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版】三下 第2单元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同步作文课件+优秀例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统编版】三下 第2单元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同步作文课件+优秀例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4 15:39:19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1课时
风筝的由来
风筝相传是我国古人发明的,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他的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风筝的材质,进而演变成现在的多线风筝。
风筝求救
南北朝时,风筝曾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被侯景围困于台城,简文曾通过风筝向城外求援,然而风筝被箭射落,结果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只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同学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看,到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该是到郊外踏青的时候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趁东风放纸鸢。”在这草长莺飞
的美好季节,放风筝是最快乐的
事情哟!本单元习作,我们就来
看图写话,写写放风筝吧!
1
请你写一段话,把右边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文题点睛
写之前,先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写完后,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1.习作内容
这是一篇看图作文。要求同学们根据图画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和自己放风筝的真实经历结合起来,写写放风筝的故事。
2.习作素养
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我们要按顺序观察图画、看懂图画内容,然后要发挥想象、编写完整的故事情节。最难的是如何发挥想象,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和形象。
3.易错点
有的同学写这次看图作文时,没有抓住习作的重点,也就是放风筝的过程,而是对画面背景、画面中的次要人物做了过多描写,导致文章重点不明,主题不突出。
2
习作思路
我们可以借放风筝,来表达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快乐心情;也可以借放风筝表达小伙伴或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还可以写一写放风筝时的心得体会,如做事要讲究方法技巧、要坚持不懈(xiè)等。
这次习作选材的内容,要依据图画内容来确定。如:图中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他们的心情怎样?事情的结果如何?
画面主要内容 草拟文题
活动背景
主要经过
3
谋篇布局
本次习作,我们看图画,写作文。写之前,先要认真观看图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近处的三位小朋友(或爸爸带着小男孩、小女孩)在一起放风筝。然后展开想象,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放风筝的故事写完整。
开头:可以简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有事情的起因——到野外放风筝。
中间:可以先描写一下画面的整体场景;然后具体描写画面中的人物是如何放风筝的,这是
全文的重点,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态和心理描写,要把画面写得生动。
结尾:可以交代事情的结果,以及人物的
心情,还可以写写这次放风筝的主要收获等。
板书:简要交代时间、地点、天气情况、 主要人物与事件。
示例: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于是,爸爸带着我和小妹妹来到江堤公园的广场上放风筝。
板书:描写画面上人们放风筝的整体场景。
示例:远远望去,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飞起了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有长龙,还有老鹰……它们五颜六色,忽上忽下。
板书:放风筝的准备工作。
示例:妹妹拿着一只蝴蝶风筝,我拿着一只燕子风筝。我迫不及待地放开线轴,爸爸在我身后高高地举起风筝,配合我。
板书: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
示例:风筝像是故意考验我们一样,总是从半空中摔落下来!于是,爸爸向我们讲解放风筝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成功地把风筝放飞到天空。
示例:最后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和妹妹都学会了放风筝。看着那燕子风筝飞在空中,简直太可爱了。
板书: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示例:看着放飞的风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有耐心和信心,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就会成功。
4
细致观察,把握画面内容。
锦囊妙招
看图作文,先要明确观察顺序,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来观察。第一步,整体把握画面内容,边看边思考:图
上是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第二步,有序观察局部画面,边看边思考:画面近处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远处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又是怎样的?最后看天空,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风筝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第三步,回归整体,了解图意。看了这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星期天的早晨,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小明、小亮和英子结伴来到草地上放风筝。
草地上放风筝的人真多呀,天上更是热闹极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飘荡……
不远处,一家三口正站在草地上放风筝。男孩儿一手牵着线,一边喊道:“快看,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
而此时,小明双手高高地举起风筝准备放飞。小亮手里牵着线,边跑边回头看,风起来了,只听小亮喊一声“放!”小明迅速松开双手,燕子风筝乘着风出发了……
放风筝可真有趣啊,它让春天变得浪漫无比! ——选自学生习作
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形式,有顺序地描写这幅图画里放风筝的内容。开头交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中间先介绍整体画面内容,接着具体描写了两处放风筝的场景,最后表达作者的感想。
选用人称,理清叙述顺序。
这次习作,同学们要选好人称形式。可以是第一人称,想象自己就是图片中的某一个人物,以亲身经历的形式来讲述图片中放风筝的故事。也可以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图画中人物放风筝的故事进行介绍
和描写。人称确定后,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讲述这个故事,如先交代事情的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情况、地点、人物等,再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春光明媚的中午,和煦(xù)的微风轻轻吹拂着大地,草地上满是人儿,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把自己手中的风筝放飞。
草地上的人们越来越多,天上的风筝也越来越多,五彩缤纷数也数不清……
不远处,一个小男孩正拽着风筝线,将他的“彩色三角”风筝放飞到天空中……
近处,明明和亮亮也正在放飞他们的燕子风筝……
风筝飞呀,飞呀,带着童年的梦想和快乐飞上了天空,和蓝天打招呼,向白云问好。
——选自学生习作
作者以第三人称形式,按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和结果的叙事顺序,描写了野外放风筝的图景。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部分。
看图作文,要学会分清图画中的主次,要抓住图画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重点,所以要详写;次要内容是对主要内容的补充,要略写。就这次习作给出的图画来看,远处的一家三口放风筝,是次要内容;近处的三位小朋友(或两位小朋友和家人)放风筝,才是文章的重点。
你看明明一手拿着线轴奔跑,还时不时扭头看看风筝,努力地调试风筝线,尽量让风筝能够顺利飞起来;紧跟在明明身后的亮亮将带线的风筝高高地举过头顶,也一道跑着。直到明明大声地说了声“放手”,亮亮便使出全身的力气往高处一跃,迅速将风筝
猛地抛向空中,明明也在此时加速跑了起来。亮亮叫道:“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站在一旁的红红看了羡慕极了,迫不及待地喊道:“快点,快点给我帮忙呀,我的蝴蝶风筝也要飞上天呀!”不一会儿,红红的蝴蝶风筝也飞上了蓝蓝的天空!
——选自学生习作
这一段话是描写图中三位小伙伴放风筝的情景,扣住了图画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生动具体。
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要写好此次的看图作文,一定要发挥想象,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得生动,那么放风筝的过程也就自然精彩了。此外,还要注意对地上人群的整体描写,对天空中各种风筝的描写,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达到描写生动的效果。
天空仿佛变成了动物园,各式各样的风筝看得人眼花缭乱。老鹰风筝飞得最高,看,它还在不断地向天空的最高处翱(áo)翔呢!“小金鱼”把天空当成小河,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来游去。“蜈蚣”呢?它正慢悠悠地在天空上爬行呢……
——选自学生习作
作者对天空中的风筝发挥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筝的动态美。
5
写春天的词语
语言积累
天空:蔚蓝蔚蓝 万里无云 艳阳高照 
晴空万里 一碧如洗
春风:春风送暖 春风拂面 风和日丽 
和风习习 清风徐来
草地:绿草如茵 绿满人间 碧草连天 
芳草萋萋 草色青青 草长莺飞
春天: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意正浓
写风筝的词语
五颜六色 千姿百态 各式各样 
光彩夺目 威风凛凛 形态逼真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飞来飞去 
自由翱翔 忽高忽低 迎风起舞 随风飘飞 越飞越高
形态:
动作:
写快乐心情的词语
手舞足蹈 欢呼雀跃 兴高采烈 笑逐颜开 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眉欢眼笑 心花怒放 大喜过望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兴致勃勃 神采奕奕
描写风筝形态的句子
这时,我放眼望去,天空中有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黄色的蝴蝶,灰色的老鹰,绿色的青蛙,还有黑色的小燕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我们那只粉色的大鱼风筝显得格外漂亮,像是鱼儿在蓝色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描写放风筝的句子
引线的男孩就像魔法师一样,用那纤细的风筝线控制着风筝,他根据风力在不断调整着奔跑的快慢,同时一手还不停地收放着风筝线。
爸爸把我的小燕子风筝高高举起,我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小妹妹也激动地跟在我身后,边跑还边喊:“哥哥,等等我!等等我!”
精彩开篇(引用歌词法)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唱着这首《三月三》,我和爸爸走在去放风筝的路上,这一刻别提我有多高兴啦!
为了突出表现自己快乐的心情,通过引用与放风筝有关的歌词,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月三,放风筝。
精彩结尾(表达感悟法)
看着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我们的心情舒畅极了,我也想像风筝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结尾处,在放完风筝后,表达自己经历这次放风筝的心理感悟,以此升华文章的主题。
(共65张PPT)
第2课时
6
放风筝
例文引路
①开篇交代故事的背景:时间、天气、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放风筝。
作者/ 陈泽萱 指导老师/ 朱艳娥
②先总写滨江公园里的热闹场面,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了生动地描写,渲染了热闹快乐的气氛。
③描写风筝放飞的具体经过,重点内容突出,与画面的主体内容相符。
手中的风筝,“燕子”在我的牵引下已经高高地飞上了天空。小妹妹见了,一个劲地鼓掌:“哥哥真棒!哥哥真棒!”
紧点,这样风筝就不会掉下来了!”小妹妹很听爸爸的话,不一会儿,“燕子”就带着我们的梦想,越飞越高,在空中逍遥自在地遨游着。
④这一段是对画面内容的画外想象,描写妹妹学习放风筝的情景,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而有趣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描写得生动有趣。
⑤结尾感悟十分深刻。由放风筝联想到个人的成长要“好风凭借力”,文章的主旨在此更进一层。
这篇看图作文,小作者发挥想象,生动地描写了一次放风筝的故事情景。文章抓住了画面的重点内容,结构安排很有层次感,既写自己放风筝,又写妹妹学会放风筝,叙事清楚,过程具体。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生动,特别是对风筝的描写,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极为精彩。
①紧贴图画,结构完整。
小作者在写作之前,对题目的图画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在整体把握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对图画主体内容——放风筝进行了构思。开头一段交代故事背景,以引出下文放风筝的过程。②~④段,先简要描
写图画的整体场面,呈现出放风筝的热闹氛围;再重点描写自己是如何在爸爸的配合下把风筝“燕子”放飞到天空的;接下来写小妹妹学放风筝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自己放风筝的深刻感悟。全文紧扣图画内容,构思完整,层次分明。
②词汇量大,修辞得当。
这篇习作语言优美而流畅,有两个方面值得表扬:一是作者的词汇量十分丰富,如正确运用“阳光灿烂、风和日丽、虎虎生威、展翅高飞、耀武扬威、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眼花缭乱、逍遥自
在”等词语,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如“‘燕子’在天空中摇摇晃晃,像是喝醉了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摇摇欲坠的样子,生动至极。
③想象丰富,描写生动。
面对一幅静态的画面,小作者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画面内容进行再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放风筝的故事情节。特别是除了写自己在爸爸指导下放风筝外,作者还创造性地描写了小妹妹争抢着要学放风筝
的情景,情节设计自然而又生动有趣,表现出创新精神。文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也充分发挥了想象,结合自己放风筝的实际经历,展开了生动地描写。
④主题突出,感悟深刻。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仰望天空中的风筝,生发了更加具有深意的思考:“一个人就是一个大风筝,如果你没有渊博而丰富的科学知识,你就永远飞不到天空上。风就像我们的老师,有了风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你就能飞到知识的天空。”这种由事及理、表达感悟的写法,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春来了,放风筝去!
作者/陈劲屹 指导老师/吴佩琴
①开篇描绘春天的美景,“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天气”照应了文题。
②天上的风筝各具情态,各有特色。想象丰富,拟人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③依据图画,先描写远处一家三口放风筝的情景。
的蝴蝶风筝,小红拉住风筝线,他们一起向前奔跑……很快,小红的蝴蝶风筝也飞上了天。
④描写近处三位小朋友放风筝的情形,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
⑤结尾写在飞满风筝的天空下人们欢笑的情景,隐含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篇习作,作者紧紧围绕图画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美丽的野外风筝图。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先描写放风筝的整体场景,再写图画远处和近处放风筝的两组有代表性的人物。作者对放风筝的场景描写十分生动,特别是对天空中各种风筝的情态描写极为精彩。
风筝飞,春光美
作者/余坤灵 指导老师/金学慧
①开篇形式新颖,由诗句引出放风筝。
②放风筝的全景描写,视野开阔,描写生动。运用拟人手法,风筝形态各异,充满情趣。
③对远处小男孩一家的描写,用墨虽然不多,但是描写生动,达意传神。
④全文的重点。描写三位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人物描写以动作和语言描写为主,现场画面感强。
⑤描写放风筝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这篇习作,小作者观察图画仔细,写全景,视野开阔,天空中的风筝各式各样,各具情态;写局部,由远至近,详略得当,描写生动传神。结尾处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抒写风筝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我要飞得更高!
作者/郑文韬 指导老师/金瑜颖
①简要描写放风筝的故事背景。
②展现天空中的各种风筝,对其形态进行了生动描写。
③“远处”表明地理位置,与图画内容相符。在对话描写中呈现放风筝的过程。
“你们能把我的‘小蝴蝶’也送上蓝天吗?”“当然可以啦!”在图图和蓝蓝的帮助下,一只小蝴蝶风筝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④具体描写近处的三位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描写逼真。
⑤结尾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
这篇习作,在结构安排上还是按照先写图画全景,再写远处和近处放风筝的场景来构思成文。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脉络清晰,以“我要飞得更高”为中心,贯穿全文始终。
放风筝
①开篇描写生动,引出放风筝这一主题。
②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相关人物。接着对天空中的风筝做了简要的介绍,描写生动。
更用力地向前冲去。随着风筝缓缓上升,他放缓了脚步,赶紧放线。终于,我们的燕子风筝稳稳当当地升上了高空,和其他的风筝一起玩耍起来。然后我们又放飞了陆陆的蝴蝶风筝,这蝴蝶一飞上天空,就变得生动起来,在一众风筝中显得尤为好看。我们都开心极了!
③对放风筝的过程详略得当地进行了描写。动词的准确运用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
④结尾点题,总结全文。
小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细致地描述了画面内容,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文章结构明确,条理清晰,阅读此文让人感受到放风筝的快乐。
7
升格提优
风筝飞起来啦!
风筝飞起来啦!
第②段,天空中不同样式的风筝是图画的重要内容,要进行描写。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蜈蚣样的、老鹰样的、三角形的、小燕子样的、蝴蝶样的……
第③段,主要问题:
一是内容写得没有层次,可以分两段来写,先写远处的一家三口,再写近处的三位小朋友;
远处一个小男孩把他的蜈蚣风筝放得好高好高,都要到云层了呢!这边,乐乐旁边的小女孩红红拿着自己的蝴蝶风筝,舍不得放开,她羡慕地看着旁边的小朋友,想:我要是也能把风
远处,一个小男孩在和爸爸妈妈放风筝。小男孩手中的小三角风筝被风吹起来了,眼看越飞越高,都要到云层了呢!这个小家伙,可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二是远处小男孩放起的不是蜈蚣风筝,是五彩三角风筝;
筝放飞到天空,那该多好啊!远处有一家三口,小男孩一边放着风筝,一边对爸爸妈妈喊:“妈妈,妈妈,你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啊!”爸爸把胳膊放在妈妈的肩上,他们依偎在一起,想着:如果咱们的儿子能像这风筝一
真是个放风筝的高手啊!
三是要突出重点内容——三位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远处一家三口放风筝的情景可以略写,这一点是最大的问题,要着重修改;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四是对人物的描写,可发挥想象,写得更加生动一些。
样,长大了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多好啊!这时,涂涂托起风筝“燕子”,乐乐一边跑一边放线,还不时拽一拽风筝线,渐渐地,风筝越飞越高。
那蓝蓝天空上
近处,三位小朋友正在一起放风筝呢!乐乐带来的是一只美丽的燕子风筝,红红带来的是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开始放风筝了,涂
涂把风筝高高举起,乐乐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等到乐乐喊一声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上放的风筝,真像是一幅光彩夺目的图画呀!
“放”,涂涂赶紧松开手。乐乐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这时“燕子”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飞起来啦!飞起来啦!”红红高兴地喊了起来。
那蓝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
白云,加上小朋友们放的风筝,真像是一幅光彩夺目的图画呀!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8
我该怎么办
惟楚有才
作者/刘睿诗
进林地捡拾战利品,而另一个男人拿着枪正在寻找还没逃走的鸟儿。这些人,太可恨了,连我们大树、小树都不放过!我们的身上——树干贴满了广告,什么“订牛奶”“搞装修”“卖衣服”……哎!弄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我该怎么办
开头
“我”是一棵站在马路旁的大树
中间
结尾
美好的清晨,“我”和青山哥哥玩游戏,小竹雀唱歌
让人悲伤的早上,两个男人拿枪捕杀鸟儿,“我”的树干上贴满广告
没有了鸟儿,“我”该怎么办
保护鸟类
爱护树林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小作者以流畅的笔调书写着对大自然的喜爱:这里,有从温暖的鸟巢里飞出来唱着欢快的歌儿的小竹雀,有青翠欲滴的树林,有红花绿草,有令人期盼的春天。然而,随着人类的入侵,鸟儿们死在了人类黑暗的枪口下,树干上也被贴满了广告,鸟儿离
“我们”远去,“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结尾处“我该怎么办……”点明题旨,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深深谴责。
文章取材鲜活新颖,善于融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例如“贴广告”,显示了小作者出色的观察力。“青山哥哥”等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好 奇
作者/ 闵怡飞
里拿了一条又肥又大的鲜鱼,又急急忙忙地跑到大树底下。天助我也,小猫还在捉小鸟,我先把小猫吓下来,再把大鲜鱼扔给它。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小猫竟然没有自己吃,而是叼在嘴里一路狂奔。可是半路上,有一只凶神恶煞的狗跑了出来,抢走了鲜鱼。回到家里,我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爸爸听了,并问:“为什么小猫会叼着鲜鱼跑回去呢?”爸爸笑了笑说:“小猫可能是妈妈,它要把鱼叼回去喂它的小宝宝呀。”
了一顿训,但我还是问老爸:“为什么我孵不出小鸡呢?”老爸哈哈大笑:“儿子,鸡蛋分为未受精蛋和受精蛋,我们吃的是未受精蛋,未受精蛋不是公鸡和母鸡交配后生的蛋,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生的蛋,才能孵出小鸡来。而且孵化小鸡要有一定的温度,不然就算是受精蛋也孵不出小鸡来。儿子,做实验、去探究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找到适当的方法,你明白了吗?”
好奇
开头
小时候很好奇,常闹出笑话
中间
五岁时,好奇小猫叼着鲜鱼跑回去的原因
七岁时,好奇“为什么人不能孵蛋”
小学三年级,因为“好奇”大家都叫我“小博士”
结尾
好奇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奇的乐趣
小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好奇”行文,选取生活中真实有趣的题材行文,一是“为什么小猫会叼着鲜鱼跑回去”,二是“为什么人不能孵蛋”,选材鲜活,富有童趣。突显出小作者善于思考、具有好奇心的品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博士”。
文章语言富有特色,小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俗语,使文章充满了趣味和生活气息,例如“打破砂锅问到底”“天助我也”“神不知,鬼不觉”等;同时,小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例如“(鸡蛋)活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趣味。
文章结构完整,首尾照应。开头点题,“我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结尾处再次点题,照应开头,“你觉得好奇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显示出小作者不俗的写作功底。
第二单元习作

,美 文展示 放风筝 阳春三月,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堂上,老师在教我们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也好想去草地上放风筝啊! 于是,我和小明、小红约好星期天一起去公园里放风筝。终于到了星期天,这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白云懒洋洋地在天上飘着。公园的草地上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你看,那边一个小男孩正牵着一只飞机风筝的线,高兴地边跑边笑,他的爸爸妈妈站在旁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抬头望去,天上的风筝真是五彩缤纷,形状各异。那边一只“老鹰”在展翅飞翔,旁边是一只“蜈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爬来爬去,远处还有一条“金鱼”在空中悠闲地游来游去呢。 看到这情景,我们赶紧拿出了自己的风筝。我的风筝是一只轻巧的“燕子”,小红带来的是一只漂亮的大蝴蝶风筝。我对小明说:“我们先放燕子风筝吧!你来举着风筝,我来放。”小明高兴地同意了。小明把燕子风筝举得高高的,我一边跑一边放线。跑了一段距离后,我喊了一声“放”,小明马上松开了手,我拽着风筝又跑了一会儿。只见风筝徐徐上升,越飞越高。小红也高兴地捧着大蝴蝶风筝,在我身后一边跑着,一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看着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我们的心情舒畅极了。我也想像风筝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引用古诗,增添了文采。 具体描绘了画面内容,描写很细致。 细致的动作描写详细地展现出了“我们”放风筝的过程。 抒情式结尾,表达了“我”的美好愿望。

引用古诗,引出下文公园的场景放风筝的过程抒情式结尾
本文用古诗《村居》开篇,交代了放风筝的原因,接着详细介绍了公园里人们放风筝的场景和“我们”放风筝的过程,最后直抒胸臆,表达了“我”的真实感受和美好愿望。全文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放风筝 今天是星期六,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丽、明明和小华一起来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放风筝。 小丽带来了她心爱的蝴蝶风筝,明明和小华则带来了他们一起精心制作的燕子风筝。刚到达目的地,明明和小华就迫不及待地放起了风筝。小丽见状,假装生气地说:“你们也不等等我。”明明兴奋地说:“你不知道我们盼放风筝盼了多久,今天终于可以尽情地放风筝啦!”说完,明明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线,向前跑去,小华则在后面将燕子风筝高高举起。一阵风吹来,小华放开了举着风筝的手,风筝随着风儿飞起来了。明明开始加速奔跑,跑得飞快,燕子风筝越飞越高。看到他们玩得那么开心,小丽也急不可待地放起了她的蝴蝶风筝。不远处,一个小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也把风筝放得很高很远…… 不一会儿,天空中就满是各种各样的风筝了,有可爱的“金鱼”,有长长的“蜈蚣”,还有凶猛的“老鹰”……它们忽上忽下,好像在进行一场比赛! 这场面热闹极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真愉快啊! 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根据图画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写细致生动。 详写明明、小华、小丽放风筝的情景。略写其他人放风筝的情景。 结尾收束自然。


开篇点题具体描写放风筝的情景自然结尾
小作者不仅全面地描述了图画内容,而且有主有次,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对画面内容展开的想象也很合理,不失为一篇佳作。


















放风筝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块大大的幕布,纯白的云朵在天上跳跃玩耍。这正是一年中的好时节呀!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决定趁着这大好的春色去放风筝。 星期六下午,我和小熊、陆陆各自带着自己的风筝来到公园。一走进公园,我们就看见天空中飘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翱翔的老鹰风筝,有威武的蜈蚣风筝,有可爱的金鱼风筝,还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风筝……有趣极了。我们也赶紧找了一处空地,准备放风筝。 陆陆的风筝是一只花蝴蝶,看上去很漂亮,我和小熊的风筝是一只燕子。简短的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先放燕子风筝。我举起风筝,小熊拿着线轴,陆陆在一旁看准时机喊“放”,我立即松手,小熊则迅速地往前跑起来。一开始,我们的风筝总是很快就掉下来了,但我们没有灰心,又继续试了几次。最后一次,趁着风势大了些,小熊在我松手之后便更用力地向前冲去。随着风筝缓缓上升,他放缓了脚步,赶紧放线。终于,我们的燕子风筝稳稳当当地升上了高空,和其他的风筝一起玩耍起来。然后我们又放飞了陆陆的蝴蝶风筝,这蝴蝶一飞上天空,就变得生动起来,在一众风筝中显得尤为好看。我们都开心极了! 春天太美好啦!大家也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放风筝吧! 开篇描写生动,引出放风筝这一主题。 对放风筝的过程详略得当地进行了描写。动词的准确运用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 结尾点题,总结全文。


去放风筝放风筝的具体过程发出感叹,总结全文
小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细致地描述了画面内容,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文章结构明确,条理清晰,阅读此文让人感受到放风筝的快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放风筝 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静静、小洲来到郊外放风筝。 这里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人们三五成群,有的正准备放风筝,有的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天上满是五颜六色的风筝,有金鱼、蜈蚣、老鹰……就是没有春天的使者——燕子。我连忙对小伙伴说:“咱们先放燕子风筝吧!”他俩同意了。于是,我高高地举着“小燕子”,小洲则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他边跑边放线,等他喊一声“放”,我就赶紧松开了手。他又跑了一会儿才收住脚,我们的“小燕子”借着风的力量稳稳当当飞上了天。 渐渐地,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展翅高飞的“老鹰”,威风凛凛,气势逼人;那小巧玲珑的“金鱼”,在广阔的天空中悠闲地游着;瞧!我们那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也加入了这风筝的盛会,它那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无限美丽的春光。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着,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给烂漫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生趣。 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举、拿、跑、放、喊”等动作详细地描写了“我”和小伙伴放风筝的过程。 运用排比句生动地写出了风筝的样式多。


开门见山放风筝的经过自然结尾,表达感受
小作者紧扣图画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描述了“我”和小伙伴去郊外放风筝的情景,用词恰当、得体。




















和同学一起放风筝 今天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来到开发区广场上放风筝。 嗬!这里可真热闹,有跳舞的,有打太极拳的,还有跳健美操的。我们找了块空地,开始放起风筝来。 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风筝放上天空。我和京京也不甘落后,急忙把我们一起制作的燕子风筝拿出来。我叫京京托着风筝,我一边跑一边说了声“放”,线在我手中一紧一松,风筝凌空飞起,越飞越高。看,我们的小燕子飞得多高啊!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尽情地翱翔:那凶猛的“老鹰”自由地翱翔着,好像在搜寻猎物;那吓人的“大蜈蚣”,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示威似的;还有那精致的金鱼风筝闪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蓝天上畅游……同学们跑着,说着,笑着,兴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的风筝。 随着风筝越飞越高,我们也将永远记住这开心的一刻。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广场放风筝,引出下文。 对放风筝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细致。 结尾表达真挚情感。

去广场放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难忘的记忆
 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千姿百态的晴日风筝图。本文条理清晰,语句优美,最后感情的表达也水到渠成,堪称佳作。
























放风筝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地脱去厚厚的冬装,呈现出一片绿意。公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在这美好的春季,最让人开心的事莫过于放风筝了! 小明和同学小红、小军约好今天一起去公园里放风筝。还未走进公园,一阵欢快的笑声就传入他们的耳中。抬头一看,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棉花般的白云,形状各异的风筝仿佛在云中嬉戏。长长的“蜈蚣”瞪着大眼睛不知在寻找什么,展翅翱翔的“老鹰”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猎物。啊!快看,水里金灿灿的“金鱼”怎么游到了空中?它悠闲惬意地游着,肆意地享受悠游蓝天的感觉。 看到这里,小明和小军不甘示弱,拿出了他们的“小燕子”,也想让它在空中一展英姿。小明高高举起风筝,小军右手紧紧地抓住线轴。小军大喊一声“放”,小明便把风筝用力往天上一送,小军赶紧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渐渐升了起来。看着“小燕子”高高地飞在空中,小红绽开了笑脸,期待自己的蝴蝶风筝也能在空中放飞。他们奔跑着,嬉闹着,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放风筝可真有意思呀! 表达对放风筝的期待,自然引出下文。 描写天空中各种各样的风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的姿态万千。 描写放风筝的过程,表达了孩子们的欢畅愉悦。

景色描写,引出下文详写各种各样的风筝及放风筝的过程表达欢乐之情
小作者通过对放风筝的详细描写,为我们展示出春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展示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情态。



放风筝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天气晴朗,微风徐徐。瞧,公园里多热闹啊,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都在兴致勃勃地放风筝呢! 小强乐呵呵地举起爸爸帮他扎好的燕子风筝,不远处的小明拉着风筝的线,边放线边向前跑。他们都想把风筝放得高些远些,可是,放风筝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呢?小明刚刚把风筝放上天空,没过一会儿,这只“燕子”就像被猎人射中了一般,从空中飘落下来。小强和小明都不灰心,继续重复着刚刚的动作。小丽拿着她的蝴蝶风筝,笑眯眯地站在一旁为他俩加油。 不远处的草坪上传来欢快的笑声和喝彩声。循声望去,只见蔚蓝色的天空中有一只金黄色的“大蜈蚣”在自由自在地飞舞,它用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环视大地,仿佛在向公园里的人们打招呼。 公园的另一角,一个小男孩头仰得高高的,手里紧紧攥着风筝线,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风筝的飞行状况。他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爸爸妈妈看了,不禁在一旁啧啧称赞。 五颜六色的风筝飘舞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那么活泼,那么生动,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开篇点题。 对小朋友放风筝的过程描写得很具体。 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 引用诗句结尾,很恰当。

开篇点题具体描写放风筝的情景引用诗句,自然结尾
本文通过优美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了春日放风筝的欢乐景象,将图画的内容描述得非常具体。全文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