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3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寒假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
B.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
C.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可能增大
D. 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内能相等时热传递停止
【答案】C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温度升高,内能可能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热量,A错误;物体沿斜面下滑,若物体与斜面间有摩擦力,则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物体内能可能增大,B错误,C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温度相同后热传递停止,D错误.
2.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A、B两球,分别浸没在初始温度相同的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处,已知A、B两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地变大.现让两种液体的温度同时缓慢地升高到同一值,发现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若忽略绳子、水和水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体积膨胀,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因为同一深度处水的压强较小,所以A球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较多
B. 因为同一浓度处水银的压强较大,所以B球膨胀过程中内能增加较多
C. 膨胀过程中,A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D. 膨胀过程中,B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D
【解析】A、B两球所处的环境初末状态一致,故两球的体积增量和温度增量均相同,所以内能增量相同,选项B错误.但A球位于水中,B球位于水银中,由于同一深度处水的压强较小,故A球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较少,选项A错误,由ΔU=W+Q的关系可知,B球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较多,故B球膨胀过程中吸收热量较多,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b和T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
A.Tb>Tc,Qab>Qac
B.Tb>Tc,Qab<Qac
C.Tb=Tc,Qab>Qac
D.Tb=Tc,Qab<Qac
【答案】C
【解析】a→b过程为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得Tb=2Ta,
a→c过程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得Tc=2Ta
所以Tb=T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b:Wab+Qab=ΔUab
a→c:Wac+Qac=ΔUac
又Wab<0,Wac=0,ΔUab=ΔUac
则有Qab>Qac,故C项正确.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自发地从甲物体传到乙物体,甲的内能不一定比乙大
B. 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
C.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可制造一台利用水能的机器,效率可达100%
D. 煤、石油等常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A
【解析】热量自发地从甲传到乙,说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但物体的内能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体积及物质的量等因素有关,甲的内能不一定大于乙的内能,A对;汽油燃烧会引起一些化合物的产生,导致环境污染,B错;水能虽然是可再生能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错;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D错.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
A.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 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答案】C
【解析】向下压活塞,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活塞受力分析可得出气体的压强增大,故选项C正确.
6.下列哪个实例说明做功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
A. 热水袋取暖
B. 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 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
D. 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答案】B
【解析】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的,选项B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 电冰箱虽然可以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D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在发生其他变化的前提下,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例如电冰箱制冷时,压缩机工作,消耗了电能,同时热量由冰箱内的低温物体传递到冰箱外的高温物体,所以选项A错误;外界对物体做功的同时,物体可能放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所以选项B错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热机效率必小于1的表述,因此不可能制成,所以选项C错误;电冰箱虽然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但产生了其它影响,消耗了电能,选项D正确.
8.如图所示,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直立圆筒形导热的汽缸中,活塞上堆放细沙,活塞处于静止,现逐渐取走细沙,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沙全部取走.若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
A. 气体对外做功,气体温度可能不变
B.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C. 气体压强可能增大,内能可能不变
D. 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于汽缸是导热的,则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细沙减少时,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可能由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吸热使内能不变.
9.如图所示为冲击摆实验装置,一飞行子弹射入沙箱后与沙箱合为一体,共同摆起一定的高度,则下面有关能量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子弹的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
B. 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热能
C. 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动能
D. 子弹的一部分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另一部分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机械能
【答案】D
【解析】子弹在射入沙箱瞬间,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另一部分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机械能.
10.下列关于内能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所含热量高
B. 内能越大的物体热量也越多
C. 热量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 热量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答案】D
【解析】选项A是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似无须计较,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有不妥,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像内能那样蕴含在物体中,选项A错;选项B与选项A存在相同的错误,此外,物体的内能与热量之间,在数量上没有必然联系,选项B错;两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向只与它们的温度有关,与它们的内能无关,选项C错,D对.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1.(多选)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可能达80%
B. 有可能达100%
C. 有可能超过80%
D. 有可能超过100%
【答案】AC
【解析】因为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所以热机的效率永远也达不到100%.
12.(多选)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热传递具有方向性
B. 由于热传递具有方向性,所以热传递是矢量
C. 虽然热传递具有方向性,但是热传递是标量
D. 热传递是一种物理现象,并不是一个物理量
【答案】AD
【解析】热传递具有方向性,伴随热量的转移.
13.(多选)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稀薄气体,在容器上开一个小口,外部的空气就会流入容器,在气体流入过程中,容器内靠近开口处的空气密度暂时变得比内部大,所以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容器内气体处于一个不平衡状态,是一个最无序的状态
B. 外界的影响破坏了容器内气体的平衡
C. 上面事实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D. 对一个开放系统并不一定是最无序的分布
【答案】BCD
【解析】容器和容器内部的气体组成的系统与外界既有质量交换、又有能量交换,所以不是一个孤立的热力学系统.在外界的影响下,系统由平衡态变成了非平衡态,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14.(多选)下列现象能够发生,并且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 )
A. 一杯热茶在打开杯盖后,茶会自动变得更热
B. 蒸汽机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C. 桶中混浊的泥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沙下沉,上面的水变清,泥、水自动分离
D. 电冰箱通电后把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
【答案】CD
【解析】A、B都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都不能发生.C中系统的势能减少了.D中消耗了电能,所以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均能发生.
分卷II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15.王晓宇同学家在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的聚热面积约为1.5 m2,若每天相当于太阳直射的时间约为4 h,设太阳单位时间内垂直辐射到地面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为E0=7×103J/(m2·s),太阳能的20%转化为水的内能,计算这个热水器最多能使200 kg的水温升至多少度?[设水温的初始值为2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56 ℃
【解析】根据题意得
E0·St×20%=c·m·Δt
式中S=1.5 m2,t=4 h,Δt为水升高的温度.
则Δt=
=℃
=36 ℃
最多水温达到t=20 ℃+36 ℃=56 ℃.
16.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2.5 atm,温度为27 ℃,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3 atm
(2)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气体压强增大.
(3)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没有吸收或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0,内能减少.
【解析】(1)气体作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①
T1=t1+273②
T2=t2+273③
p1=2.5 atm t1=27 ℃ t2=87 ℃
由①②③得:p2=3 atm.
(2)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气体压强增大.
(3)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没有吸收或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0,内能减少.
17.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 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 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怎样变化?变化了多少?空气是吸收还是放出热量?
【答案】减少 5 kJ 放出热量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
第一阶段W1=24 kJ,ΔU1=0,
所以Q1=-24 kJ,放热.
第二阶段W2=0,ΔU2=-5 kJ,
所以Q2=-5 kJ.
两过程Q=Q1+Q2=-29 kJ,故共放热29 kJ.
内能变化ΔU=-5 kJ,即减少5 kJ.
18.如图所示,教室内用横截面积为0.2 m2的绝热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圆柱形汽缸内,活塞与汽缸之间无摩擦,a状态是汽缸放在冰水混合物(0 ℃)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活塞离汽缸底部的高度为0.6 m;b状态是汽缸从容器中移出后达到的平衡状态,活塞离汽缸底部的高度为0.65 m.设室内大气压强始终保持1.0×105Pa,忽略活塞质量.
(1)求教室内的温度;
(2)若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内能增加了560 J,求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1)295.75 K (2)1 560 J
【解析】(1)由题意知气体做等压变化,设教室内温度为T2
由=知T2==295.75 K
(2)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p0S(h2-h1)=10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ΔU-W=1 56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