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六(下)第1单元 3古诗三首(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语文六(下)第1单元 3古诗三首(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5 12: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三首


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你知道寒食赐火的习俗吗?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吗?你知道中秋望月咏怀的传统吗?一起来学习本课的三首古诗,在诗歌的韵律美中,感受传统习俗的意蕴吧。
学习目标
1. 会写“宫、侯”等字,背诵三首古诗。
2. 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和神话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作者作品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著有《韩君平诗集》。
《古诗十九首》 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王建 (约767— 831后)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其诗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乐府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办事处(chù)主任表示这件事一定要严肃处(chǔ)理。
他的相(xiàng)貌看起来比较凶,让人感觉不好相(xiāng)处。

______办事处

______处理
chǔ
chù

______相处

______相貌
xiàng
xiāng


宫(宫廷)
官(官员)

侯(王侯)

候(等候)

栖(栖息)
柄(把柄)
官员必须要遵守宫廷礼仪。
课文解读
1. 阅读《寒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春天的京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夜幕降临,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袅袅,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第二部分(4):写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写寒食白昼之景。描写了春日京城落红漫舞、柳条随风袅娜之态,突出长安城里一派迷人的春光。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两句写夜晚景色。运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宫廷走马传烛图。
2.阅读《迢迢牵牛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那遥远而高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白皙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一整天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的泪水像雨一样落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也并不遥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天河,两人却只能含情凝视,不能说话。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迢迢”“皎皎”,既是实写星空之景,也是想象人之情态,还表现出了内心之感受。牵牛星那么遥远,牛郎也是遥不可见,正是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皎皎”不仅写出了星辰的清亮,也写出了织女的娇美姿态。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这四句,诗人的思绪沉浸在对织女的具体想象中,写织女爱情受阻、思而不得的痛苦和悲伤。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这两句是诗人的慨叹,感慨浅浅的银河阻断了如此相爱的两人,可谓天违人愿,抒发对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同情。

这两句写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牛郎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使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3. 阅读《十五夜望月》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庭院地白如雪,树上栖息着鸦、鹊,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到了谁的那边?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两句写中秋月色。几处景物,营造出清冷澄净、素洁悠远的意境,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第一部分(1-3):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直接抒写望月怀人的情思。第一句直言望月,推己及人,由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由自己的怀人之心想到了天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一种深远、阔大的意境。第二句却用委婉的语气发问,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
课堂插播
阅读方法 —— 构想画面,理解情感
在阅读古诗时,要充分发挥想象,构想画面,以入情入境,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比如《迢迢牵牛星》中,对织女形象有诸多细腻的描绘,可以联系神话故事发挥想象。读“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可以想象织女终日无心织布以泪洗面的形象,体会她的悲伤;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以想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天河纵浅竟无法跨越,千言万语却无法言说的情景,感受那浓郁的忧伤。再如读《十五夜望月》,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想象庭院内的月夜秋景,感受那微冷的秋露,品赏那冷寂的桂花幽香,想象面对一轮圆月,诗人对友人会有着怎样的思念之情。
文章结构

主题归纳
《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

《迢迢牵牛星》一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聚的神话传说,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仇别恨。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gōng diàn
sù yǎ
qī xī
chōng yíng
wū yā
hóu mén sì hǎi
( 宫 殿 )
( 素 雅 )
( 栖 息 )
( 充 盈 )
( 乌 鸦 )
(侯门似海)
1. 日暮汉宫传蜡烛, 。
2. , 皎皎河汉女。
3. 终日不成章 , 。
4. 盈盈一水间, 。
5.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默写古诗文。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泣涕零如雨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教材习题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示例: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李中《客中寒食》)
4.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选 做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写的是寒食节禁火皇帝赐新火的传统习俗; 《十五夜望月》写的是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
示例:《元日》写了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的习俗,《正月十五夜》写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的习俗。
拓展空间
诗词积累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拓展空间
词意:夜晚,焰火乍放如东风吹开千树万花,落时又如东风吹洒满天星雨。装饰华丽的车马在路上来来往往,醉人的香气弥漫大街。悦耳的音乐声四处回荡,白玉制成的灯晃耀夺目,整个夜晚鱼形、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稀少的地方。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查找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课下与同学交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