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生物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18 19:55:00

文档简介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彭 凤  时间 09.03.01  
学习目标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4、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课前预习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
2、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 上。
3、同一种生物细胞内 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样的。
4、生物体细胞里的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少的规律是

四、学思园地
基因的存在场所?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一条染色体中含有几个DNA分子?人体内有多少个DNA分子?
3、每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样吗?为什么?
4、以人为例,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为多少?
5、形成受精卵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6、为什么一对夫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有差异?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依次是 ( )
A、8条、8条、16条 B、8条、8条、8条
C、8条、8条、8对 D、8条、8对、8对
2、在人体的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 )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元
3、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D、基因是遗传物质
六、小结和反思
……(第1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植物的生殖   总课时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难点:
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三、课前预习
1、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由果实中的 完成的。
2、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 生殖和 生殖。
4、在栽培农作物或水果时,常采用的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有 和 。
四、学思园地
1、完成下面的图表 柱头
花柱
成熟的植株 花 子房 胚珠
花药 花粉 受精卵
花丝
新一代植株
什么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无性生殖?你知道的有哪些是无性生殖方式?
5、无性生殖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哪些?
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其过程和优点是什么?
五、课堂检测
1、想一想:能使植物个体增多,延续后代的器官,不一定就是生殖器官。 ( )
一种生物只有一种生殖方法。 ( )
2、试一试:嫁接可以分为 和 两种方式。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 ,被接的植物叫做 。
六、反思总结
……(第2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时间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通过观察试验,多媒体课件,培养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难点:理解生物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课前预习
预习:1、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生物的性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四、学思园地
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什么叫生物的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
父母的性状通过什么途径传递给后代?
4、仔细阅读资料分析,思考:
(1)在这个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被研究的性状与被注射的基因有什么关系?
(3)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5、生物的性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列举所知道的转基因生物。
7、畅谈你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下列人的几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双眼皮和单眼皮 B、金发和卷发
C、有耳垂和无耳垂 D、白皮肤和黑皮肤
2、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 )
A、皮肤的颜色 B、血型 C、眨眼反射 D、牙齿的龋齿
3、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羊生下的是羊,牛生下的是牛
六、小结和反思
……(第1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人的性别遗传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09.03.09  
学习目标
1、说明人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3、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人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难点: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三、预习检查
1、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分别称为 染色体和 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都被称为 染色体。
2、精子细胞的性染色体数目是 ,它是 染色体;卵细胞里的性染色体的数目是 ,它是 染色体。
3、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其数量和种类 (填“都一样”或“不一样”)
四、学思园地
什么是X染色体?什么是Y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什么?女性呢?那么染色体组成各自又是怎样的?
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女性可以产生几种卵细胞?男性可以产生几种精子?
你认为生男生女是由父母双方哪方决定的?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能说出为什么吗?
你如何看待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出你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 )
A、X B、22条+X
C、44条+XX D、44条+X
2、下列关于人的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内染色体数目是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样多
C、精子内染色体数目多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
D、精子内染色体数目少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
3、一对夫妻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是 ( )
A、100% B、75% C、50% D、25%
六、小结和反思
……(第5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中学“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4)使学生了解人体三道防线及对于人体的保护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免疫的概念及功能,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必要性
难点: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三、课前预习
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分类
问题探究
1.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1)为什么涂在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入侵人体?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3)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害呢?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6.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有哪些?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抗原如何产生的?
7.免疫的含义是什么?包括那些功能?
8.免疫在器官移植中起什么作用?
9.过敏反应是什么?
10,计划免疫是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A角质层会防止病菌侵入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除体外
C消化道中,一部分细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2.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细菌
3.免疫的自身稳定功能是指( )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C抵抗抗原的入侵 D促进抗体的产生
4.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器官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自身器官
六、小结和反思
……(第1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彭 凤  审查人  时间 09.04.29  
学习目标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认识到吸烟和酗酒对健康的危害,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 1、健康的全面定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3、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难点: 健康的全面定义,保持心理健康,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课前准备
完成课本P89-90给自己的健康打分,并分析这些题目
问题探究
1、什么是健康?
2、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
3、什么是生活方式?
4、分析资料,完成讨论。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5、畅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四、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下列哪种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挤压方法抢救的是( )
A 溺水 B 煤气中毒 C 肋骨折断 D 触电
2、下列对动脉出血正确的急救处理是( )
A将伤口洗干净贴上创可贴 B在受伤动脉的远心端用指压法止血
C在伤口上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 D在受伤动脉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3、抢救鼠药中毒者,应采取的第一步措施( )
A催吐、洗胃 B清楚口鼻内异物,并控水 C立即吹风 D立即做人工呼吸
4、下列调节情绪的
五、小结和反思
……(第12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中学“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传染病及预防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难点: (1)传染病的特点以及引起传染病的原因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预习检测
1、传染病及其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
物之间传播疾病。引起传染病的 、 和寄生虫等生物叫病原体;传染
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 、 和 。
2、传染病的预防: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以分为 、 和 ,
预防传染病时,要做到 和 相结合。
学思园地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病原体?
3、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4、阅读资料分析,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2)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3)资料2所说的方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5、总结传染病的在人群中流行的几个基本环节,并分别说出各个环节的内容。
6、如何预防传染病?
7、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它存在于哪些地方?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艾滋病?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患乙型肝炎的人 B家里的猫、狗 C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筷子 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2.某医院接收一位传染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三者都是
3.“SARS"是以什么途径传播为主的传染病( )
A空气传播 B饮食传播 C皮肤接触 D生物媒介传播
六、小结和反思
……(第1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09.03.09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豌豆杂交实验,了解基因可分为显性和隐性。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学习孟德尔的实验,要培养分析实验的能力,并要学习他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基因的遗传规律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难点:基因的遗传规律。
三、预习检测
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相对性状有 和 之分,基因也有 和 之分, 基因常用大写字母,如D; 基因常用小写字母,如d。当基因组合为DD和Dd时,表现为 ,只用基因组合为dd时,才表现为 性状。
2、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 血亲或 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会导致 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学思园地
1、孟德尔为什么要用豌豆做杂交试验?
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组成它们的基因都能遗传给
后代吗?
3、杂交一代的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d没有传下去?
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
5、为什么杂种高豌豆自交后成长的豌豆有高有矮,并且高和原来的一样高,矮的和原来的一样矮,不过矮的数目要少的多?并画出遗传图解。
6、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2、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那么
棕色和黑色哪种是显性性状?
3、已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a)隐性基因,决定肤色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
基因,现有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请问:
这个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和白化病孩子的机会哪个大 。
六、小结和反思
……(第4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总课时: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一、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过程
三、预习检查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通过 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它的幼虫与成虫的
和 差异很大,为 发育。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蝗虫的幼虫,其 和 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小,
没有发育成熟,为 发育。
四、学思园地
1、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2、家蚕的一生经过几个时期?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4、蝗虫的生殖方式是怎么样的?它的一生经过几个时期?
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蝗虫
五、课堂检测
1、蚕茧代表家蚕的 (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 )
A、卵 若虫 蛹 成虫 B、卵 蛹 若虫 成虫
C、卵 若虫 成虫 D、卵 蛹 成虫
3、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 )
A、形态结构不同 B、生活习性不同
C、身体较大 D、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六、反思总结
……(第2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生物进化的原因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培养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习达尔文对待生物科学的热情和研究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难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三、预习检测
1、保护色:生物与周围环境的色彩 的体色叫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动物 或 是十分有利的。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认为,各种普遍具有很强的 ;而生物赖以生存
的 和 是非常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 ;只有具有
变异的个体在 中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 变异遗传给下一
代,逐渐积累 变异,才能形成新的 。
3、自然选择及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生存下
来, 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 、 和 不
断进化。
四、学思园地
阅读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变化过程,回答问题:
1、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黑色桦尺蠖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的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达尔文认为生物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6、什么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会被淘汰?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阅读P64《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说说你对他的认识。
(二)、拓展延伸
1、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六、小结和反思
……(第7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 总课时: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一、学习目标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课后参观或与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难点:通过本节所学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动物的进步之处。
课前预习
回顾鸟类的特征
四、学思园地
1、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2、气室、系带、胚盘的作用是什么?
3、卵壳上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4、一个鸟卵就是鸟的卵细胞对吗?请说明理由
5、概括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是否所有的鸟都有这些过程,举例说明。
6、鸟在筑巢时,往往向巢内垫上干草、兽毛和羽毛等物,对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有什么作用?
7、总结一下鸟类比两栖类、爬行类有哪些方面的进步特征?
五、课堂检测
1、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胚盘不一样,前者的胚盘 ( )
A、色农而略小 B、色浅而略小 C、色农而略大 D、色浅而略大
2、鸟卵的结构中,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有能提供水分的结构是( )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系带
3、鸡卵在体内受精后就开始,但鸡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 )
A、有阳光照射 B、温度太低 C、温度太高 D、缺少水分
六、反思总结
……(第2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总课时: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一、学习目标
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通过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
1、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 动物。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春末夏初, 蛙鸣叫,引来 蛙,它们 后,并产下卵和精子,精、卵在 结合,形成 , 发育成蝌蚪,蝌蚪进一步发育成幼蛙和成蛙。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两栖动物的 和 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 才能上陆生活,所以,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 和 有很大的影响。
四、学思园地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2、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冬眠时青蛙是怎么呼吸的?
3、青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青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4、蝌蚪是吃什么长大的?
填表比较早期蝌蚪和成蛙的主要特征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 、躯干和 ,没有 身体分为 、躯干和 ,没有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 视觉、听觉敏锐,无 (有肺),适于 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 和 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 游动 后肢 ,前肢短小,适于 上跳跃。后肢趾间有 适于在 游泳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课堂检测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了 (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雌雄蛙抱对时,进行体内受精。 ( )
六、反思总结
……(第2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生物进化的历程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09.03.19  
学习目标
1、生掌握研究生物进化的比较方法。
2、理解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3、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 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方法——比较法
2、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难点:
用比较的方法,利用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预习检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及证据: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最重要的证据是 , 是生物的 、 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 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四、问题探究
阅读书本53—54页资料分析,思考:
1、资料1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2、什么是化石?
3、资料2中,家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4、
生物名称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黑猩猩 0
猕猴 1
马 12
果蝇 27
向日葵 38
通过表格中一些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差异的比较,可以发现人和哪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5、3个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6、什么是比较?
7、通过填写进化树的过程,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进行科学推测时不能( )
A、有确凿的证据 B、仅凭空想
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D、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①爬行类 ②两栖类 ③哺乳类 ④鱼类 ⑤腔肠动物
3、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 鱼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六、小结和反思
……(第6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用药和急救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彭 凤  审查人  时间 09.04.29  
学习目标
了解安全用药的概念,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使学生知道用药的注意事项,使学生知道旅行小药箱的配备。
使学生掌握遇到意外和伤害时的紧急救治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
2、掌握遇到意外和伤害时的紧急救治措施。
难点:用药的注意事项,掌握遇到意外和伤害时的紧急救治措施。
三、预习检测
1、安全用药:药物可以分为 和 , 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 ;无论说明药,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 、用法与用量、 、 、生产日期和 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2、急救常识:我国统一的急救号码是“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 法,当病人同时心跳停止时,则应对病人做人工 ,常用的止血方法是用 、 或 。
四、学思园地
什么是安全用药?
OTC表示什么含义?标有次标志的药物是否可以放心地随意服用?
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适于什么样的疾病?
失效期和有效期有什么区别?
例举你所知道的急救措施,并说出其一般步骤。
出血可分为哪些情况?外出血又有哪些情况?
不同情的外出血况各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六、小结和反思
……(第11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       霍山文峰学校“三段式”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生物  课题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总课时 1  主备教师 董奎  审查人  时间 09.03.19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生命起源学说。
2、生掌握研究生物进化的比较方法。
3、理解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4、培养善于实验分析,观察实验和总结实验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米勒关于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和推测
(2) 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方法——比较法
(3)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难点:同重点
三、预习检测
1、原始地球的特点:原始地球的温度很 ,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 ,地面上 ,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构成了原始的 。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原始大气在 、 以及 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这些物质进一步在原始
中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 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
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 。
四、学思园地
阅读P47-49的资料分析,讨论1-4题。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做出怎样的推测?
4、从米勒实验推测,原始地球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哪些条件?
5、陨石中含有的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做出什么推测?
6、说说你对生命起源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现代地球不再发生原始地球一样的生命起源,其根本原因( )
A、大气成分不同 B、能源种类不同
C、海洋环境不同 D、现有生命不同
2、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较科学的解释学说是( )
A、由上帝或神创造出来的 B、自然发生论
C、来源于宇宙其他星球 D、化学进化论
3、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 )
A.原史大气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 无机物 原始生命
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D.原史大气的主要成分 无机物 原始生命
六、小结和反思
……(第6页)……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