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4 19: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极昼极夜的解释
一、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8课。本单元重在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最终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是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地球运动的已有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极昼极夜现象进行解释: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方法(主要是模拟实验、画示意图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主要是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学生对于极昼极夜的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非常粗浅、片面的,也许也感觉到了它与地球公转、自转、倾斜有关,但很难把三者综合考虑去分析。因此,本课要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全面分析。
另外,在本课最后一部分是本单元科学概念的综合回顾,教师可以做为一个练习让学生当堂回顾,帮助学生掌握并利用一些未解之谜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科学词汇:地球公转、自转、地轴倾斜角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科学方法:模拟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核心价值观: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
准备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 学 流 程
复习日夜产生的原因——极昼极夜现象的认识——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模拟实验验证——汇报,再解释极昼极夜现象——小结——单元小结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
个性设计
复习昼夜形成的原因: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到我们宁波不但有昼夜变化,还有四季变化,现在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里为什么会形成昼夜现象?
学生上台来解释。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认识:
不过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些相片(出示南极的极昼相片并介绍),这是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的午夜时分拍到的,你观察一下,那里的午夜与我们宁波有什么不同?
在南极,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同时有时长达几个月时间都不能看到太阳,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极昼和极夜。(出示有关极昼和极夜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探究极昼极夜的形成
1.要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我们可以从地球运动的特点出发来研究,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四人小组猜测、讨论一下,可以用桌上的地球仪简单模拟。(让学生尝试自己去解释,找答案;渗透方法:用地球仪模拟。)
2.四人小组汇报:
希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刚才的简单模拟,提出解释的三个方面: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如果不完整也可以,也可以提出几点共同作用),请学生同时做简单说明:为什么会这样想?(可以说或演示)
3.那么,大家的猜测是否科学、正确,我们怎样来证明呢?(引出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的几点关键分析(做前明确的事项)
A.材料介绍、分析:地球仪、手电筒分别代表什么?
B.怎样才能知道北极发生了极昼现象,南极发生了极夜现象?
4.小组实验:地球自转时的情况分析:
A.小组模拟,看到极昼极夜现象;
B.看不清楚,改进实验装置:加块纸板(教师演示使用),怎样看昼和夜?(引入两面不同颜色:黑色——夜晚,黄色——白天)。为什么要竖直放?(阳光射入角度不变);
C.小组再次演示。
D.如果没有地球自转会出现什么问题?(地球上其他地方也会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只与自转有关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南北极不会变了)所以还可能与什么有关?(引导到地球公转)
5.地球公转情况分析:四人小组模拟,看到极昼极夜及南北极情况变化;
6.研究地轴倾斜的影响:
A.地轴是否要倾斜?演示模拟比较(倾斜与不倾斜的不同情况)。
B.明确方向不变化(地轴指向北极星,前面知识运用)。
7.综合上面的分析——地球运动特点,四人小组做一次完整的(一年的)极地昼夜的变化,并组内做讲解。请一组上台讲解。
8.除了模拟,还能用其他方式来解释吗?(引导到画示意图)
9.四人小组合作画出示意图,并展示:(重点是夏、冬两个季节)
A.画出昼夜情况,标出南北极极昼极夜情况,画出倾斜的地轴;
B.请同学结合图分析解释。
(过渡:那么如果地轴倾斜角度再大点会怎样呢?)
四、单元小结
这几星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一份练习,看看你还记得吗?(学生完成——汇报)
对于地球运动还有很多现象,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课外去找找,我们一起再进一步研究。
板书设计
极昼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昼夜变化
地球倾斜——23度
生成预见
1.学生对于极昼和极夜的认识会比较丰富,因此认识这个现象不难,问题是:可能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猜测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很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再分散提问,具体如下:
其他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昼夜?
也是就说太阳被地球自己挡住了,背对太阳一面就是晚上了。
你能在地球上找到南极吗?(给学生地球仪)
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极昼(就在于是太阳一直不落)?是不是这里的太阳不会被地球自己挡住呢?
怎样的情况下,这里(手指南极)地球不会被自己挡住光呢?你试一试,找一找。
这样一来这个难点很好的被突破。
课外活动
收集有关地球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