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 训练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 训练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4 20: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 本
自主预习
考点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日本国旗   日本四大岛及工业区   樱花和富士山
1.自然概况。
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 东临E________洋、西临日本海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
领土组成 由北向南由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自然环境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________面积狭小,最高峰是________(活火山);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自然灾害 地处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多火山、________
气候 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资源 矿产资源缺乏,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考点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2.经济概况。
经济特点 发达的外向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
工业分布 E________沿岸和F__________沿岸
主要工业区 ________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________工业区和北九州工业区
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 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发达
考点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3.日本的民族结构单一,____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________是其传统服饰。日本的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特色,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____________文化兼容的典型。
典例精讲
考点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例1 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B.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最大的岛屿
C.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面积的3/4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考点训练】
2019年1月17日,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新岳火山爆炸性喷发,鹿儿岛县附近村庄被厚厚火山灰所覆盖,九州高速公路和当地国道部分路段禁止车辆通行。气象厅表示,今后或有可能再次喷发,当地政府提醒当地居民注意安全。读“火山喷发图”(图1)和“日本轮廓图”(图2),回答1~3题。
  
1.此次火山发生地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此次火山爆发,可能与哪两大板块运动有关(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3.关于日本火山频繁喷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带来肥沃土壤 B.游客大量增加 C.影响交通 D.可能带来人员伤亡
考点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例2 下列四幅图能够反映日本四大岛工业区分布特点的是(  )

   A   B    C    D
【考点训练】
4.读“某国部分地区图”,图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燃料、原料充足 C.海洋运输便利 D.劳动力廉价充足
读“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完成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日本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日本群岛的东北部沿海地区
6.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如图所示的阴影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例3 小强在日本旅行途中看到: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这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
A.传统的大和民族文化 B.东西方文化兼容
C.典型的西方文化 D.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小
【考点训练】
7.日本的国花是(  )
A.牡丹 B.樱花 C.兰花 D.梅花
8.《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本游戏,大家看着这个小青蛙去旅行,等着他的明信片和小礼物。近期旅行蛙去了名古屋和神户,在名古屋,旅行蛙参观了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还参观了JR中央大厦,并发回了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化(  )

①深受中国影响 ②东西方兼容 ③基督教与佛教兼容 ④传统与现代并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日本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B.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现在的东京很多建筑风格多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
C.中国人与日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同样的黑眼睛、黄皮肤,同样用筷子吃饭
D.日本人欢度自己20岁“成人节”后,就不再穿传统服装和服
课后巩固
考点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亭亭白桦①,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②……残雪消融,溪流淙淙③……朝雾蒙蒙④,水车小屋静③……”,日本民歌《北国之春》的歌词艺术化地展示了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日本的“北国”包含了(  )
A.九州岛 B.北海道岛 C.本州岛 D.四国岛
2.对材料中划线标号的词句用地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①—白桦是日本热带雨林典型的树种之一
B.②—日本离海洋近,此时夏季风已经来临
C.③—日本河流多,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D.④—日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雾霾天气多
3.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8年中国游客赴日人数突破735.58万人次,日本旅游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日本成为中国出境游第一目的地市场,大量中国游客喜欢去日本旅游及购物的原因不包括(  )
A.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与我国文化渊源相近
B.中国距离日本较近,交通费用较低
C.日本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高
D.日本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
读图,完成4~6题。

4.北海道大多数地区的樱花开放时间为(  )
A.5月份 B.4月份 C.3月份 D.2月份
5.樱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中国也有广泛分布。日本气候与同纬度中国大陆比较(  )
A.大陆性更强 B.海洋性更强 C.气候更干燥 D.夏季气温更高
6.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3月初到5月底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C.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考点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7.日本工业多沿海分布。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便于进口原料 B.便于出口工业产品
C.多优良港湾 D.沿海矿产资源丰富
8.下列有关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B.平原狭小,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使用小型机械,单产低
C.气候具有海洋性,使得温泉广布,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D.经济实现了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型为“资本输出为主”
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 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供人饮酒作乐的酒吧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5万家左右。阅读材料,回答9~10题。
9.导致日本近年来空宅数量急剧增长、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 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
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D.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
10.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先后向韩国、马来西亚、中国、
越南等地转移,目前,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影响日资
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技术水平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11.日本是核电发达的国家,核电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但核废料处理不当以及核电站遭到破坏时都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是(  )
①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 ②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能耗大国 
③日本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④日本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北海道渔场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神户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如图示意日本主要岛屿。据此完成12~14题。

12.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
①位于大陆架上,海域面积宽广 ②附近有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
③水温较高,适合各种鱼类生存 ④靠近河口,从陆地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神户钢铁企业临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港区的廉价劳动力 B.利于海运和高铁“新干线”的衔接
C.接近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D.方便原料燃料的进口与产品的出口
14.近些年来日本传统的加工贸易型工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具体表现为(  )
A.纺织工业向原料丰富的越南等地迁移 B.汽车工业向劳动力廉价的美国迁移
C.家电制造工业向市场广阔的中国迁移 D.造船工业向劳动力丰富的东南亚迁移
日本工业发达,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目前,日本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率达到了55%,居世界前列。据此完成15~16题。
15.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工业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环境优美,科技发达 
④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日本人把喝完牛奶的包装盒拆开,冲洗干净后送到回收处,以便于再利用。该做法能(  )
A.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B.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C.减少工业生产环节 D.降低火山和地震危害
考点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7.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
A.中山装 B.和服 C.西装 D.唐装
18.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  )
A.农业技术方面 B.流行音乐 C.古代建筑、传统服饰 D.工业技术方面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东亚岛国,山清水秀,多火山、地震……近年来有不少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购物。
材料二: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双方承诺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致力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材料三:日本四大岛示意图。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________岛,被称为“硅岛”的是B________岛,首都是C________,它是日本最大的城市。
(2)日本地形以________和丘陵为主。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境内多火山,著名的活火山为D________,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日本地震频发,假如你赴日本旅游,正在商场一楼购物时突发地震,你逃生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主要的民族为________民族,传统服装为________。
(4)日本的工业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简述其原因。


20.读“日本进口原料所占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大部分原料、燃料都依赖进口,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高度发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21.读“日本略图”,下列对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狭长,地域狭小 B.领土由四大岛屿及其附近多个小岛组成
C.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 D.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岛







第一节 日 本----答案
【自主预习】
1.太平 北温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平原 富士山 亚欧 太平洋 地震 温带季风
2.太平洋 濑户内海 京滨 濑户内
3.大和 和服 东西方
【典例精讲】
例1 A 例2 B 例3 B
考点训练 1~5 DBBCC 6~9 DBDD
部分题目详解:
6.解析:日本工业发达,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日本人口、城市集中的地区,优良港口也多,海洋运输发达,进出口贸易方便。故选D。
【课后巩固】
1~5 BCDAB 6~10 CDDCD 11~15 CADCC
16~18 BBC
19.(1)本州 九州 东京
(2)山地 富士山 迅速从商场跑到室外空旷地带或躲到商场卫生间等较为坚固房间的墙角处等
(3)大和 和服
(4)海运条件好,便于原料、燃料的输入和工业产品的输出。
20.(1)地域狭小,资源缺乏
(2)位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有便利的海上运输;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21.D
部分题目详解:
7.解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些地区的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故选D。
8.解析: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A错误;日本平原狭小,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使用小型机械,单产高,B错误;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使得温泉广布,是重要的旅游资源,C错误;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阶段,D正确。故选D。
11.解析:日本地狭人稠,经济发达,需要大量的能源,但同时能源资源匮乏,故大力发展核电,有利于解决日本能源短缺的问题。故选C。
12.解析: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形成原因是: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饵料充足;位于大陆架上,海域面积宽广。故选A。
14.解析:近年来,日本传统加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这些工业外迁对日本的好处是:接近原材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节约运输成本,当地劳动力廉价。故家电制造工业向市场广阔的中国迁移。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