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18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中考大纲解读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相关的事例,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去探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要让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积极行动起来,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督促别人葆护生态环境。
知识模块整合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几个方面
1.农业耕作
农业是人类社会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的生产活动,人类依靠农业的建立与发展从游牧生活改为定居生活。
农业对生物圈的影响表现在:
(1)农业劳动产生了单一的农业群落或农业生态系统。
(2)农业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在增加,农业产生的环境污染也随之有所增加。
(3)农业生态系统取代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会产生物种消失和危害。
2.森林的采伐
森林不合理采伐对生物圈影响表现在:
(1)森林结构破坏,生态退化,物种减少0
(2)破坏了碳的平衡。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由于根系破坏,水土冲刷流失,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大减,土地将变为贫瘠的荒地。
3.渔猎
过度捕猎会导致鱼群或兽群体形缩小,寿命缩短,生育力降低,甚至使捕猎的动物绝迹。
4.城市建设与工业化21世纪教育网
随着农业的工业化和工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也日益加大,工厂的建立,公路交通的发展都大量占用了农业耕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以及矿石能 源大量消耗等现象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碳一氧平衡的破坏等一系列影响。21世纪教育网
5.污染
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造成污染,污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污染,(2)热污染,(3)空气污染,(4)农药污染。
6.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有两个全球效应:一是降低了地域性动植物区的独立性,二是打破了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生物入侵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生物入侵的模式有:①自然入侵;②在人类辅助下入侵;③人类去除天然屏障后,一些物种因能够自由穿越空间而引起的分布扩散;④物种因人类运输货物而引起的意外入侵;⑤某些物种从动物园或养殖场逃逸而引起的扩散;⑥人为地引入。可见,绝大部分的生物入侵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我国公民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并加强生态安全的意识。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①酸雨的危害:酸化土壤,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酸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们的健康;酸雨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成片死亡。②酸雨的防治: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三、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
四、其他
重金属的危害与防治。21世纪教育网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21世纪教育网
能力模块突破
五、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健康、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地球。
六、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注目。森林中有高大的乔木、众多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提供木材的一面,其实它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巨大效益,要比提供木材的价值大得多。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吸收有害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
(3)驱菌和杀菌作用
(4)阻滞粉尘的作用
(5)消减噪声的作用
(6)吸收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7)产生微风驱散大气污染的作用
(8)美化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作用
(9)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10)防风固沙的作用
(11)调节气候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七、沙尘暴
(1)沙尘暴多发地区和起源地区多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在进一步恶化,引起生态恶化的原因有:过度垦荒、放牧、挖药材、乱砍滥伐、降雨少,使地表裸露易形成风沙。 21世纪教育网
(2)沙尘暴的危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如:狂风易刮倒树木、房屋、广告牌、电力线路和造成人员的伤亡及失踪;大风加剧了土地的沙化,使沙丘迅速转移,从而淹没其经过的农田、草地、村庄。浮扬的尘土以及其中的病菌,使人患上眼病、呼吸道病,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农业产量下降。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3)防治沙尘措施:党中央决定,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总之,减少风沙灾害,只有加强植被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还大自然一片蓝天。
八、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保护环境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农业。21世纪教育网
(2)对工农业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各种污染。
(3)建设生态城市,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4)加强物种引入或入侵的监测,避免物种引入或入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控制人口增长和结构比例,避免人类对生态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的出现。
中考母题揭密
题型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几个方面
[母题l] (2007·淄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那么,破坏生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等
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21世纪教育网
[解析]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已成为破坏生态的主要因素。
[答案]C
题型2保护生态环境
[母题2] (2006·黄冈)据报道:l952年1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 mg,烟尘达4.5 mg,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 有关。21世纪教育网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 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 等病症(举出2种主要病症)。
(3)大气中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 组织。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 。
[解析] 此题所涉承的背景资料为世界重大公害事件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这一事件发生于l952年12月5日至8日,当时逆温层处在60一150 m低空,从家庭和工厂的烟囱里排出的烟尘和S02等污染物被逆温层封盖而滞留下来,地面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断增积,SO2含量高达3.8 mg/m3,为平时的6倍,烟囱中S02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或其他
凝集原上形成酸雾;飘尘浓度高达4.6 mg/m3,为平时的l0倍,超过卫生标准0.15 mg/m3近30倍。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最大。在这次事件初期,伦敦市民体现出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还有因缺氧导致血管呈暗紫色,进而发烧等,在事件中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支气管炎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病症和循环系统疾病,在烟雾严重时,甚至有突然死亡病例。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通过以上对背景资料的分析可知,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泰晤士河也因酸雨的降落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许多陆生高等植物如柳杉、月季、丁香、洋槐等在低浓度范围内能够吸收S02而净化空气,但大气中S02浓度过高时,S02通过叶片气孔大量进入后将直接危害其叶肉组织细胞。从而影响正常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所以。要想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就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烟尘和S02的排放量。
[答案] (1)酸雨(2)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喉痛(任选2种) (3)叶肉 (4)严格控制污染源
典题归类测训
题型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几个方面21世纪教育网
5年中考精炼
1.(2008·临沂)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一定无关的是 ( )
①酸雨②潮汐③赤潮④水俣病⑤大脖子病⑥痛风病⑦气候干燥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⑤⑦ D.③⑤
2.(2008·贵州)当今世界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处于气候变化无常的特殊时期
B.科技发展水平不足以抵抗自然灾害
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污染造成
D.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
3.(2008·西安)下面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破坏有关的是 ( )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C.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冷剂 D.大量使用农药
4.(2008·玉林)下表是某天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公布的污染指数,相比较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
城市 北京 南宁 桂林 大连
污染指数 109 96 74 65
A.北京 B.大连 C.南宁 D.桂林
5.(2008·苏州)下列有关措施或行为中,不利于苏州市环境保护的是 ( )
A.对苏州河道全面截污、清淤 21世纪教育网
B.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21世纪教育网
C.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空地上
D.加强太湖湿地保护建设
6.(2008·苏州)2007年初夏,无锡太湖生长了大面积水藻,严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饮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工业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进入水体
B.草履虫大量繁殖
C.外来物种大量入侵
D.水温过低,导致藻类植物繁殖受阻
7.(2007·苏州)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楼兰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盛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物破坏等)致使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荒漠、不毛之地。
根据上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 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中和生态系统的 过程中加以考察,必须尊重生态系统 。
2年模拟猜想
1.(2009·淄博)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 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黏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2008·青岛)生活在刚刚装修过的房屋,易引起 ( )
A.呼吸系统疾病 B.血液病
C.怀孕时期的胎儿畸形 D.以上都会
3.(2008·宜兴)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作用 ( )
A.生活中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
B.有的人用自制的工具,捕捉野外的麻雀、野鸡等鸟
C.把森林、草原等开垦成粮田21世纪教育网
D.在森林里,砍伐高大树木的同时种上一些幼小的树苗
4.(2008·济宁)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范围的减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产生“空洞”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升高
B.大量紫外线通过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C.会破坏地球磁场对地球的磁屏蔽
D.大量的宇宙射线会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对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
题型2保护生态环境
5年中考精炼
1.(2007·合肥)下列哪项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措施 ( )
A.禁止砍伐 B.植树造林
C.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
2.(2008·长沙)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消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21世纪教育网
D.我国对资源利用的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3.(2008·桂林市)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温室效应 B.氮氧化物的排放21世纪教育网
C.白色污染 D.碳氢化合物的排放21世纪教育网
4.(2008·玉林)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上除了限制农药的使用外,在肥料的选择上应尽量施用 ( )
A.有机化肥 B.化学肥料
C.未经处理的人粪尿 D.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料
5.(2008·西安市)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有 , 和 等,解决的主要措施是 。
6.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健康,为了社会的 发展,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积极保护 。
7.(2008·湖州科学卷)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生产需要对生产地的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条件进行严格地检测,其结果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21世纪教育网
(1)“绿色食品”这一概念是我国独创的,在食品前冠以“绿色”是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是
(选填“绿色植物类食品”或“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生产的食品”)。
(2)绿色食品生产应综合运用多种防治害虫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产生而利于天敌繁殖的环境条件,因为利用天敌比使用农药防治害虫具 优点。
2年模拟猜想
1.(2008·济宁)世界环境日是 ( )
A.6月5日 B.5月31日
C.3月12日 D.8月15日
2.(2008·益阳市)要持续地利用草原,更好地发展畜牧业,就不能 ( )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21世纪教育网
B.放牧制度合理、不过度放牧
C.尽量过度放牧以发挥草原能力
D.保护草原,营造防护林21世纪教育网
3.(2008·绍兴)人们为提高粮食产量,曾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已证明为错误的是 ( )
A.发展农业科学,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
B.尽量使用人畜粪便等有机肥
C.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
D.实行农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考点l8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题型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方面
——5年中考精练——
1.C潮汐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人体自身激素调节不正常造成,与环境无关;气候干燥也许是正常的气候现象。21世纪教育网
2.D 3.C 4.B 5.C
6.A生活污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长影响水质。
7.(1)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动态平衡自身调节
——2年模拟猜想——
1.D 2.D 3.D 4.B
题型2保护生态环境
——5年中考精练——
1.A对自然资源可以合理利用。
2.C
3.A煤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4.D
5.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尘暴退耕还林、还草
6.可持续生态环境
7.(1)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生产的食品 (2)无污染(或“环保”、或“长效”)
——2年模拟猜想——
1 A 2 C 3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