ab=27sin 100πt(V)
B.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且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C. 流过灯L2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
D.ab输入端输入功率Pab=18 W
【答案】B
【解析】由题知,cd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cd=27sin 100πtV,有效值为U1=27 V,由=得副线圈U2=9 V,则L2、L3、L4均能正常发光,每只灯泡的电流I′==A=A,副线圈电流I2=3×A=2 A,由=得原线圈的电流I1=A,L1也能正常发光,ab输入电压的表达式为Uab=36sin 100πtV,A错,B对;由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流过灯L2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100次,C错;ab输入端输入功率Pab=36×W=24 W,D错,所以本题选择B.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1.(多选)对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
B. 交变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C. 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D. 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击穿除外)
【答案】CD
【解析】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并非自由电荷真的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而是交变电流交替对电容器充、放电,电路中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12.(多选)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垂直磁场方向从如图实线(Ⅰ)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线框运动到分别有一半面积在两个磁场中的如图(Ⅱ)位置时,线框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Ⅱ)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B. 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mv2
C. 图(Ⅱ)时线框的加速度为
D. 此过程中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答案】AB
【解析】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为E=2Ba感应电流为I==,此时线框中的电功率P=I2R=,故A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到,此过程回路产生的电能为Q=mv2-
m()2=mv2,故B正确.左右两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BIa=,则加速度为a==,故C错误.此过程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故D错误.
故选A、B.
13.(多选)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体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0.5R0.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

A.R1两端的电压为
B. 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
C. 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
D. 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
【答案】AC
【解析】滑片在中间位置时,P将R分为R左、R右等大两部分,大小为,则R2与R右并联,阻值为R0,再与R1、R左串联构成闭合电路外电路,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R2两端电压为,选项A正确;由于B随时间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得b板带正电,选项B错误;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功率由R左、R右两部分构成,R左电流是R右的两倍,也是R2的两倍,功率表示为PR=(2I)2r+I2r,P2=I2r,可解得PR=5P2,选项C正确;由于产生电磁感应的磁场实际面积小于L2,知选项D错误.
14.(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u=311sin(100πt)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一只理想二极管(正向阻值为零,反向阻值无穷大)和两个阻值均为10 Ω的电阻R1、R2按如图方式连接在副线圈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s内电阻R1上的电流改变100次
B. 电压表的读数为22 V
C. 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1.1 V
D. 若将R1换成一个阻值小于10 Ω的电阻,则电流表读数变大
【答案】ACD
【解析】ω=100π,则周期为T==0.02 s,则变压器输出电流的周期为0.02 s,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 s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则电阻R1上的电流1 s内改变100次,故A正确.
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U原m=311 V,
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应该是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副m=U原m=31.1 V,故C正确.
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原=V=220 V,
则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副=U原=22 V①
设交流电周期为T,二极管单向导电使R2上只有时间电流通过,由有效值定义得·T=·,解得U2=②
由①②式得U2=11V≈15.56 V,故B错误.程序分析动态变化,如图所示,

若将R1换成一个阻值小于10 Ω的电阻,则副线圈电路整体的总电阻减小,则副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的读数变大,故D正确.
分卷II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15.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长直螺线管,其两端通过电阻可忽略的导线相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条形磁铁A从静止开始落入其中,经过一段距离后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假设小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始终沿螺线管的轴线运动且无翻转.

(1)定性分析说明:小磁铁的磁性越强,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就越小;
(2)小磁铁做匀速运动时在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约为多少?
【答案】(1)根据楞次定律,小磁铁的磁性越强,通过导线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越大,因此下落过程中在导线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此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也越强,从而对小磁铁的阻碍也越大,小磁铁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越小,因此其极限速度就越小.
(2)
【解析】(1)根据楞次定律,小磁铁的磁性越强,通过导线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越大,因此下落过程中在导线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此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也越强,从而对小磁铁的阻碍也越大,小磁铁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越小,因此其极限速度就越小.
(2)设小磁铁做匀速运动时,下落距离h,在此过程中有mgh=Q,
式中Q为小磁铁下落过程中螺线管中产生的焦耳热,
其大小为Q=Δt
式中E是感应电动势,Δt是小磁铁通过距离h所需的时间,
由于小磁铁匀速运动,因此有
mgh=·
联立可得E=.
16.据报道,一法国摄影师拍到“天宫一号”空间站飞过太阳的瞬间.照片中,“天宫一号”的太阳帆板轮廓清晰可见.如图所示,假设“天宫一号”正以速度v=7.7 km/s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与太阳帆板两端M、N的连线垂直,M、N间的距离L=20 m,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v、MN所在平面的分量B=1.0×10-5T,将太阳帆板视为导体.

(1)求M、N间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2)在太阳帆板上将一只“1.5 V,0.3 W”的小灯泡与M、N相连构成闭合电路,不计太阳帆板和导线的电阻,试判断小灯泡能否发光,并说明理由;
(3)取地球半径R=6.4×103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试估算“天宫一号”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1.54 V (2)不能 (3)4×105m
【解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代入数据
得E=1.54 V.
(2)不能,因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
(3)在地球表面有G=mg,
匀速圆周运动G=m,
解得h=-R,代入数据得,h≈4×105m(数量级正确都算对)
17.如图所示,降压变压器的变压系数是3,即初级线圈的匝数与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是3∶1.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是660 V,次级线圈的电阻为0.2 Ω,用这台变压器供给100盏标有“220 V,60 W”的电灯用电.求:

(1)空载时次级线圈的端电压和输出功率;
(2)接通时次级线圈的端电压;
(3)每盏灯的实际功率.
【答案】(1)220 V 0 (2)214.68 V (3)57.1 W
【解析】(1)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设空载时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2,由=,得U2=U1=220 V,因为空载,次级线圈的负载电阻R2→∞,次级线圈中的电流为零,所以I2=0,P=I2U2=0.
(2)接通电路后,100盏灯并联的总电阻为
R外==≈8.07 Ω,
次级线圈中的电流I2==≈26.6 A,
电灯两端电压:U2′=I2R外≈214.68 V.
(3)每盏灯的实际功率
P=U2′≈57.1 W.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质量为2m的光滑“∏”形线框EFCD,EF长为L、电阻为r;FC=ED=2L,电阻不计.FC、ED的上半部分(长为L)处于匀强磁场Ⅰ区域中,且FC、ED的中点与其下边界重合.质量为m、电阻为3r的金属棒用最大拉力为2mg的绝缘细线悬挂着,其两端与C、D两端点接触良好,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Ⅱ区域中,并可在FC、ED上无摩擦滑动.现将“∏”形线框由静止释放,当EF到达磁场Ⅰ区域的下边界时速度为v,细线刚好断裂,Ⅱ区域内磁场消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2)EF刚要出磁场Ⅰ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3)线框的EF边追上金属棒CD时,金属棒CD的动能.
【答案】(1)2mgL-mv2 (2) (3)
【解析】(1)对∏形线框用动能定理
2mgL-W=2mv2-0
W=2mgL-mv2
(2)对金属棒CD受力分析:FTm=mg+BIL
得到I=
E=IR总=
(3)对金属棒CD运动分析:H=gt2
对∏形线框运动分析:H+L=vt+gt2
解得:t=
相遇时CD棒速度vt=0+gt=
此时动能为Ek=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