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特点是21世纪教育网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2.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4.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离 D.染色体复制
5.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a、B和b、C和c,下列四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6.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7.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8.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段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段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段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段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9.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4、4、2 B.4、8、2 C.8、8、4 D.8、16、4
10.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11.一般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12.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脲嘧啶
13.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
A.核糖的种类 B.碱基的种类
C.(A+G)/(C+T)的比例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4120 B.1204 C.460 D.604
15.某DNA分子共有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 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3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16. 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在DNA复制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C.DNA复制过程就是先完全解旋后复制的过程
D. 一个DNA分子正常复制完毕后,新的DNA分子的某条子链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将15N标记了的双链DNA分子移入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了3代后取样离心。已知15N-DNA比14N-DNA重。离心后的结果将是
A.全中 B.1/2轻,1/2中 C.3/4轻,1/4中 D.全重
18.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0.遗传信息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
21.有一杂合体(Dd)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可看到每个染色体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如果一个染色单体含有D基因,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最可能是
A.d B.D或d C.D D.d和D
22.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23.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必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26.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将后代全部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5∶1 C.9∶6 D.1∶1
27.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 D.含A的雌配子:含a的雄配子=1︰1
28.大约在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患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问她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1世纪教育网]
A.1/40 B.1/280 C.1/420 D.1/560
29.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30.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① ②
AaBb 1AB︰1Ab︰1aB︰1ab 配子间的16种结合方式
④ ③
子代4种表现型 子代中9种基因型
A.① B.② C.③ D.④
3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32.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
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右图。让F1中黄
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33.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
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
致病基因来自
A.1 B.2
C.3 D.421世纪教育网
34.右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根据下列选项中的组合确定可能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35.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女儿正常
B.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C.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子女均正常
D.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36.(6分)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
(2)A细胞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属于 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R型(无荚膜无毒菌) 小鼠→健康
B.S型(有荚膜有毒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C.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健康
D.活R型菌+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 型菌。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
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这说明 。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只有 菌。
③如果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DNA酶,再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发生转化,原因是 。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 “转化”是指从甲细菌中提取转化因子处理乙细菌,使乙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子是 。
38.(6分)下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仔细阅图回答下列各问:
(1)图中所表示的物质的基本骨架是
。
(2)写出图中编号④的中文名称: 。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 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15N。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 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32P。
(5)该物质的空间结构是 结构,DNA复制时需要断开的是 (填写编号)。
39.(6分)孟德尔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释是:
(1)假设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分别由遗传因子D、d控制,亲本高茎(DD)和矮茎(dd)杂交,子一代(F1)的基因型为 。
(2)F1产生配子为 。
(3)F1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2),基因有三种 ,比例为 ,表现型有两种 ,比例为 。
40.(6分)下图为某家族的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等位基因用 A 和 a 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属于 (显性、隐性)性状,位于 (常、 X 、 Y )染色体上。
(2)如果 8 号表现正常,基因型是 ,纯合子的概率是 。
(3)如果 7 号同时患有色盲, 8 号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