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综合测试题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花生油 B. 泥土 C. 汽油 D. 蔗糖
2.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 (?http:?/??/?www.21cnjy.com?)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NH4NO3固体 B.NaOH 固体 C.NaCl 固体 D.浓H2SO4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4.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纯净物 化石燃料
Y 单质 乳浊液 化合物 石油
5.水及水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明矾可以达到净水目的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6.向20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0C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0C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7.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8.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图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9.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t℃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60 ℃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10.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11.(4分)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饱和溶液降温 析出晶体;
(2)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溶液在形成时 放出热量。
12.(5分)(1)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上述事实①②③分别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 、 、
三个因素有关。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 有关。喝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性还与 有关。
13.(4分)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2)20℃时,在装有50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1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7分)
15.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
(2)称量NaCl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操作中应选用 (50mL、100mL、200mL)量筒量取水。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标号)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填序号) 。
Ⅰ.图⑤操作时食盐和砝码位置颠倒了; Ⅱ.图①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 Ⅲ.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 Ⅳ.图④操作中有少量水洒出;Ⅴ.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四、应用题(5分)
16. 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6.4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0.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1.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年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1.9g.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cnj*y.co*m】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
(2)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2.A 3.C 4.A 5.A 6.B 7.A 8.C 9.C 10.D
11.(1)不一定(2)不一定(3)一定(4)不一定
12.(1)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2)压强 温度
13.(1)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 24.0% 1:2
14.(1)65 (2)加入甲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3)adcb (4)不变
(5)甲溶解时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
15.(1)②⑤①④③(2)添加NaCl 18.2g(3)163.8 mL 200mL D
(4)Ⅰ.Ⅱ.Ⅲ
16.(1)0.1g (2)35.5%
九化学(下)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