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6.2比例尺
一、单选题
1.一种零件长0.6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10????????????????????????????????B.?10:1????????????????????????????????C.?1:100????????????????????????????????D.?100:1
2.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50??????????????????????????????B.?1∶500??????????????????????????????C.?1∶5000??????????????????????????????D.?1∶50000
3.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20???????????????????????????????????B.?20:1???????????????????????????????????C.?2:1???????????????????????????????????D.?1:2
4.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实际面积是(? )
A.?900平方厘米????????????????????????B.?300平方厘米????????????????????????C.?3平方米????????????????????????D.?9平方米
二、判断题
5.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
6.(2015.安徽黄山)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3厘米的线段表示的实际长度是30厘米。(判断对错)
7.判断对错比例尺1∶6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
三、填空题
8.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那么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
9.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________?km.将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
10.把地面150千米的距离用5厘米的线段画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1.在比例尺是六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________小时后两车相遇.
四、解答题
12.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10千米,4小时后两车行走全程的 。在比例尺1:1000 0000的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13.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8厘米,如果在1∶8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五、综合题
14.解答
(1)如右图:某村要从A点修一条小路通往公路,怎样修这条路最近呢?请在图中画出来.
(2)量一量右图中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根据比例尺1:20000算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
六、应用题
15.在一幅比例尺是1:7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2,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因为0.6毫米=0.06厘米,则6厘米:0.06厘米=100:1;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00:1.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点:比例尺.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比例尺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2.【答案】C
【解析】【解答】50米=5000厘米,比例尺:1:5000.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可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10厘米=100毫米,
比例尺=100:5=20:1.
故选B.
【分析】比例尺=图纸上距离:手表零件实际长度,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可直接得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3÷ =300(厘米),
300厘米=3米,
3×3=9(平方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实际面积是9平方米.
故选:D.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再换算成米作单位,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放大型的比例尺,实际距离要比图上距离小,所以“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比例尺可分放大和缩小两种比例尺,放大型的比例尺,图上距离要比实际距离大,缩小型比例尺,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据此判断.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3÷=0.3(厘米),答: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0.3厘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本题考点:比例尺.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实际距离,即可进行判断.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60000厘米=0.6千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6千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60000厘米,1千米=100000厘米,把60000厘米换算成千米即可做出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1:5000000
【解析】【解答】解:50千米=5000000厘米,数值比例尺是1:5000000.故答案为:1:5000000.【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9.【答案】150;1;15000000
【解析】【解答】解:图中是线段比例尺,看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50km,150km=15000000cm,所以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15000000。故答案为:150,1,15000000。【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图中是线段比例尺,先转化成文字比例尺,再把实际距离转化为cm为单位的形式,求出数值比例尺。
10.【答案】1:3000000
【解析】【解答】解:150千米=15000000厘米 5:15000000=1:30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故答案为:1:3000000.【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1.【答案】5.4
【解析】【解答】解: 540÷(55+45)=540÷100=5.4(小时)故答案为:5.4【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千米,然后用实际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时间.
四、解答题
12.【答案】解:70+10=80(千米)(70+80)×4=600(千米)600÷=900(千米)900千米=90000000厘米90000000×=9(厘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9厘米。
【解析】【分析】走全程的几分之几,将全程看作单位“1”即全程=走了的路程÷几分之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13.【答案】解:实际距离:8×200000=1600000厘米在比例尺1∶8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600000× =2(厘米)答:在1∶8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2厘米.
【解析】【分析】用第一幅图的实际距离乘200000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实际距离乘第二幅图的比例尺即可求出图上距离.
五、综合题
14.【答案】 (1)解:画图如下:
(2)5;1000
【解析】【解答】解:量得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5÷ =100000(厘米)=1000米.
故答案为:5,1000.
【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从A点向这条公路作垂线段,这样修路最近.用刻度尺量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可求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据此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垂线段最短,以及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知识掌握情况.
六、应用题
15.【答案】解: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也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和按比例分配的问题.10÷ =10×7500000=75000000(厘米),75000000厘米=750千米,两辆车的速度和:750÷3=250(千米),客车的时速:250× =150(千米);答:客车每小时行150千米.
【解析】【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除以相遇时间求得两辆车的速度和,进而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客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