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4 21: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比比看 ,说理由。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文帝统治时期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人口 3000多万 4600多万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
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三点
四段
五河
唐朝诗人皮日休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怎么看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积极作用:大运河开通 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作用: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 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谈古论今话未来
2014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考察。 总理说,古运河是人类智慧的创造,今天的大运河,则是我们对历史遗产的再创造。 我们今天要用好用活大运河这笔丰厚遗产。
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这样说 ?今天运河有什么作用?
大运河在古代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今天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1)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2)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基础。
(4)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
在未来它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大作用。
转换角色想一想
材料:假如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朝廷选官的主要负责人,你会选谁去做官?说说你的理由。
姓名 张有才 李富贵
考试成绩 优秀 一般
家庭背景 父母均为农民 父母均为某地高官
推荐人 无 某地最高长官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想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
1.必须出身高门权贵
2.要有地方高官推荐
——寒门学子难以凭才学做官
——地方官员把持选才权利
如何改变魏晋以来选才制度的弊端?
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
设立,标志着科举制
的产生。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依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 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隋朝 科举制度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学习与
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与
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三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成为世界选拔人才的典范,影响深远广泛
唐朝诗人胡曾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隋朝灭亡是因为开通大运河吗?它究竟因何而亡?
集思广益

主要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对比下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1.百役繁兴,六军不息,竭尽国力,大兴工役,唯其权力意志是用,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
——袁刚《暴君隋炀帝评价的论辨——关于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
2.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
繁荣一时,二世而亡
谈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隋朝的历史类似于哪个朝代?有哪些相似之处?


2.秀一下你 眼中的大运河 ,画一幅大运河示意图。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