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回延安》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4 19: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贺敬之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探究信天游形式特点,理解其作用。
3.分析延安母亲形象,体会诗人深情。
4.了解信天游的发展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一、信天游让内容直白起来
朗读课文,概括诗歌每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延安
延安
延安
延安
延安
辩论:有人说,信天游是自由的精灵,你认为本诗的形式自由吗?请说明理由。
二、信天游让情感浓烈起来
自由
不自由
两行一节都押韵
上句起兴下句实
比喻夸张都不落(là)
口语显露一方情
共性
景、事、人、情
自由转换
虚实结合
整散变化......
个性
诗歌创作被称为戴着脚镣跳舞,诗歌的写法既要兼顾诗歌类的特质,又要发挥出诗人独特的个性。形式的选择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服务,贺敬之的《回延安》便是以这样的形式表达了最浓烈的感情。
小结
二、信天游让情感浓烈起来
第一章 老师读
第二章 女生读
第三章 男生读
第四章 男女生齐读
第五章 老生齐读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延安母亲对我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亲情的滋养

身体的养育

理想的引领

三、信天游让形象立体起来
亲人
养活
教会
延安母亲给了作者身体的养育、亲情的滋养、理想的引领,是这方水土养育了贺敬之,而贺敬之又把这份真情怀于内心,流于笔下,写下了传唱于中国大地的《白毛女》《南泥湾》以及我们面前的这首《回延安》,这何尝不是诗人对延安母亲的反哺呢?信天游,原本的乡野民歌打上了文人创作的烙印。
小结
四、信天游让文化流行起来
《蓝花花》
我见到我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
咱们两个死活哟常在一搭
咱们两死活哟常在一搭
《走西口》
哥哥我走西口
小妹妹呀实在难留
手拉着我哥哥的手
送我送到大门口
《东方红》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红色信天游: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天游也在发生着变化,延安精神所孕育出的,以革命斗争为内容的信天游已然成为信天游的新流派,成为了人民群众传唱的经典,红色信天游已然成为了我们的新民歌。
四、信天游让文化流行起来
小提示:
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周公馆
桂园、刘伯承元帅故居、聂荣臻元帅故居
赵世炎故居等。
练笔:我是信天游小写手
套用信天游的形式,发挥个性,写两句属于我们重庆的信天游。
中国民歌源远流长,民歌的基础是人民,民歌的土壤是文化,民歌的内核是真情。我们爱唱民歌,那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