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清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4.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对比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形象,体会方志敏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品读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对比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形象,体会方志敏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学习方志敏的精神品质,理解“清贫”在现代的意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清贫”。
二、解读课题
按照你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你们觉得“清贫”是什么意思?
(“清”——清廉、清苦,“贫”——贫穷、贫寒,“清贫”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清寒贫苦,一无所有,但是坚守节操”)
过渡:“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读的过程中要思考: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如果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能不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通读课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我们还要积累这节课的相关词语,大家也一起来读一读。
四、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读完课文以后,同学们知道“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吗?大家知道方志敏吗?说说你们对这位革命烈士的了解。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长征中,他根据党的统一安排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怀玉山陇首村与国民党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5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清贫》是方志敏被捕后,以第一人称写的一篇文章。
过渡:如果大家课下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位革命家写的其他著作,了解更多关于这位革命家的故事。
五、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大家刚才已经读过课文了,想想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谁来说说?听过这几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后,其他同学肯定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请大家在书本空白处写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解读主旨段,理解“矜持不荷,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一观点
方志敏从事革命工作有多少年了?经手的款项总数有多少?但他的生活是不是非常富裕?文中是怎么说的?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经手数百万元,这么多的钱方志敏都用到什么地方了?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所以刚开始上课时,我们可能还不能准确解释“清贫”这个词,现在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解释“清贫”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过渡:“过着朴素的生活,没有奢侈过,数百万元,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这就是“清贫”的体现。文章开明见山地点明了主题——清贫。
方志敏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使他这样做?想想方志敏的身份。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矜持不苟:“矜持”,拘谨,拘束;“不苟”,不随便,不苟且。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舍己为公:为了祖国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即使方志敏是红军的“大官”,即使他经手的款项有数百万元,但他的生活依旧十分简朴,以致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对此有些人怎么看?他们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吗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
国方的伟人们指什么人呢?(在这里方志敏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人。)颇似奇迹是什么意思?(颇似奇迹:非常像奇迹)
过渡:对啊,这些人跟方志敏、跟共产党员相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所以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
七、精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感受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的形象特点
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方志敏列举了一个事例,这在方志敏看来是一桩什么事情?(趣事)作者是从第几段到第几段来描写这桩趣事的?请大家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思考:
1.国民党兵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贪婪: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动作,心理)
凶狠、恶毒: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动作、神态、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要把国民党兵土那种可憎可恨的面目体现出来。
2.方志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淡定从容、不屑一顾:“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语言)
正气凛然、坚定无畏:“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方志敏说的这几句话,要读出方志敏的从容、冷静、无所惧怕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了发生在方志敏身上的一件所谓的“趣”事,现在我们再次来回忆一下这件“趣”事。
二、分角色朗读第二至八自然段,通过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比,理解方志敏的品质
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话,男生读兵士说的话,女生读方志敏说的话,旁白部分大家一起读。
在这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兵土对方志敏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刚开始怎样,后来又变成怎样?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些描写这些变化的词语?
(满肚子热望——激怒——猜疑——威吓——不信——企望——失望——怀疑又惊讶)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国民党兵士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唯利是图、蛮横贪婪的特点,证实了方志敏确实是身无分文,更突出了其“清贫”的形象)
刚才我们总结过,写国民党兵士用了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方法,但是对主人公方志敏的描写只有短短两句话,这样写国民党兵士的描写对表现方志做的品质有什么作用呢?
(侧面烘托,国民党兵士贪婪的心理、腐化堕落的表现与方志敏的“一个铜板都没有”的清贫、廉洁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刚才我们已经分角色朗读过课文了,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要把兵士的动作、神态做出来,同时也要把兵士的话、方志敏的话说好。两个兵士、方志敏和旁白,其他同学认真看,等他们演完后请同学来评价一下,看看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三、精读第九自然段,为了进一步说明“清贫”的生活态度,方志敏又补充了一个例子,说的是什么?方志敏家中的财产是什么
(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这就是他所谓的“传家宝”,你们会不会把裤子袜子当做自己的传家宝呢?方志敏却将这些东西当做宝贝一样收藏,为什么?
(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红军的“大官”,方志敏的唯
一财产竟然是这些东西,可见生活清贫到什么程度,真的让人很心酸,这照应了文章开头的哪句话?(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一件“趣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把这件事当“趣事”是对敌人的轻蔑和对自己所献身事业的自豪。)
四、分角色扮演
其实第一件事已经能说明方志敏“清贫”这一特点,作者还要补充“传家宝”这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补充说明方志敏“清贫”的程度,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
精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方志敏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态度?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渡: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共产党员品质的揭示。在那个革命战争的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抗战,经受种种考验,但一直坚守着清贫的生活,把有限的钱财投入无限的革命事业中,这样才有了革命的胜利。
我们再一次朗读这一句话,从中体会共产党员的美德和品质。
延伸思考,方志敏的“清贫”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不愁吃,不愁穿,有的家庭还有小车,住的是楼房,冬暖夏凉,那么你们觉得像方志敏这样甘于清贫的生活还值得学习吗?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如何向方志敏学习?
【板书设计】
清贫
一只时表
一支自来水笔 淡定从容
旧的汗褂裤 正气凛然
缝上底的线袜
【教学反思】
今天上《清贫》一课,首先觉得导入较成功,开始放了一首庄严的国歌,一下就把课堂拉入一种令人肃静的气氛之中,同学们脑中立马出现了刘胡兰、董存瑞等为国献出生命的无数烈士。走近方志敏很容易,也让同学们潜移默化中感受他的可贵品质。然后,我觉得同学们的分角色对话很成功,特别是同学们的点评很到位,很热情。点评中,他们不仅很好把握了人物的性格,而且深刻领悟到对话描写以及动作、语言描写的魅力。其次,这节课目标很清晰,就是教会同学们对话描写。考虑到同学们是五年级的学生,更重感性认识,所以,我把原文的对话描写改成一般的叙述性语言,然后作比较阅读,这样,同学们一目了然感受到描写的妙处,后经过两次的训练,感觉同学们都会运用对话描写。如果长此以往的进行这样的系列训练,我想同学们的写作会大大提高。
所有财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