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6.3黄土高原(第1课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6.3黄土高原(第1课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3 22: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 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
3. 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图释导学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因覆盖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一、文明的摇篮(课本23页)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位置与范围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太行山
一、文明的摇篮(课本24页)
青 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内蒙古自治区
1、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上、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集中。
2、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在黄河的滋润下,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就在这一代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

对古代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课本24页)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课本25页)
1、明清黄帝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
2、“五色土”中黄土居中央,体现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亲切关系。
黄 帝 陵
(课本25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清明,这里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
窑洞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的直立性强,不易崩塌
独特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独特的黄土风情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 间鼓舞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安塞腰鼓又名“打腰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陕西安塞腰鼓
黄土风情(课本25页)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自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
作为居所。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白羊肚头巾
陕北和山西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头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
最初的手巾,只是类似于今天的面巾纸的简易布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布片被人们用羊腹部柔软的毛片替代,后来,纺织技术提高,他们就用羊毛制成毛巾。这种羊肚手巾质地手感都好,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纷纷把它包在头上,除了春秋两季抵御风沙之外,还可以夏天防晒,冬天御寒。到了现代,制作毛巾的原材料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羊肚手巾的说法还是沿用下来;
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白羊肚头巾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只在歌舞节目中比较常见;白羊肚头巾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鉴证和缩影。

陕北剪纸
陕北秧歌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黄土剖面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黄土的形成
科学家的假说
风成说
水成说
风水相成说
中亚、蒙古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二、风吹来的黄土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课本26页)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隔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黄土非本地形成是中亚或蒙古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推测吗?
有水成说,风水两相说,地壳运动形成等
课本27页活动1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梁
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峁:呈穹状或
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形的分类

沟谷发育成川
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
课本27页
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的范围
黄土高原的成因
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
小结:
黄土高原的黄土风情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的由来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
评价园地


D
A
评价园地
3 .填注:
 山脉:A. ;
B. ;
C. 。
河流:D. 。
4.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