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四、实验方法设计
三、实验内容设计
流
程
二、实验教学目标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六、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五、教学过程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没有经验的。本节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二、实验教学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3、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4、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1
三、实验内容设计
四、实验方法设计
活动二:讨论混合方法并制定实验方案
活动三:实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四:提供资料设计实验判断产生了什么新物质?
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魔术引入
1
五、教学过程设计
小结评价
自学课内资料得出结果
3
4
5
2
6
7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1
魔术引入
2
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用各种感官观察混合前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用简单的词语记录。
表一
煽闻
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
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白醋气味很酸,有点刺鼻,
摸起来凉凉的。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3
活动二:讨论混合方法并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的混合方法主要集中在这3种方法上:
第一种是先把小苏打倒进烧杯里,后倒白醋;
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
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
出示实验材料,告知学生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
现在用以上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
请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把实验步骤记录在表上
表二
在实验步骤定好后再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补充完善。
实验器材
实
验
步
骤
实验效果
活动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4
温馨提示:
(1)混合后立即盖上毛玻璃片,毛的一面朝下。
(2)用手摸集气瓶外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感觉温度的变化。
(3)安静地实验、详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
表三
混合后的现象
(看,听,摸外壁)
4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小组1:杯子里的醋变成白色,并且往上冒泡,一会泡泡又下去了。摸起来冰冰的、凉凉的。过了一会醋又变成透明的,小苏打变少了。
小组2:我们观察到把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它们变成一些泡泡在里面泛起来,还能听到嗤嗤的响声,过了一会变成乳白色,还有一些气泡从下往上冒。
小组3:我们组看见混合后像啤酒一样冒起来,然后下降很快,摇一摇泡泡又变多了,闻起来味道酸中带甜,还有点刺鼻。
小组4:我们组观察到混合后慢慢的起白泡,而且往上冲,过一会又变成透亮的水,瓶底还有白色物体,里面还有很小的泡泡,摇荡一会水有些浑,过一会就清了,再放一些醋,里面的泡泡非常猛的往上冲,过一会小苏打更少了。……
(1)请各小组把材料放回原处,再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2)你们都是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吗,有没调整呢?
活动四:提供资料设计实验判断产生了什么新物质?
5
根据资料表,设计实验、寻找证据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什么?
(1)证据一:可以用肉眼观察,我看到集气瓶里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排除___________气体。
(2)证据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证明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3)证据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证明气体是否比空气重。
表四
气体 气体的特点
氧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氢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燃烧,点燃容易爆炸,比空气轻。
氯lv气 黄绿色的气体, 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氩yà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氪kè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5
演示实验1: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
思考:如果燃烧的细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了什么?
演示实验2:把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5
思考:如果这个气体比空气重,会出现什么现象?
小组动手合作实验
5
实验材料:白醋、小苏打、集气瓶、玻璃片、烧杯、药匙、蜡烛、细木条、打火机等
实验1: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
实验2: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5
提问:通过这两个实验,结合提供的资料表,你能判断产生是哪种气体吗?
该气体比空气重且不支持燃烧。
气体 气体的特点
氧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氢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燃烧,点燃容易爆炸,比空气轻。
氯lv气 黄绿色的气体, 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氩yà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氪kè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自学课内资料得出结果
6
大量研究证实了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自学课本33页最后两段。
拓展延伸
小苏打+白醋 →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 混合) (气体)
(化学变化)
6
板书:
观察集气瓶中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
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小结评价
7
表五
你现在知道科学课是什么样的?
你们小组的同学表现的如何?
评价内容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液体和物质的成分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探究气体的成分 意识到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自我评价 1☆ 2☆ 3☆ 1☆ 2☆ 3☆ 1☆ 2☆ 3☆
组长评价 1☆ 2☆ 3☆ 1☆ 2☆ 3☆ 1☆ 2☆ 3☆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理念认为,教学评价的重心将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所以本节课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动手实践。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实践本节课的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