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1)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2分)李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高速公路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小,惯性越小,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2分)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汽车驾驶员开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
D.百米赛跑时,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3.(2分)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总长约为55km,桥面限速100km/h,隧道限速80km/h。从香港大屿山口岸人工岛出发,一路前行12km,就会抵达大桥东人工岛,再穿越6.7km海底隧道,即可上升到距离海面达50米的青州桥上。( )
A.限速是因为质量一定,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不易停下来
B.通过海底隧道最快大约需要5min
C.青州桥与它海在里所成的像的距离为50米
D.汽车通过隧道时,乘客感觉隧道向后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4.(2分)如图,氢气球用线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线突然断了,石块将会( )
A.立即加速下降 B.匀速上升再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再匀速下降
5.(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
A.5g B.10g
C.200g D.任意质量均可
6.(2分)起重机以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集装箱时,钢丝绳施加的拉力为8000N,如果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该集装箱时,钢丝绳所施加的拉力为( )
A.等于16000N B.等于8000N C.小于8000N D.大于8000N
7.(2分)坐在匀速直线行驶高铁里的小明,看到放在自己正上方行李架上的双肩包侧兜里一包纸巾正要下落,则这包纸巾将落在( )
A.小明的前面 B.小明的后面 C.小明的头上 D.小明的左侧
8.(2分)如图所示,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来越快。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不具有惯性 B.小朋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小朋友的运动状态不变 D.小朋友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
9.(2分)如图所示为高速照相机连拍的自行车极限运动中某运动员在空中的情形,P为该运动员运动的最高点。如果他运动到P点时所有的外力都消失,他以后的运动可能是( )
A.马上停止在P处不动 B.沿PA方向竖直下落
C.沿PB方向做直线运动 D.沿PC方向做曲线运动
10.(2分)如图所示,质量都是60kg的小杰与哥哥进行爬竿比赛,小杰先到达竿顶然后匀速下滑,此时哥哥正在匀速上爬。对于此时他们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与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f小杰=600N,竖直向上;f哥哥=600N,竖直向上
B.f小杰=600N,竖直向上;f哥哥=600N,竖直向下
C.f小杰 <600N,竖直向上;f哥哥 >600N,竖直向下
D.f小杰 <600N,竖直向下;f哥哥 >600N,竖直向上
11.(2分)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茶杯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分)如图所示的措施中,和其他三个目的不同的是( )
二.多选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
13.(3分)用测力计两次拉动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v2 B.F1>F2 C.F1<F2 D.F1=F2
14.(3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离开桌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青蛙具有惯性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分)
15.(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2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若速度为1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0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6.(4分)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连接于A物体与墙之间且保持水平状态,现用F=10N水平向左的拉力时,B物体匀速向左运动,此时A物体给B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N,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如果拉力增加至F=1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此时B物体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向左运动。(设整个过程中A物体与B物体不分离。)
17.(3分)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灯绳的拉力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灯对灯绳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18.(2分)2017年4月19日19时41分,搭载航天“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它具有 ;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在轨道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此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 的。
19.(3分)如图所示,将一小球向斜向上方抛出,小球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实际分析处理时,可以把小球的运动看作沿竖直方向向上减速运动,同时在水平方向向前匀速运动,此时人对小球 (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 (选填“等于零”或“不等于零”),在最高点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将做 (选填“静止”“竖直下落”或“匀速直线运动”)
20.(2分)用钢丝绳吊起一个重力为500牛的物体,当该物体在空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牛;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500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21.(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均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另一个力F2。
22.(2分)如图,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分别画出物块所受重力、摩擦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满分22分)
23.(5分)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到木块发生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如果 ,方向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24.(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装置。
(1)图甲所小的探究装置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乙所示的探究装置中研究对象是 (选填“小车”或“砝码”)。
(2)小明选择了图甲所示的探究装置: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线两端挂上钩码,这是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是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两种探究装置相比较,图 所示装置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25.(5分)如图所示,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斜面”的目的是 ;
(2)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 ;
(3)小车在不同物体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 ;
(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5)进一步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 。
26.(3分)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27.(4分)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 运动;
(2)比较甲图和乙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
(3)比较 图和 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
28.(4分)小明用2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小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若撤去推力,小车能不能继续前进,如果能,是因为什么,此时阻力又是多大?(不考虑空气阻力)
29.(4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车身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痕迹,请根据以上情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的原因。
(2)汽车轮胎上面为什么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0.(4分)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也有人用在锤头和锤柄的缝隙中钉入木楔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种做法。
七.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
31.(8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总质量M=1500kg的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经t2=6s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
(1)开始减速,坐在车里的人感觉向前倾,原因是 。
(2)求汽车的重力大小。
(3)求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2.(8分)重力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阻与下落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且k=1×10﹣4N?s2/m2.求:
(1)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多少?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解答】A、投球时,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不是手的推力。故A错误。
B、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即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有惯性,故A错误;
B、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故C正确;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A、对车辆限速,是因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但汽车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速度变大,惯性不会变大,故A错误;
B、海底隧道长为6.7km,隧道限速80km/h,则通过海底隧道最快时间为t==≈0.84h≈5min,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已知青州桥到水面的距离为50m,桥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50m,所以青州桥与它海在里所成像的距离为100m,故C错误;
D、汽车通过隧道时,隧道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感觉隧道向后运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小石块原来随气球匀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当细绳断裂后,由于惯性小石块会先向上减速运动,但物体此时只受重力作用,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加速向下回落。
故选:C。
5.【解答】由题知,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重物来拉卡片。
故选:C。
6.【解答】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8000N;
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8000N。
故选:B。
7.【解答】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小明,他正上方的纸巾由静止开始下落,纸巾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纸巾会落在小明的头上,故C正确。
故选:C。
8.【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所以小朋友也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小朋友下滑时,受到重力、滑梯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来越快,速度变大,所以运动状态也在改变,故C错误。
D.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来越快,速度在变大,所以小朋友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当他运动到P点时,如果所有的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会在空中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即沿PB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解答】小杰与哥哥体重:G=mg=60kg×10N/kg=600N。
因为小杰与哥哥都是匀速上爬或下滑直立的竿,在爬竿过程中,小杰与哥哥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大小是600N,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6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解答】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也不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2.【解答】A、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旋钮侧面制有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轮胎上有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机械表保养时上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综上分析可知,和其他三个目的不同的是D。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
13.【解答】由图象知: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同一时间t内,1的路程s1大于2的路程s2,由v=知v1>v2,
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做匀速直线运动,
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1=G,F2=G,所以F1=F2,
故选:AD。
14.【解答】A、青蛙离开桌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青蛙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青蛙受到桌面对青蛙的力,这个力与青蛙对桌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故C正确;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要大于青蛙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分)
15.【解答】(1)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是40N,所以摩擦力也是40N。
(2)由于影响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因素都没变,当速度变化时,摩擦力不变,仍是40N。
(3)当拉力为50N时,物体与桌面的间的压力、接触面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受的摩擦力不变,仍为40N。
故答案为:40;40。
16.【解答】(1)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F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A物体给B物体的摩擦力:f=F=10N。
(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A受到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F′=f=10N;
(3)因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AB间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当拉力增大到15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仍为10N;
又因为物体B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物体B将加速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10;10;10;加速。
17.【解答】室内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就一定是一对平衡力,吊灯受到了重力和灯绳对它的拉力,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上,灯对灯绳的拉力和灯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灯对灯绳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灯。
故答案为:灯的重力;灯绳对灯的拉力;灯。
18.【解答】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此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惯性;静止。
19.【解答】小球抛出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人对球没有力的作用;
将小球向斜向上方抛出,可以把小球的运动看作沿竖直方向向上减速运动,同时在水平方向向前匀速运动;所以,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即小球的速度不为0;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突然消失且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所以小球将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没有;不等于零;匀速直线运动。
20.【解答】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500N;
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500N。
故答案为:500;等于。
四.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21.【解答】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2的大小与F1的大小是相同的,方向是相反的,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故F2的示意图如下:
。
22.【解答】过物块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G;过重心作沿斜面平行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示意图如下:
五.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满分22分)
23.【解答】(1)在做该实验时,为了防止摩擦力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时,应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然后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发现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若砝码质量不相等,木块不会静止;。
(2)由于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若F1和F2大小相等,但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则木块 不会处在静止状态。
据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故答案为:(1)光滑;相等 (2)扭转;大小相等;相反。
24.【解答】(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若用图乙所示的探究装置,则研究对象是小车;
(2)如图甲,小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线两端挂上钩码,小卡片两边受到力的方向相反,力的大小可由钩码的数量进行调节,这是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两种探究装置相比较,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小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图甲所示装置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故答案为:(1)小车;(2)大小;方向;同一直线;(3)甲。
25.【解答】(1)实验中选择“斜面”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有一定的速度;
(2)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3)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
(4)由图可知,小车在毛巾上受到的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快,运动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小,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长;
(5)如果接触面上光滑的,则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小车到达水平面有一定的速度;(2)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3)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4)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5)做匀速直线运动。
26.【解答】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N,当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6N;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3.6N;
当速度增加到4m/s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3.6N。
故答案为:3.6;3.6;3.6。
27.【解答】(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
(2)由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甲和图丙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由此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甲;丙。
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
28.【解答】(1)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小车受到的阻力与推力相等,f=F=20N;
(2)撤去推力,小车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3)撤去推力后,小车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此时阻力是20N。
答:
小车受到的阻力为20N;
撤去推力后,小车由于惯性能继续前进;
撤去推力后的阻力是20N。
29.【解答】(1)车行驶时司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下半身随车停下,司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会向前倾倒。
(2)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30.【解答】(1)用撞击锤柄的方法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2)在锤头和锤柄的缝隙中钉入木楔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七.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
31.【解答】(1)当汽车突然减速时,坐在车里的人的下半身随汽车一起速度减小,由于惯性,其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
(2)汽车的重力为:
G=mg=1500kg×10N/kg=15000N;
(3)由题意可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v===8.6m/s。
答:(1)人具有惯性;
(2)汽车的重力为15000N;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8.6m/s。
32.【解答】(1)雨滴匀速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得:F阻=G=2.5×10﹣3N;
(2)雨滴匀速下落时,F阻=2.5×10﹣3N,
由已知F阻=kv2,故有v===5m/s。
答:(1)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为2.5×10﹣3N;
(2)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