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拓展
【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2.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3.乐于拓展,增强本领,丰富知识;过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解释现象中分析条件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报纸、尺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小学快要毕业了,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在这四年里,大家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本领。那么,有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温室效应、气压差、空气动力、气体热胀冷缩……
2.师:是的,我们学习了不少的科不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拓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拓展。(板书:拓展)
二、学习新课
1.师: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帮我们解释很多的生活现象。
请观察: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透明的瓶子,过一段时间,你会有发现什么?瓶子改变了什么?换其他的容器去盖会怎样呢?你如何解释?
生1:小草长得更快(茂盛)。
生2:小草会死掉。
生3:瓶内的温度比较高,温度比较大,瓶内的小草生长得更茂盛。
2.师:同学们课后做“用瓶子盖小草”的实验时,要及时通风,不然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3.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到温室效应。
生:例如:花房、塑料大棚……
4.师;这些现象都利用了什么原理?
生:温室效应。
5.师:由于改变了一些条件,能让小草长得更快,有时做同一件事,快与慢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快慢两重天的有趣实验。
6.快慢两重天一:用尺挑报纸的实验
7.由于同学们的力量不够大,重而快地击打尺,可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老师演示给大家看。
8.快慢两重天二:用手提报纸
9.师:用手轻而慢地向上提报纸会怎样(即手的感受)?快速地向上提报纸,报纸又会怎样?怎么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10.解释:1.用手轻而慢地提报纸,报纸能随手慢慢移动并升起,大气压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11.快速地向上提报纸,因为受到了大气压的作用,报纸无法向上。(原理:空气压力差。)
12.师:其实在生活中,利用空气压力差原理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纸托水杯,吸盘挂钩,倒出热水后的饮料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什么?
生:气压差。
13.师: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吗?
14.小游戏:让气垫汽车行驶。
15.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到空气动力例如;放烟花,火箭发射等。
16.师:下面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些有趣的现象?(播放视频)
视频一:金鱼在烧瓶中加热。
视频二:“让瓶子吹泡泡”。
17.同学们,请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运用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18.学习科学知识,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老师板书)。
19.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涉及到很多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注意思考,就会发现万事万物中都有科学存在。我们要像滚雪球那样,知识越积越多,本领越练越强。
20.师:同学们想挑战一下自我吗?
生:想。
三、活动
1.小游戏:让气垫汽车行驶
四、练习
一、填空。
1.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一个瓶子,因为( )的原理,瓶内的小草长得更茂盛。
2.“气垫汽车”能够开动,应用( )的原理。
3.举一反三、( )这样的成语说的就是学习科学时要注意拓展。
4.让瓶子吹泡泡的实验,应用了( )的科学原理。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成语( )表达了拓展的含义。
①闻一知十 ②一五一十 ③刻舟求剑 ④举一反三
2.拓展能使我们( )。①谦虚谨慎 ②艰苦奋斗 ③增强本领 ④增长知识
五、作业
一、当你打开冰箱门的时候,你是怎样用力的?你认为需要克服哪些力?
我这样用力:
需要克服的力有:
二、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升空用了什么原理?
2.当气垫船能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什么的原理?
3.将塑料笔的一端在头发上摩擦多次后,为什么能够吸住纸屑?
4.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有水蒸气?
5.两个人在旋转门的两边同时对推,门为什么没有转动?
【板书设计】
1.拓展
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瓶内的小草的生长差异:温室效应
尺挑报纸实验:气压差
气垫车:气流、空气动力
烧不死的金鱼:热的传递
让瓶子吃泡泡:热胀冷缩、气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