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学习与探究认识亚洲的国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学习与探究认识亚洲的国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4 15: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习与探究
《认识亚洲的国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的国家名称。
2、了解亚洲主要国家的环境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
2、树立正确的国家合作理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过程
模块一:指图说出亚洲主要的国家
方法解读:方向定位法+勾画圈点法。
学生活动:请依照以下三方面的提示在课本13页图6.16“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勾画出主要的国家名称。

角度一:看领土
国家名称 陆地国土面积(单位:万平方公里) 亚洲排名
中国 960 1
印度 298 2
哈萨克斯坦 272.49 3
沙特 225 4
印度尼西亚 191.3578 5
伊朗 164.5 6
亚洲国家陆地国土面积前六位统计图
角度二:观人口
国家名称 人口数量(单位:亿人) 亚洲排名 世界排名
中国 14 1 1
印度 13.5 2 2
印度尼西亚 2.67 3 4
巴基斯坦 2.01 4 6
孟加拉国 1.66 5 8
日本 1.27 6 11
亚洲国家人口数量前六位统计图
角度三:读新闻

模块二:读图分析国家的环境特色
1、衣食住行(传统特色):
据图判断出以下衣食住行展示的是日本、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的传统生活方式,它们反映了该国怎样的环境特点?
(1)衣—白色长袍;食—羊肉;行—骆驼;住—窗小墙厚。

(2)衣—短衣,筒裙;食—稻米、水果、海鲜、辣汤;行—船;住—高脚屋。

(3)衣—和服;食—生鱼片、寿司;行—海运发达;住—合掌式木质民居。

2、音乐文字:听音乐,看文字,辩国家。

3、文明起源: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分别在哪里?你能否从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分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模块三:用图归纳经济发展的特点
知识链接:
衡量经济发展的两项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的产业结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所生产的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联合国一般是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国家的产业结构包括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第二产业,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观察点1:亚洲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大洲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大洲排名
大洋洲 54220 1
北美洲 47750 2
欧洲 29450 3
南美洲 8510 4
亚洲 7090 5
非洲 1890 6
世界 11370 —
各大洲的2018年人均GDP数据
观察思考:分析表格,归纳亚洲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观察点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日本 39306 2% 37% 61%
韩国 31346 6% 43% 51%
中国 9608 8% 40% 52%
印度 2036 28% 26% 46%
泰国 7187 11% 41% 48%
缅甸 1298 53% 9% 38%
亚洲6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结构构成
观察思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 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 产业比重越大。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 。
观察点3:新闻报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如同打怪升级的励志少年:1980年中国人均GDP308美元,世界第122位,2018年9608美元,世界第67位,人均GDP翻了31倍,世界排名前进了55位,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2018年更是将曾经仰望的土耳其、巴西都甩在身后,这番传奇的经历,在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中从未有过!
分析思考: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