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下科学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八下科学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5 13: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知识点:

1.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宇宙中星体相撞时我们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所以声音的传播其实就是________的传播。
4.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5.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练习提升:

6.属于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听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 B.利用声纳发出的超声波测海深
C.听到海港轮船的汽笛声 D.听到水龙头淌水的声音
7.属于固体传声的现象是( )
A.月球上宇航员靠无线电话交谈 B.夜里雷雨交加把人惊醒
C.地壳深处发生地震把声音传到地表 D.听交响音乐会
8.重击很长的储油罐的一端,另一端应该听到( )
A.三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一次声音 D.四次声音
9.我们在研究声波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时,与水波的传播进行比较,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类比法 C.转换法 D.控制变量法
10.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 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秒)。 ( )
A.1025米,175米 B.600米,600米
C.1000米,200米 D.850米,350米
1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小——李——,快——停——下。”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和正常时一样 B.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小——李——,快——停——下”
C.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D.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下——停——快,——李——小”
12.如图1所示,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两只船相距14千米。在一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击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当他看到火药发光,10秒后听到水下的钟声,这个实验测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13.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煤油 1324 大理石 3810
蒸馏水 1497 铁(棒) 5200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写出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钢琴的琴弦是一根根粗细不同的钢丝,在琴锤的敲击下,钢丝开始振动。由于琴锤的力度不同,使弦的振动的___________不同,所以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的响度是不同的,响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如果用相同力度的琴锤去敲击不同粗细的琴弦,由于琴弦的振动___________不同,使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的___________不同。但这些声音却能与一同演奏的小提琴、小号区别开来,这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3.人耳可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之间。
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医院里用的B超就是利用了超声波在不同物质中的__________的本领不同的性质制成的。



练习提升: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
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
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以下解释合
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0.某发声体发出频率为50赫的声音,则发声体每分钟振动的次数为( )。
A.60次 B.1500次 C.3000次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11.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正上方轰鸣时,其实飞机( )
A.还未到达你头顶正上方。
B.正好在你头顶正上方。
C.已经飞过你头顶正上方。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
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
13.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察者发觉这些信号,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给狗喂食 B.以手示意 C.用灯泡 D.用超声波

考点三:噪声

知识点:

令人愉快、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________;令人厌烦刺耳难听的声音称为_________。
声音从产生到被人听到有三个过程:__________——介质传播——人耳感知。由此可知,减小噪声的途径也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即减小__________的噪声,远离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在__________减小噪声。
3.连线题:
市区路段,禁鸣喇叭
摩托车的消声器 防止噪声产生
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 阻断噪声的传播
机场地勤人员戴耳罩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掩耳盗铃

练习提升:

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5.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控制噪声源就是要控制( )
A.来自工业上的噪声 B.来自生活上的噪声
C.来自交通上的噪声 D.来自以上三个方面的噪声
7.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8.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9.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较少,噪声减小
??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实验探究题
小明相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的隔音性能,除了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
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
最佳的是______。
A. 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伊芙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长 最长 短 响度 响 最响 弱



小明在做研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时,有如下实验步骤:
(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到桌边10厘米,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使钢尺一端伸到桌边15厘米,拨动钢尺,保持与(1)中钢尺振动幅度相同,听它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使钢尺一端伸到桌边15厘米,增加钢尺振动幅度,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下表是
小明填写的实验有关的现象及感受:
钢尺伸出桌边长度 振动幅度 振动频率 响度 声调
10厘米 小 大 小
15厘米 小 小
15厘米 大 小 低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上述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小明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你还能举出用到这种实验方法的实验名称
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合理即可)。

分析计算题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的一些介质中的音速,回答问
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2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一根长884m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次相隔2.43s,
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当时气温为15℃)






图1



20km

宁波



20t

A B C 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