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4视频)(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4视频)(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4 20:21:08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一、新课引入
陈桥兵变总结反思二、新课
1.北宋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事件:
国号:

定都: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宋东京(今开封)北


图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 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啊。”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
——范祖禹《范太史集》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措施:(1)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
办法,削弱相权。“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在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2)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3)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经济上
除各州留一部分用
作地方的必要支出
外,其余一切税收
由中央掌控。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有拥兵之重,无调兵之权转运使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加强中央集权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为什么北宋不以从军为荣,文人却向往宋朝?3.重文轻武的时代读史料: 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1)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①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②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③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④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人科举考试图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2)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3)重文轻武的后果。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北宋军人重文轻武 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1)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①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2)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小结北宋的建立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影响1234
练习1.《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这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 宋代
2.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 )
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B. 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C. 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D. 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DA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