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村晚
村晚
自主展学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yī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自主预学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如何理解题目“村晚”?
村晚
乡村傍晚的风景画
解题: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水中的波纹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bēi
口里含着
幽静美丽,体现喜爱
拟人
喜爱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
“山衔落日浸寒漪”
衔
浸:青山、落日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
浸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坐在牛背上
曲调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随口
牧童天真调皮,体现喜爱
悠闲自在
摇头晃脑
你能想象出牧童吹笛子时的样子吗?
读出儿童的天真无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那小牧童( )在牛背上,( )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 )地吹着自己编的( ),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小曲
慢悠悠地
横骑
有模有样
体会: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
自主练学
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牧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朗读指导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背诵指导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村晚
【宋】雷震
( )/池塘/( ),
山衔/( )/( )。
牧童/( )/横( ),
短笛/( )/( )。
草满
无腔
归去
水满陂
落日
牛背
浸寒漪
信口吹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_的诗,抒发了诗人对 的 和 之情。
乡村晚景
乡村晚景
喜爱
赞美
景美: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村晚
草 池塘 水
横牛背
信口吹
山 落日 寒漪
人乐: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拓展延伸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练笔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恰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
正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田里去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从小都对家中父母亲忙农活的事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方法呢!
《稚子弄冰》改写
把《村晚》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先回顾诗的内容,再结合画面意境,展开合理想象)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火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一个可爱的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往家走;他随口吹着一支短笛,老牛踏着笛声悠闲地把家还。
傍晚,太阳映红了整片天空,红得静,红得爽。而此时,一阵风吹过,池塘的水草便轻轻摆动,好像在跳舞似的,放眼望去,水草好像布满了池塘,在整齐地摇摆,犹如一个巨大的方阵。而水草后面,便是那清澈的池水,它们也有节奏地前进着,使人看到了一丝丝波澜。??? ??
此时的太阳是红得最艳。它倒映在那被群山环抱的池水中,就好像被大山妈妈用嘴巴含着一样,浸在这水波中。时而又有几只小鸟儿飞过,发出“啊啊”的叫声。怎能不使人陶醉于这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村晚(改写范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