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圈中的人-备考指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生物圈中的人-备考指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06 20: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四章 生物圈中的人
备考指南
中考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的产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
2.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利用,同时要理解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有利于健康。
3.了解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必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利用吸进的氧,氧化细胞内的一部分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
4.了解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通过血液。理解和掌握血液、血管和心脏各自具有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5.了解人体废物的排出和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能从人与生物圈的角度,阐述人体排出的废物进入环境中要化害为利,变废为宝。21世纪教育网
6.了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从而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掌握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以及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7.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联系,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考题研究
一、中考对知识点的考查
命题者 时间 赋分值 比例 考查知识点
山东省 2006年 20分 (满分50分) 40% 血液的组成、薪陈代谢、激素调节、血管、神经调节(综合呼吸、泌尿、消化、循环)
山东省 2007年 18分 (满分50分) 36% 跟球与视觉、物质交换、血液、血管、营养成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长沙市 2008年 42分 (满分l00分) 42% 眼、肾与尿的形成、子宫内胎儿、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新陈代谢、呼吸运动、反射弧、心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湖南长沙市 2009年 17分 17% 青春期的特点、肺泡特点、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特点、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
山东省泰安市 2006年 22分 (满分50分) 44% 肺的通气和肺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意外伤害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血液组成
湖南省常德市 2007年 28分 (满分50分) 56% 血液循环系统、尿液的形成、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体内气体交换、体内新陈代谢、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神经系统、耳的结构
湖南省益阳市 2008年 38分 (满分l00分) 38% 血液流动方向、营养成分与食物来源、激素调节、皮肤、视觉的形成、血液组成、小肠结构、血液循环示意图、神经调节示意图、血浆、原尿和终尿的区别
湖南益阳市 2009年 20 20% 青春期特点、人的生殖过程、呼吸运动过程、体循环路径、区分人的八大系统、肾脏的功能特点、人常见生理活动过程、安全献血知识
湖北省黄冈市 2006年 20分 (满分20分) 100% 血液组成、血管、心脏、血液循环、神经调节、食物的消化、食物的吸收、泌尿系统、激素调节、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山东省 2005年 22分 (满分50分) 44% 血液的组成、激素调节、营养成分的来源、神经调节、血管
河北实验区 2007年 32分 (满分60分) 52.8% 营养成分的来源以及缺乏时所表现出的症状、心脏结构、血液循环、输血、尿液的形成过程、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
山东省济宁 2008年 24分 (满分50分) 48%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血液的组成、血液的功能、血管、心脏、血液循环、反射和反射弧、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呼吸系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卫生和健康知识
浙江实验区 2008年 28分 (满分50分) 56% 人的生殖、计划生育、反射和反射弧、血液的组成、血型与输血、心脏血液循环、营养物质的吸收、体内的气体交换、新陈代谢
二、中考热点
1.人的生殖:人的生殖系统,生殖过程,青春期发育特点以及计划生育。
2.人体的营养:人体需要的营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3.人的呼吸: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了解肺泡的结构与肺内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三种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情况;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会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原则和无偿献血制。
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排尿的意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的利用。21世纪教育网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眼、耳的结构及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预防近视;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及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通过实例,理解反射弧的结构;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及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以及与激素有关系的一些常见症状。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设计、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三、考题热点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给出事实得出观点和判断观点的正误是常见的考题形式。
2.人的生殖通过识别生殖系统的结构图或示意图,考查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殖过程。21世纪教育网
3.青春期、计划生育通常是以填空题形式考查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具体措施。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常见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成分、营养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缺乏后所表现的症状。
5.消化和吸收中,通过实验的方式或材料分析题考查酶的作用或探究酶的作用特点,同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图形方式出题也较多。
6.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通常以图解形式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大部分以图形形式出现。空气质量与健康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有时也出现材料分析题。’
7.血液成分通常以填空题形式考查,有时以材料题型出现。
8.血管中的血流方向判断和血管中的血液常以图形方式出题。
9.血液循环通常以图解形式考查血液循环过程或某一局部循环过程的有关问题。
10.血型与输血考题常见,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型出现。
11.泌尿系统的组成通常以识图来考查肾单位的组成,以材料分析题考查原尿、终尿、血浆等的成分,以图形解答形式考查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
12.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常以图形解答形式题出现;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通常以填空题形式出现;神经调节通常以图形解答形式和实验题型出现;激素调节通常以用实验方式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1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常以设计对照实验,预测结果或以材料分析题型出现。
考向趋势
中考考试将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理念,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将更能加强试题同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题型结构通常有选择题(10题)和解答题 (4—6题),其中解答题中有填空题、材料分析题、图形解答题及实验题,其中生物圈中的人是重点。
1.人的由来中探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资料分析提出一种或几种与人类进化有关的事实来探究;通过识别生殖系统的结构图或示意图来考查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殖过程。
2.人体的营养:考查常见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成分,营养物质的作用及营养物质缺乏后所表现出的症状;考查酶的作用或探究酶的作用特点。
3.人的呼吸: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痰的形成、哮喘、肺炎的成因、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的原因;考查肺的结构,肺内的气体交换(是重点核心内容)。21世纪教育网
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结合血细胞的图片,识别血细胞的种类,并考查血细胞的功能;同时要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分析贫血、炎症、血友病的出现与血细胞异常的关系,这是考查的一个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考查学生对血管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在显微镜下的毛细血管,根据毛细血管的血流方向,判断出动脉、静脉,并了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心脏的结构一般同血液循环途径一同考查,而考查血液循环通常画出血液循环过程图或某一局部循环图,要求学生回答出血液循环的途径,或血液流经某一部分时,血液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如血液自肺动脉一肺静脉时,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一变化与肺的结构特点有关)。
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肾脏的结构与肾脏功能相适应,通过识图,识别泌尿系统的组成,特别是识别肾单位的组成。同时考查肾单位各个部分的功能,而肾脏形成尿液是本节的重点。考查较多的是尿排出的示意图,从图形中识别尿液形成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同时还有血液与原尿、终尿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肾单位使尿液成分发生改变的原因。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眼、耳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耳的结构,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与防治是考查的重点;神经调节是调节生理活动的主要方式,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才有反射活动,本节着重注意反射弧的组成。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一般以实验方式验证或探索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21世纪教育网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过分析破坏植被、水体污染、生物入侵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从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分析提供的资料,说明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提出防治污染的合理化建议并设计和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