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综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综生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19 19: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0.5
1.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有纺锤丝和纺锤体的出现
B.都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都具有染色体复制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2.图1中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产生的O2几乎全部通过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B.在a、b、c中,都能产生[H]和ATP
C.乙同化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D.a中形成的C6H12O6直接进入b,氧化分解成
CO2和H2O
3.稳态进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d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4.利一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不恰当的是 ( )[来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A
施旺和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物理模型法
D
林德曼
能量传递的特点
调查和系统分析法
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29.(14分)酵母菌菌种A能耐高温,但产酒精率较低,而菌种B不耐高温,产酒精率却较高。为获得耐高温、产酒精率高的酵母菌菌种(目的菌种),:进行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清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步骤①需要加入蜗牛酶,其作用是 。步骤②需加入 试剂诱导融合。
(2)利用A、B两菌种对某一药物抗药性的差异,对融合子进行筛选。实验中,应将含有融合子的培养液利用 方法接种到含有相关药物的培养基上。下表为A、B两菌种在 几种药物的作用下,生长状况的实验结果。由于A种不能独立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据表可以判断,加入 (药物),筛选出融合子。
多菌灵
三唑酮
霜霉狂杀
放线菌酮
菌种A
+
+
-
-
菌种B
+
-
+
-
注:“+”可以良好生长,“一”不能生长。
(3)将配制好的麦芽汁分装到若干个如图19所示的装置中,每个装置中的麦芽汁应 ,再分别接种筛选出的融合子,密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并记录每个装置中 ,可初步判断融合子的发酵能力;进一步做 条件下产酒精能力的测定,以获得所需的目的菌种。
30.(16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酶合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先天性代谢差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据图20分析,这是因为控制酶 (填序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缘故。对病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位点不只一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损害大脑,而苯丙氨酸又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以患者必需采取 (高/低/无)苯丙氨酸饮食。
(2)通过对苯丙酮尿症家族的 ,绘出图2l。对图谱中 (个体)的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Ⅵ~2理论上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 但她在妊娠时,其血液中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对基因型是 的胎儿均造成大脑发育的损伤。通过对该家族发病率及人群中随机抽样 调查可知, 会导致该病发病率大大提高。
31.(20分)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足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 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 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 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 ,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 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状态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斜生栅藻
汉氏菱形藻
薄甲藻
小定鞭金藻
重度富营养
中度富营养
轻度富营养
贫营养
50%
5%
0
0
25%
40%
25%
0.5%
14%
42%
605
10%
10%
12%
14%
11.5%
0.5%
0.5%
0.5%
10%
0.5%
0.5%
0.5%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 ,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22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 。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 类物质。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1
2
3
4
5
D
C
B
A
C
29.(14分)
(1)去壁………………………………………………………………………2分
PEG…………………………………………………………………………2分
(2)稀释涂布(划线)……………………………………………………………2分
三唑酮 ………………………………………………………………………2分
(3)等量 ………………………………………………………………………2分
彩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 …………………………………………………2分
高温 ………………………………………………………………………2分
30.(16分)
(1)① ………………………………………………………………………2分
多方向性(不定向性)……………………………………………………………2分
低 ……………………………………………………………………………2分
(2)家系调查 ………………………………………………………………………2分
Ⅴ-1、Ⅴ-2和Ⅵ-2(或Ⅴ-1、Ⅴ-2和Ⅵ-4)………………………………………2分1/2 ……………………………………………………………………………………2分
Bb和bb(如果写出BB,不得分;写其他字母不得分)……………………………2分
近亲结婚…………………………………………………………………………2分
31.(20分)
(1)原核……………………………………………………………………………………2分
光合作用 ……………………………………………………………………2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2分
(2)生物群落………………………………………………………………………………2分
群落垂直结构 ………………………………………………………………2分
(3)铜绿微囊藻 …………………………………………………………………………2分
鱼腥藻和斜生栅藻 …………………………………………………………2分
(4)C……………………………………………………………………………………2分
(5)荧光示踪物质(标志物)…………………………………………………………2分
脂质…………………………………………………………………………………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