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装有水的试管玻璃斜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管内水水柱的长度和高度如图所示。取g=10N/kg,ρ水=1.0×kg/m3.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0×Pa
B.1.0×Pa
C.1.1×Pa
D.1.1×Pa
2.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一样大
3.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吸盘式挂钩
C.密度计 D.船闸
4.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
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
5.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10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8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8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5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3.2N
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压强计密封性良好(ρ盐水>ρ水)( )
A.比较图甲、乙,可以初步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比较图乙、丙,可以初步得出:在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比较图甲、丁,两次U型管液面高度差相差不大,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无关
D.比较图乙、丁,两次U型管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7.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B.因乙渠中洞口高,所以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C.因甲渠中洞口处压强大,所以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下列图象中,能表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关系的是( )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0.在研究容器中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要想得到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如图所示,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它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设液柱的高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可以推导出该处的压强.若增大此“平面”的面积S,则该处液体的压强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1.图所示,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箍着相同的橡皮膜,且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
12.如图所示,往杯子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图中表示此过程中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液体由于受到 而对容器底及浸在液体内部的物体产生压强,由于液体还具有 性,所以对侧壁也产生压强。
14.如图所示,瓶中水会从小孔A、B处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从B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更远,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15.如图所示,一个装有酒精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a点所受压强的方向
是 (填“向下”或“各个方向”),b点所受的液体压强是 Pa.(ρ酒精=800kg/m3)
16.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大坝正式下闸蓄水,水库内存水位每升高10m水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Pa (g取10N/Kg),试航成功,船闸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
17.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加入液体A或液体B后(ρA小于ρB),现象如图(b)(c)所示:
(1)图(b)说明: ;
(2)图(c)说明: 。
18.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并观察指针式压强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m甲=m丙>m乙,体积V甲=V乙<V丙。
①分析比较图(a)、(b)和(a)、(c)可以得到: 。
②分析比较图6(a)、(b)和(a)、(d)可以得到 。
19.某年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8000cm2.受到水的均压强为5000Pa,g=10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N,下雨的平均深度为 米。
20.如图是乳牛自动喂水器,其中A和B后中间的细管C组成一个 ,容器A和B的水面在水不流动时总保持 。乳牛饮水后使得B的水面下降,A中的水会由C流向 ,此时A中的水面会 ,从而将阀门D向上顶开,就自动补水。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型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 。
(2)小明调整好仪器,将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多次调整探头方向,如图B、C、D所示,其探究的问题是 。
(3)根据C、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看出: 。
22.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3.如图所示,容器重4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取g=10N/kg)求: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24.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c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6.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3)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
(4)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5.边长相同、顶部都敞开的甲、乙长方体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它们的底部附近用按有阀门K的轻细软管连接。阀门K闭合后,往甲容器内注入深度为0.3米的水,此时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帕,如图所示。
①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②求甲容器对地面施加的压力F甲。
③打开阀门K,待两容器中水静止不动,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的之比△p甲:△p乙。
1-5:ACDDB 6-10:CAAAC 11-12:BC
13. 重力 流动
14. 侧壁 深度
15. 各个方向 640
16. 100000 连通器
17. 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18. (1) 相同体积质量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与物体质量无关。
(2)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物体体积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越大
19. 变大 4000 0.5
20. 连通器 相平 B 下降
21. (1)重新安装 (2)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均相等
(3)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2. 高度差 有色 深度 大于 密度 D
23.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5N;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1400Pa。
24.:(1)液体的密度为1.2×kg/m3;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2N;
(3)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为3.6×Pa。
(4)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2×Pa。
25.:(1)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3×Pa。
(2)甲容器对地面施加的压力39.2N。
(3)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的之比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