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标要求: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
中国70年代末对外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教训:
闭关 落后 挨打;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现实危机:
十年“文革”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与强国差距拉大。
时代潮流:
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各国都相互依存。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田中角荣访华
尼克松访华
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时对外开放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有良好的开放环境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当时对外开放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
*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创办:
1980年 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988年 设立海南省并设置为经济特区
“拓荒牛”的故事
深圳特区刚成立,要在市政府做个城市雕塑,经过反复争论,
最后定下了开荒牛,作为深圳的新开拓者们的象征,意为俯首
甘为“孺子牛”。“牛”既可表示勤劳勇敢,又有“不断地垦
地开荒”的开拓精神。后来,开荒牛得到不少国家领导人的肯
定,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深圳城市精神的代表。
开放前后的深圳
珠海鸟瞰
汕头深水港
厦门鼓浪屿
崛起的海南
思考问题
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
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
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五是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
特区“特”在何处?
思考问题
(3)、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
作用和影响?
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深圳迅速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深圳速度”。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
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水陆交通方便;
自然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雄厚;
科学技术进步;
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
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温州
福州
北海
广州
宁波
珠三角
闽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
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
宽领域
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点
线
面
内地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形式灵活多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1. 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2. 有利条件: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浦东的成就
1993 2002
外贸出口 12亿 136亿
地区生产总值 60亿 1251亿
地方财政收入 5.53亿 95亿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1)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
(2)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3)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差别?
扩展:喀什经济特区
2010年,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世界发展需要中国)
③机遇与挑战并存。
开放启示:
开放是交流之路;
开放是理解之路;
开放是强国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的变化过程
1949-1952
农民土地私有制
1953-1956
1958-1978
1978-?
土地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分散劳动
集体劳动
分散劳动
大集体劳动
时间
土地政策
所有制
劳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