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生物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生物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4 2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区分各类群的结构特征
尝试描述各类群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重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及借助语言的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在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但乐于合作交流的优秀品质。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归纳总结法:通过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类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并学习用思维导图等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教师方面——各种图片、课件等。
学生方面——兴趣小组搜集相关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3分钟)
1.我们吃鱼和虾时剩下的东西一样吗?
我们吃鱼的时候会发现,当筷子剔除肌肉后有一条贯穿整个鱼体的粗的条状骨骼。当用小刀分切时,这条骨骼可以很容易地分成一个一个的。它们称为什么?有什么功能呢?
根据动物体中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脊椎动物又可细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出示蝙蝠的图片,
讲故事---蝙蝠是兽还是鸟?引发学生好奇心及兴趣。
同时还有几个迷糊的小动物他们也找不到家了,你能帮他们找找吗?
出示几个小动物的图片:
三、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5分钟)
1、导入问题
(1)怎么能帮他们找到家呢?
先分析这几种小动物是否有共同特征?对,都有脊椎骨,他们应该就是脊椎动物的一种。
(2)脊椎动物可分为哪几类呢?
(3)是根据什么标准区分的呢?
2、师生共同总结:
(1.)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生活环境,生殖发育等方面进行划分的。
3、小组合作交流
结合课本54—61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类型名称
栖息环境
身体特征
呼吸方式
体温
生殖方式
与人类关系
举例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4、结合有关信息,作出判断:
鸭嘴兽为哺乳动物,虽然母体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鸭嘴兽
2、完全依靠背鳍和胸鳍来进行运动,用腮呼吸,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 -----海马 3、孵化后幼体即进入水中,藏于水底卵石之下,用腮呼吸,有时亦游至水面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活动敏捷,起初取食藻类等浮游生物,逐渐捕食水生无脊椎动物 ------鱼螈
4、避役(学名:Chamaeleonidae)(英语:chameleon)俗称变色龙,主要树栖,身侧扁,背部有脊椎,四肢很长,指和趾合并分。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一种说法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变色龙
5、完成导学问题:
及时作出评价
为自己鼓掌,因为我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
四、课堂小结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因为人类的活动,对森林、草原、农业造成极大的破坏,再加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及对其栖息环境的破坏,使多种野生动物频临灭绝。
因此,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
五、课堂反馈
中国人的生肖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其中龙是什么动物?其他动物分别属于哪些类群?
根据五种脊椎动物的特征,你能简略写出他们的检索表吗?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