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5 23: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质量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
D. 质量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大



2.运动员投掷的标枪在出手后,仍能继续向前飞行,这是因为(  )



A. 标枪受到向前的力
B. 标枪受到惯性
C. 标枪有惯性
D. 标枪不受力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 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急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外力在突然间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 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月亮绕地球旋转,假如月亮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逐渐慢下来,最后静止
D. 可能做曲线运动



6.下列说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锁生锈不好开锁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了
B. 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了
C. 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了
D. 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撒些细沙或炉渣,就跟安全了
7.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  )



A. 人在地面上行走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
C. 系鞋带或打绳结
D. 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



8.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人无法走路
B. 火柴头难以划燃
C. 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 自行车刹车失灵



9.物A重5 N,物B重10 N,现用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100 N,将A、B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如图所示,则B的左表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为(  )




A. 5 N、竖直向上
B. 5 N、竖直向下
C. 10 N、竖直向上
D. 10 N、竖直向下



10.投的篮球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A. 篮球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 篮球具有惯性
C. 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 篮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



11.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  )



A. 马上停下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会越来越快



1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 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
C. 停靠在路旁的汽车
D. 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
13.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  )



A. 子弹受到火药向前的一个推力
B. 子弹受到惯性力
C. 子弹受到的惯性力大于空气阻力
D. 子弹具有惯性



14.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  )



A. 在目标的正上方
B. 在飞抵目标之前
C. 在飞抵目标之后
D. 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



15.一辆汽车正在公路上行驶,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B. 正在运动的汽车不具有惯性
C. 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
D. 汽车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________的缘故;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17.如图,为同学们在进行滚铁圈的比赛活动,活动中铁圈与地面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_(静/滑动/滚动,以下同)摩擦,钩与铁圈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_摩擦,手与钩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_摩擦.

18.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________,与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设计实验:
①小车与桌面的接触面要尽量光滑,从而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在桌面的小车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和F2的关系.
③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探究二力的________关系.
④实验中通过旋转小车,观察小车运动状态来探究.
⑤得出结论:作用在____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作用在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0.小刚同学在不同的水平路面上以不同的速度骑不同质量的自行车时,发现不踩踏板时,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不同,他提出了“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自行车的初速度有关;
猜想二: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自行车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水平板上搭成一斜面,并准备了一个小车,一把量程为1 m的刻度尺、一条毛巾、一块棉布(毛巾、棉布质量忽略不计)等实验器材,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为探究猜想一,他先后将小车从斜面________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记录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三次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为探究猜想二,他先后将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三次实验中小车最后静止时如图乙所示.
(3)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猜想三的实验探究(要求: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4)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数据记录表格.
21.如图所示,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动摩擦力的大小.

(1)测量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
(2)读出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测出此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3)比较甲、乙、丙三图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大小为80 N的力竖直向上拿起一个质量为5 kg的实心铅球,求:
(1)该铅球的重力;
(2)该学生在拿起铅球的过程中,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23.重为2 N的物体竖直上抛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阻力为1 N.(g取10 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2)物体受到的合力F.
24.质量均为2 t的甲、乙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个物体?速度为多少?
(2)吊车对甲物体的拉力为多少?
(3)吊车对乙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否相等?为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因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所受拉力和桌面对其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A、B错误.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桌面对其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C正确.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错误.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D
【解析】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拉了,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减小了摩擦力,所以就容易搬动了,故C不合题意;
D、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撒些细沙或炉渣,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就安全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如果没有摩擦力,则人无法正常在地面上行走.为了增大摩擦力,人们在鞋底做了许多凸凹不平的花纹.
B、木箱静止,所以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没有摩擦力.
C、鞋带与鞋带、绳子和绳子之间存在静摩擦力,所以不会轻易松开.
D、粉笔擦在黑板上滑动,与黑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摩擦力消失,人将无法走路,故A选项说法正确;
B、火柴头是依靠摩擦力将其划燃的,当摩擦力消失,火柴头是无法划燃的,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
C、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也是依靠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力,摩擦力消失时,是无法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D、自行车的刹车也是利用摩擦力使车停下来的,当摩擦力消失后,自行车的刹车将失灵,因此D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A所受摩擦力应等于重力,即Ff=GA=5 N,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因A对B的作用力与B对A的作用力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所受摩擦力为5 N,方向相下;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C
【解析】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其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错误.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停靠在路旁的汽车,车运动的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也没有发生改变,故为平衡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因此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故选C.
16.【答案】惯性 仍具有
【解析】
17.【答案】滚动;滑动;静
【解析】铁环在地面上滚动,所以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较小;铁钩与铁环之间直接接触,铁环在铁钩内滑动,所以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铁钩与手之间有摩擦力存在,铁钩才不会从手中滑落,铁钩与手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铁钩与手之间是静摩擦.
故答案为:滚动;滑动;静.
18.【答案】惯性 无关
【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大小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9.【答案】①摩擦力 ②静止 ③大小 ⑤同一个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解析】①桌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②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F1和F2等于水平桌面左右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桌面两端都挂了两个钩码,钩码的重力相等,F1和F2也就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③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从而探究二力的大小关系;
⑤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0.【答案】(1)不同 相同 (2)相同 (3)不能 (4)见下表

【解析】(1)为了探究小车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则应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不同,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应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记录小车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
(2)为了探究小车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将小车从斜面上的相同高度滑下;
(3)实验中小车的质量相同,所以不能用于探究滑行距离与质量的关系;
(4)要验证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必须有三个不同的接触面,把小车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s,记录如表:

21.【答案】(1)匀速直线;(2)2.4;(3)压力
【解析】(1)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
(2)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指针所在位置是2.4 N;
(3)甲、乙、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故答案是:(1)匀速直线;(2)2.4;(3)压力.
22.【答案】(1)该铅球的重力是49 N.
(2)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31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1)铅球受到的重力G=mg=5 kg×9.8 N/kg=49 N.
(2)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49 N,竖直向上的力F=80 N,铅球受到的合力:
F合=F-G=80 N-49 N=31 N,合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答:(1)该铅球的重力是49 N.
(2)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31 N,方向竖直向上.
23.【答案】(1)物体质量为0.2 kg (2)物体受到的合力为3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1)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2 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0.2 kg;
(2)因为物体向上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阻力,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F=G+f=2 N+1 N=3 N,方向竖直向下.
答:(1)物体质量为0.2 kg;
(2)物体受到的合力为3 N,方向竖直向下.
24.【答案】(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甲物体;速度为0.067 m/s;
(2)吊车对甲物体的拉力为2×104N;
(3)拉力和重力不相等.因为乙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受力不是平衡力.
【解析】(1)由图象可知,甲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即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变小,即不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v==≈0.067 m/s;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甲物体的重力:G=mg=2×103N×10 N/kg=2×104N,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所以吊车对甲物体的拉力:F=G=2×104N;
(3)拉力和重力不相等.因为乙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受力不是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