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是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四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了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人的性状和遗传、人的性别决定后,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通过资料分析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从而认同优生优育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属于人们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虽对遗传病有所了解,但易与传染病等混淆,对遗传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清楚。另外,学生对“优生优育”也较为陌生。因此,在本节课设计上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问题入手,以便引起学生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关注,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获得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准备相关材料。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课前了解遗传病、近亲结婚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少年有一天和他的一群好朋友去街上玩,玩的正开心呢,迎面走来了一队军人,他们都穿着呀非常靓丽帅气的军装,来,大家看看他们帅气的军装什么颜色?当时这个科学家的一个小伙伴呀也说:哇!多么鲜艳的红外套啊!当时这个少年听到以后啊立马反驳说:什么?!这明明是草绿色啊,你怎么能说是红色呢?不料,他话音刚落,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大笑起来,笑的这个少年莫名其妙,但他当时年纪小,很快就被街上其他的事物吸引了,没多久他就忘这件事情。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这个少年长大成人了,也变得非常孝顺、懂事,有一次,为了给妈妈庆祝生日,他就去商场给妈妈挑选礼物,选来选去呢,最终决定给妈妈买一双袜子,当时有一款袜子有这两种颜色,他妈妈那个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你们觉得哪种更适合他妈妈穿?对,他当时也这么认为,于是就满心欢喜地买了这双棕灰色的袜子回家送给了妈妈,他觉得妈妈肯定会非常喜欢,可是哪知道呢,妈妈接过袜子看了看,却说:傻孩子,你怎么能给我买橘红色的袜子呢?你这让我怎么穿出去啊!旁边的亲戚朋友闻声看过来,也都纷纷笑他怎么买了双橘红色的袜子,只有他的弟弟说:这是棕灰色啊!结果弟弟说完,大家更乐了。他这时候突然想起来少年时候的事情,隐约感觉自己和弟弟与其他人不太一样,于是他决定去弄个明白,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最终他发现自己和弟弟的患了一种病,叫色盲。这个故事主人公是谁呢?他就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道尔顿,因为他首先发现了色盲,后来人们把色盲也称为道尔顿症。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遗传病的概念及常见的遗传病
1.教师出示三原色图片,并解释:要想了解色盲,就要从构成美好彩色世界的红、绿、蓝三原色说起,正常人能辨认这3种颜色,而有些人并不能很好地辨认它们,辨认其中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为色弱患者,不能辨认的人称为全色盲患者。
2.教师出示几幅色盲检测图,让学生自我检测。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患有色盲,病因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顾以下知识点:a. 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有许多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称为基因,可以控制生物体的不同性状。b. 在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常染色体和与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人的性染色体有两种: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而色盲就是由X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控制的。
再引导学生回顾有耳垂、无耳垂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并提出有色盲这种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从而让学生判断哪几种基因组合的人会患色盲。
4.教师再介绍几种与遗传物质有关的疾病: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重症肌无力、猫叫综合征(视频)、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唇裂等,介绍它们的症状及病因。
5.教师引导学生由以上环节得出遗传病概念: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另外,教师介绍还有一些疾病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要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发病。
活动二 近亲结婚及其危害
1.师:目前遗传病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如先天性唇裂可通过手术修复,但不能根治,患儿长大后生子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那么什么情况下生出遗传病患儿的可能性较大?
2. 教师出示表格及柱形统计图,让学生比较非近亲结婚与近亲结婚两种情况下三种遗传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全色盲)的患病率,并从中感受近亲结婚的危害。
3.教师出示家庭关系图解释什么叫做近亲结婚。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亲结婚的后代遗传病的发生率较大?
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近亲之间的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再以色盲的例子说明)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活动三 优生优育
1.师: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对夫妇最大的愿望,这就需要关注优生优育。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什么是“优生优育”?b.“优生优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c.“优生优育”的意义是什么?
2.学生逐题回答,教师逐题总结:
a.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
b.“优生优育”的具体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为:检查、了解病史,作出遗传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断后代发病几率→提出建议。产前诊断的方法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绒毛检查、基因诊断等,优点是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c.优生优育对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以下填空题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a.遗传病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______________所控制的疾病。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c.优生是指让每个家庭生出________的孩子,优育则是指让每个出生的孩子________成长。要实现优生优育,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四.板书设计
22.4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1.
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遗
传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
病:
遗传因素
共同引起的疾病
环境因素
2.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更大。
禁止近亲结婚
3.优
生 提倡遗传咨询
优
育 产前诊断
五.课堂练习
1.在近亲结婚的子女中患病率较高的病症是 ( )
A.艾滋病 B. 白化病 C. 肺炎 D.乙肝
2.下列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禁止近亲结婚 B.进行婚前检查
C.开展遗传咨询 D.加强孕妇营养
3.近亲结婚有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 )
A.携带正常基因较多 B.孩子不易长大
C.夫妻不会长寿 D.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4. 下表是四种疾病发病率的比较,由表中数据分析推知,可能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病名(选项) 正常结婚的后代患病率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病率
A 1/11800 1/1500
B 1/14500 1/1700
C 1/3800 1/3750
D 1/40000 1/3600
六.课后查阅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目前人类对遗传病治疗手段的最新动态,比如基因疗法等。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属于人们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虽对遗传病有所了解,但易与传染病等混淆,对遗传病概念及致病原因并不清楚。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从一个生动地小故事入手,引出学生比较熟悉的色盲,并且通过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一步步的引出色盲的病因。然后又通过带领学生了解一些常见遗传病的症状和病因,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较为复杂的遗传病的概念。接下来要讲到的近亲结婚学生平时肯定有所耳闻,但并不理解近亲结婚的内涵、以及它与遗传病的关系,于是设计了带领学生看亲属关系图,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什么是近亲结婚;通过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近亲结婚与非近亲结婚后代遗传病患病率的图表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最后,“优生优育”部分较为浅显易懂,于是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去了解,最后老师稍加解释与总结。
在整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举例说明遗传病的危害,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课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应引导学生讲出来;课堂检测可以设计的更丰富、有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