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0.5
1.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生物。支原体细胞由下列那些结构(或物质)构成
① 蛋白质外壳 ② DNA或RNA ③ DNA和RNA ④ 核糖体
⑤ 线粒体 ⑥ 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 ⑦ 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膜
A. ①② B. ③④⑦ C.③④⑤⑦ D.③④⑥⑦
2. 下图为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
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以形成4种
类型的精细胞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
结构变异
3. 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g抗原阳性对Xg抗原阴性为显性。下列有关Xg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人群中,Xg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若父亲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则女儿全部为Xg抗原阳性
C.若父亲为Xg抗原阴性,母亲为?Xg抗原阳性,则儿子为Xg抗原阳性的概率为75%
D.一位Turner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血型为Xg抗原阳性,其父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X染色体所致
4.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酪氨酸 肾上腺素
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5. 科学家测定了某地区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化石燃料的增加、植被的破坏是大气中CO2含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O2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
夏季下降,冬季上升?
C.大气中CO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光
合作用CO2利用量的季节性差异有关
D.在草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降低大气
中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29.(18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地点A(山腰)
地点B(山腰)
地点C(山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草
3种
5种
9种
蕨类
7种
5种
8种
灌木
15种
4种
2种
松树
0种
2种
0种
落叶树
20种
5种
0种
非生物因素
地点A(山腰)
地点B(山腰)
地点C(山腰)
风速
低
高
高
距地1.5米的光强
低
中
高
土壤湿度/%
48
35
15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度最大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
(2) 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群落演替总是向着 方向发展,直至达到 为止。
(3) 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 。
(4) 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 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 。
(5)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
30.(16分)请回答下列与免疫有关的问题:
Ⅰ ⑴ 进行器官移植,只有当供体的所有组织相容性基因都存在于受体中时,供体的组织才不会被排斥。如果母亲的基因型为A1A1B3B3,父亲的基因型为A2A2B4B5,则其子女的基因型为
, (父亲、母亲)的器官移植给子女不会被排斥。
⑵ 同种异体移植时,需要在人群中通过HLA配型来选择供体。首先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 技术选择性扩增所要分析的基因片段,然后直接进行序列分析,便可知基因型。
⑶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为解决器官移植所需供体短缺及不相容问题带来希望。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有 。从克隆胚胎中分离的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可以形成胰岛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本质上是
的结果。
Ⅱ 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淋巴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模板学说认为,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就已经存在。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对两种学说进行检验。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
(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⑴ 给小白鼠注射 ,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⑵ 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 ,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⑶ 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 ,则实验结果支持克隆选择学说。
31.(16分)目前,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主要是中温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在50℃左右,由于日常洗涤用水的温度达不到该温度,导致蛋白酶活性受到影响。适冷蛋白酶是从适冷鱼类体内分离纯化或由深海适冷菌分泌出的酶类,最适酶活温度在20℃左右,用其作为洗衣粉添加剂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下图为分离可分泌蛋白酶的适冷菌的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⑴ 在将配制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到三角瓶中时,为避免培养基沾到瓶口,必须使用 进行分装,并及时进行 操作。
⑵ 将扩大培养后的深海微生物用 法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挑出形成透明圈的菌落,即为初选出的适冷菌。
⑶ 为进一步检测分离出的适冷菌分泌的适冷蛋白酶的最适酶活温度,将该菌按上图所示分7组进行培养,这7组实验间形成了 , 组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酶活温度。
⑷ 由操作过程可知该适冷菌的代谢类型为 。
⑸ 将分离到的适冷菌接种到一定容积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振荡培养,细菌数量将呈 增长,其环境容纳量主要取决于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C
D
D
29.(每空2分,共18分)
(1) A;
(2) 次生; 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顶极群落(稳态)
(3) A; 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水和矿质养料充足
(4) 微生物的分解; 主动转运
(5) 土壤中缺少相应的水分和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
30.(每空2分,共16分)
Ⅰ ⑴ A1A2B3B4 或A1A2B3B5 ; 母亲
⑵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⑶ 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Ⅱ 实验步骤:
⑴ 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⑵ 未标记的抗原X
预期结果与结论:小鼠对抗原X不发生免疫反应,对抗原Y仍能发生正常免疫反应
31.(每空2分,共16分)
⑴ 三角漏斗; 灭菌
⑵ 稀释涂布平板
⑶(相互)对照; 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
⑷ 异养需氧型
⑸ S型(逻辑斯谛增长); 营养物质的量(培养液的体积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