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 生物的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29 生物的进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06 20: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29 生物的进化
中考大纲解读
1.描述生物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掌握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概述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3.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金折生物进化的原因,概速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知识模块整合
一、原始大气
1.来源:原始地球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
2.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没有氧气。
二、生命的起源
就生命的起源,推测大体有下列三个阶段。
l.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等。
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a.场所:原始大气。
b.物质: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无机物)。
c.能量:紫外线和闪电等。21世纪教育网
d.生成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a.条件:地球温度逐渐下降。
b.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因为地球温度逐渐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3.形成原始生命
a.场所: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b.条件:原始海洋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含有有机物。
c.形成过程:原始海洋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l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科学家们还在进行不懈的探索。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21世纪教育网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研究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用到比较法。
比较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有时用其中的l种,有时则两种同时使用。
举例:
a.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性状表现差异最小,而与果蝇、向日葵差异更大。根据上述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远。21世纪教育网
b.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21世纪教育网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推论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
2.化石是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化石研究发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现今较近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这就说明,生物在地球上不是一次出现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出现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只能用进化的观点才能解释。因此,化石可作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自身的原因
生物的后代发生不同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结果,若生物的变异性状与生活环境适应,此种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若生物的变异性状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这种变异的个体不能生存下去,将会被淘汰。
2.自然选择
a.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自然选择的过程:以长颈鹿的形成为例。
3.生存斗争
概念: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叫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发生的原因: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任何生物都要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发生斗争。
长颈鹿的形成: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如下:
对进化示意图的解释:
(I)图表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一些,有的颈短一些,颈长和颈短都可以遗传,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它们都能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即都有生存的机会。
(Ⅱ)图表示由于环境的变化,草没有了,它们不得不吃树上的叶,此时颈长的可吃到高处的树叶,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由此可知,在这种环境中,颈长是有利变异,颈短是不利变异。 21世纪教育网
(Ⅲ)图表示缺草的环境对颈长和颈短的变异进行了选择,颈长的变异类型因能吃到高处的树叶,因此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变异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最终被淘汰。通过与生活环境斗争(生存斗争),适者(颈长)生存、不适者(颈短)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通过遗传,颈长的有利变异得到逐渐的积累和加强,最终进化成现今生活在地球上的长颈鹿,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能力模块突破
五、生物进化的过程及观点
高温、紫外线、闪电等 相互作用
生物的起源:原始大气 简单有机物 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
鸟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森林生活
类人猿
人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
地下生活
人类
人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21世纪教育网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蓟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
中考母题揭密
题型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母题l] (2009·四川)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
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都是非生命物质,就是一团“死物”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由于降温、下雨,便随雨水汇入原始海洋,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能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可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而现代地球上不具备原始生命形成的条件,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B
题型2生物进化的历程
[母题2](2008·天津)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二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 )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在越晚近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如果一物种在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变化,该物种的化石将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母题3] (2009·杭州)有关生物进化的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植物到动物
[解析] 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进化和发展。今天,地球上形态各异,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而植物和动物是由原始的生命分别进化发展而来的,成为平行进化的两大分支。
[答案]D
题型3生物进化的原因
[母题4](2009·山东)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是 ( )
A.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自己想伸长的结果 D.代代仲长的结果
[解析] 古代的长颈鹿中,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当食物短缺时,只有颈长的才能吃到树叶,为有利变异,在生存_{乎|筝中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因吃不到食物,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母题5] (2008·昆明)下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 。
(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 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是 性。21世纪教育网
(3)如果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改变,它们会通过 来适应新的环境,并有一部分在 过程中被淘汰。
(4)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界的 和
[解析] 哺乳动物(B—G)都由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由于原始哺乳动物不同的个体生活环境的不同,产生了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异,从而朝不同的方向进化,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会通过积累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来适应新的环境。不同种类的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否则将要被淘汰。
[答案] (1)共同的祖先(2)生活环境不定向(3)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4)适应性多样性
典题归类测训
题型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5年中考精炼
1.(2007·宁夏)关于生命起源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生命起源于陆地
D.生物进化不可逆转
2.(2009·长沙)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下列哪一项的科学依据最充分 ( )
A.“上帝创造的”
B.“女娲捏土造人”
C.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的
D.“腐肉生蛆”“腐草化萤”,是由地球上的物质在短时间内形成的
3.(2007·武汉)在原始地球上,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
B.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21世纪教育网
D.河流和海洋21世纪教育网
4.(2006·武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有 ( )
A.水蒸气 B.氨气 C.氧气 D.甲烷
5.(2009·杭州)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
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葡萄糖
6.(2006·烟台)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化学合成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 ( )
A.能形成生命
B.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C.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中
D.原始大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7.(2007·嘉兴)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2年模拟猜想
1.(2009·黄冈)在宇宙中,除了太阳系外,对其他天体的推测比较科学的是 ( )
A.存在着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B.不存在任何生命
c.只能存在较低等的生命
D.有更高等的生命存在
2.(2008·黄冈)原始生命产生盼条件是 ( )
①臭氧层的出现②高温③原始海洋④原始大气 ⑤紫外线⑥雷电⑦氧气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⑥⑦
3.(2008·舟山)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1)纯黄色玉米种子,由太空返回后进行种植,长成高大植株,经过白花传粉后出现从未有过的“红色”性状。这是由于细胞核中 改变引起的。
(2)火星大气与地球的原始大气很相似,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科学家要想使人类在未来移居火星成为可能,必须改变火星大气的组成,提高氧气含量。为此,请参照地球的进化历程、,你认为在细菌、真菌、蓝绿藻(原核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樟树四种生物中,适宜被送上火星进行实验的是 。
4.(2008·南京)我国古代认为“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即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下面列举的斯巴兰让尼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这一观点。21世纪教育网
观察、分析斯巴兰让尼的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第一步都将肉汤加热至沸腾,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请你分析微生物不是由肉汤自发产生,而来自瓶外的原因是
(3)若只做第一组实验,能得出与本实验相同结论吗 ,试分析原因: 。
题型2 生物进化的历程
5年中考精炼
1.(2008·柳州)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 ( )
A.原始生命 B.标本
C.活化石 D.化石
2.(2006·益阳)人们公认的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
A.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B.现存的各种动物
C.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
D.现在生存的古老植物
3.(2006·烟台)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
A.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B.生物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4.(2006·武汉)下图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始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街是丁和戊
C.植物丙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D.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丁和戊
5.(2009·山东)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 )
A.鱼类一两栖类一爬行类一鸟类一哺乳类
B.鱼类一爬行类一两栖类一鸟类一哺乳类
鸟类
C.鱼类一两栖类一爬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一爬行类一两栖类
哺乳类
6.(2006·莱芜)通过对始祖鸟化石形态结构的研究,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鸟类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
B.两栖类进化成鸟类
C.哺乳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D.鸟类进化成哺乳类
7.(2007·柳州)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 ( )
A.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物从低等向高等方向发展
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
D.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
8.(2006·盐城)真正成为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9.(2006·河南)右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
(1)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 。
10.(2008·湘潭)
地质年代 纪 距今年数 动物出现顺序
中生代 侏罗纪 2亿2千5百万到7千万年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
古生代 石炭纪 爬行类出现
古生代 泥盆纪 古代两栖类出现
古生代 奥陶纪 5亿7千万年 低等鱼类出现
元古代 震旦纪 24亿年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该地层所形成的化石种类的关系是
(2)上表所揭示的生物进化顺序是 。
(3)从上表的证据可以证明脊椎动物起源于 。
(4)以上事实证明:化石是生物进化的 之一。
2年模拟猜想
1.(2008·杭州)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且DNA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说明 ( )
A.这些生物都起源于DNA
B.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这些生物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
D.DNA是生物体上的主要组成物质
2.(2008·深圳)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 这些地层依年代从远到近排列排序应是 ( )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3.(2008·四川)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他们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
A.很强的攀援能力 B.全身密被毛发21世纪教育网
C.能制造工具 D.内部结构基本一致
4.(2008·杭州)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游泳,主要以海豹、鱼类、企鹅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适的是 ( )
A.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B.在北极熊这一物种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他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C.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D.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5.(2008·恩施)下图是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
A ,B ,C ;
(2)图中D代表的是 ,它生活在 中。
(3)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有 和 ,能监测大气污染的植物有 ,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 。
(4)从进化过程看:爬行动物是由 动物进化的,古代爬行动物又进化成 。
题型3 生物进化的原因
5年中考精炼
1.(2008·汕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2.(2006·嘉兴)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黄色,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用进废退的结果 D.生存竞争的结果
3.(2007·济宁)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2006·广州)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
A.生物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
B.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C.生存斗争现象21世纪教育网
D.有害与有利变异均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
5.(2008·成宁)达尔文的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
A.过度繁殖
B.生物产生了有利变异
C.有利变异可遗传
D.有利变异、选择、遗传的综合作用
6.(2007·鄂州)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7.(2008·黄石)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8.(2006·长沙)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9.(2007·恩施)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10.(2008·眉山)最早的鸡每年产的卵只有八至十二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卵鸡每年可产卵二三百上,进化的原因是 ( )
A.食物不同的结构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生在环境的结果
11.(2008·恩施)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12.(2008·威海)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13.(2008·潍坊)下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21世纪教育网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21世纪教育网
14.(2007·广东)分析下表中的四种鸟,更具有进化优势的是 ( )
鸟 数目
产卵 孵出 繁殖后代
A 9 8 2
B 3 3 3
C 9 9 3
D 7 5 l
15.(2008·宜昌)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由棕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图像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 )
2年模拟猜想
1.(2008·广安)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巴斯德 B.达尔文 C.孟德尔 D.牛顿
2.(2008‘盐城)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3.(2009·宜昌)虫蝶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种内斗争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种内互助的结果 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4.(2008‘黄石)鱼和鲸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
B.进化方向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5.(2008·桂林)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6.(2008·湖州)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感冒后第一次服用一种新药效果很好,但后来患感冒再服用时,感觉疗效越来越差,请分析回答:
(1)病毒或病菌中原来抗药性就存在 。患者使用药物后大部分病毒或病菌被杀死,但有极少数的留下来并繁衍后代,这种现象被称为 。
(2)这一种药物的使用,对病毒或病菌起了 作用。由于这种药物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强这个性状通过 不断积累和加强。因此可以说,生物的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虽然生物的 是不定向的,但 在很大程序上是定向的。
(3)这种现象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 ,动力是 。结果是 。
考点29 生物的进化
题型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5年中考精练——
1.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而非陆地。
2.C关于生命的起源,历史上曾有多种设想和理论。如“特创论”(A项、B项);“自生论”(D项)等,但这些设想和理论均未能从科学的角度回答地球上最初生命的来源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经过多种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
3.C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是在原始大气中通过闪电、紫外线等形成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相互作用,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
4.C原始大气来自火山喷发的气体,没有氧气。
5.C 6.B
7.(1)米勒(2)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3)原始海洋氨基酸(4)无机物
——2年模拟猜想——
1.A宇宙中有许多未知星系,有可能存在着生命,或变异生命,或低等生命。
2.A
3.(1)基因(或遗传物质)
(2)蓝绿藻(其体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4.(1)杀死肉汤中原来存在的微生物
(2)肉汤中的微生物在冷却前被杀死,消除实验干扰。第二组加棉塞空气不能进入,没有微生物,第一组不加棉塞空气可以进入,有微生物,这说明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3)不能只做第一组无对照实验,元法说明微生物不是瓶内自发产生的
题型2 生物进化的历程
——5年中考精练——
1.D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这种猛犸象称为化石。
2.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3.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在越晚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所以说根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4.D从图可知,甲是原始低等生物,故A正确;乙是孢子植物,丙是种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故B正确;丙是种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故C正确;丁、戊分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只有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故D错误。
5.C
6.A始祖鸟不仅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同时还保存一些爬行类的特征。
7.A米勒的化学合成实验证明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而化石只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大致过程。
8.C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均不能真正成为陆生脊椎动物。
9.(1)C(2)A(3)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10.(1)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
(2)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3)无脊椎动物(4)最可靠的证据21世纪教育网
——2年模拟猜想——
1.C
2.B丙地层生物均为低等生物,地质年代久远,乙地层生物均为高等生物,地质年代比较近。
3.D比较生物的亲缘关系除了化石证据外,还依据生物内部生理结构。
4.B
5.(1)哺乳类两栖类被子植物
(2)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3)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外骨骼
(4)两栖鸟类和哺乳类
题型3 生物进化的原因
——5年中考精练——
1.自然选择
2.B保护色是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是自然环境对动物进行选择的一个方面。
3.C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
4.D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但有害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
5.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有利变异、选择、遗传的综合作用。
6.B生物这种大量繁殖现象是过度繁殖,但经生存斗争后只有少数生存下来。
7.A生物进化的前提是过度繁殖。动力是生存斗争,基础(内因)是遗传和变异,结果是适者生存,起决定方向是自然选择。21世纪教育网
8.B 9.D
10.c现在的产卵鸡是人类据自己所需选择产卵量多的个体繁殖,长期选择的结果,即人工选择。
11.B自然选择应在自然环境中进行。21世纪教育网
12.D该实验中,黄色是一种保护色,故“黄色幸存者”最多。
13.C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并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14.B在表中的四种鸟中,A鸟和D鸟卵均没有全部孵化出幼鸟,而且成活率非常低。C鸟虽然孵化率为100%,但成活率非常低。B鸟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均为100%,说明B鸟比其他几种鸟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因而在进化上更具优势。
15.D灰色、白色的蛾因与环境颜色相近,易躲过天敌的捕食,种群数量较多。
——2年模拟猜想——
1.B
2.C长颈鹿颈长是变异的原因,并不是使用过程中变长,A项错;青霉素的效果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选择,使有抗药性的个体成活,这一特性逐渐积累,表现出青霉素的效果差,B项错;变异是不定向,D项错。
3.D这是虫蝶花与这些昆虫相互适应,即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4.D这是进化的结果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5.A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不适应环境。21世纪教育网
6.(1)变异 生存斗争 (2)选择 遗传 变异 变异 自然选择 (3)遗传和变异 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