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下8.25.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下8.25.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4 09: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
学习目标: 1、阐述健康的含义。
2、分析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3、说明具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探索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68-73页内容,思考书中的讨论,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健康三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制定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能动地适应环境???
?三、热爱人生? 四、情绪稳定????
五、意志健全???? 六、行为协调????
七、人际关系适应 八、反应适度
九、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
十、能面向未来???
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
幻灯片 10
1957年和2003年中国城市主要疾病死亡专率
顺位 1957年 2003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16.86
死亡原因 死亡率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20.3 恶性肿瘤 134.54 25.47
2. 急性传染病 56.6 7.93 脑血管病 105.40 19.95
3. 肺结核 54.6 7.51 呼吸系病 77.29 14.63
4. 消化系病 53.1 7.31 心脏病 76.23 14.43
5. 心脏病 47.2 6.61 损伤及中毒 32.55 6.16
6. 脑血管病 39.0 5.46 消化系病 19.31 3.66
7. 恶性肿瘤 36.9 5.17 内分泌.营养和 代谢疾病 14.05 2.66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活方式不科学会影响健康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加社会活动等等。
怎样拥有健康?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吃早餐
空腹跑步
用滚开水泡茶
睡前不刷牙
睡前不洗脸
嗜麻辣如命
药片掰开后服用
餐桌上铺塑料布
醉酒后饮浓茶
鱼刺卡喉后喝醋
用油漆筷子吃饭
爱看电视
暴饮暴食
熬夜上网
喝酒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
二、科学地锻炼身体
三、拥有健康的心理
改变认识
转移注意
控制情绪
合理宣泄
学会沟通
合作交流
拥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含义,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 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茁壮成长,将来为中华民族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