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八)生物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大豆种子萌发时,在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
①细胞分化 ②呼吸作用 ③有丝分裂 ④蛋白质的水解和氨基酸的缩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 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之一是通过构筑核糖体的三维模型显示不同的抗生素如何抑制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拯救生命。下图为核糖体作用的机制(AA代表氨基酸)。下列有关核糖体和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B.细菌体内的①共20种
C.细菌内只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D. 组成②的基本单位有4种
3.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患有“羔羊失调症”的病羔。羔羊出生数月后发病,出现起立困难、行走不稳而摔倒,甚至完全不能站立,多治疗无效而死亡。此病在羊群中总发病率为2.45%,在病羔的同胞羔羊中发病率为25%,公母病羔数量比为31:38。下列有关此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病的致病原因是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缺乏
B.此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自然状态下此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D.要消灭此病必须淘汰全部病羔和携带者
4.如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依靠该过程,人体可以消灭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原
D.④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5.为验证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具有分解纤维素的作用,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刀片切取一小薄片菠菜的叶柄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之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以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下列各项叙述中,与实验结果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实验应保证适宜的温度条件 B.应设置滴以蒸馏水的一组作为对照
C.实验中滴加消化液的量应足够多 D.消化液作用时间应保证足够长
6.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另据报道,曾经因为政策原因而阻止干细胞研究受阻的美国、日本等目前都重新放松干细胞研究政策,希望在前沿课题中占据领先地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来自小鼠iPS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其具有小鼠全部的遗传信息
B.我国科学家的试验中需要用到处于适宜生理状态的代孕母鼠
C.各国高度重视干细胞研究是因为不但有重要科研价值,在器官移植等方面还有应用价值
D.利用iPS细胞无法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小鼠的遗传物质,但可能为克隆人提供技术支持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对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7.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 的孩子的概率是l/16
D.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
8.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9.(16分)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分成熟叶片用碘蒸汽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最主要因素是 、
。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_ ____ 用于CO2还原;
(3)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 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 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4)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 较高。
10、(19分)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设计杂交试验获得4种籽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
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籽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2)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籽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籽粒。由此可推测,黄色籽粒的出现是 的结果,如果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则说明 。
(3)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 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 ,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4)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从大豆中提取的DNA先用 进行鉴定再进一步提取目的基因。若提取到的目的基因较少,可用 进行扩增。该目的基因与作为 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 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 技术,经 和 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11.(14分)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 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
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
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
的反射弧
②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
态平衡,这是因为
③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若胰岛B细
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
。
12、(15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甲图中各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在方向上的特点是 。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②代表的所有生物名称 ;一般情况下,③只含有①的能量的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蜘蛛全部死亡,食草虫 (会/不会)呈“J”型增长。若该海滩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会进化,实质是 的改变。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造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
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破坏。
2010年中山市理科综合模拟题(八)答案
1-6 DBDCBD 7.AC 8.BC
9.(16分)(1)C5 深 (2)光照强度 、空气中CO2含量; ATP和NADPH([H])
(3)氮(N); 蛋白质和核酸 (4)温度
10:(19分)
(1)P AABB × aabb F1 AaBb × aabb
F1 AaBb (1分) F2 AaBb∶Aabb∶aaBb∶aabb (2分)
1 ∶ 1 ∶ 1 ∶ 1
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2分)。
(2)基因突变 黄色籽粒为显性突变 (3)秋水仙素 20 一致 不一致
(4)二苯胺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运载体 限制性内切酶 标记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再分化
11、(14分)
(1)血浆和组织液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防卫、监控和清除
(3)① b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②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③ 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从而血糖升高
12.(15分)(1)细菌 双向(2分)
(2)食草虫、线虫、海螺 1%~4%(2分)
(3)一龄幼虫 不会 种群基因频率(2分)
(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2分) 藻类→线虫→沼蟹
(5)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