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视频)(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视频)(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5 11:18:00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视觉(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听觉(耳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居第二位)
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来更好地适应环境!
1:描述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矫正措施
4:关注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5:了解人体的其他感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的情况
并作出解释
2: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情感目标
1:认同视觉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
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眼和视觉
心灵之窗------眼睛
任务一:
一、眼球结构初认识
眼球结构再了解
角膜
瞳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虹膜
黑眼球
白眼球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有折射作用)
外膜
视网膜:有
细胞,能接受光线的
刺激,是视觉感受器。
虹膜:
脉络膜
角膜
巩膜
:无色透明
:白色坚韧,俗称“白眼球”
有色素,中央

(大小由平滑肌控制)。
:不透光,使眼球成为暗室
瞳孔
感光
中膜
内膜
睫状体(肌)
内膜
角膜
脉络膜
视网膜
“一孔三体三层膜”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结构巧记忆
眼球
外膜
中膜
巩膜
虹膜(瞳孔)
睫状体
尝试画出眼球的结构简图,标注各部位的名称,回忆其功能
时间5分钟
考一考
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由眼球的什么
结构决定的?
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白”

什么结构?
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的是什么结构?
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部位?
光线到达眼内的感光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
虹膜
巩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玻璃体
有人把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图中所示人眼球结构分别与照相机的哪些结构相似?
光圈
镜头
胶卷(片)


视网膜
晶状体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
人眼球结构示意图
二、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反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觉神经
物体
折射光线
形成物像;
接受光线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形成视觉(倒像)
折射光线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就能形成视觉了吗?
不能。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像信息通过
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才能产生视觉。
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视网膜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学以致用: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视神经
视觉中枢
三、视觉的调节
黑暗环境
明亮环境
该图是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试一试
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
设计一个实验,用一面镜子观察自己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也可以同学间相互观察。并对观察结果作出解释
变小
变大
四、近视及其预防
调查本班级的近视率,了解近视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小组讨论尝试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
带着问题看视频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哪个结构的
调节作用?它是如何调节看清近处物体的?
近视的原因?
了解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近视的矫正?
近视的成因及光学演示


1: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哪个结构的
调节作用?它是如何调节看清近处物体的?
晶状体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近处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物象落在视网膜后,这时晶状体在睫状体的调节下曲度变大,折射光线的能力增强,物象的焦点汇聚在视网膜上,我们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2:近视的原因?
3:了解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4:近视的矫正?
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时,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图1
图2
正常眼
近视眼
近视眼
近视
矫正
凹透镜
图1
图2
怎样矫正呢?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眼
图1
图2
你了解远视眼吗?
远视
矫正
凸透镜
怎样矫正呢?
填写下表,比较下面两种眼疾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眼球
前后径
晶状体
物像位置在视网膜
配戴眼镜
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
不变
变长
凸度增大
凸度过大
前方
前方
凹透镜
凹透镜
近视眼
原因
晶状体的曲度过
(大或小)甚至眼球前后径过
(长或短)
后果
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

(前或后)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矫正
佩戴
(凸或凹)透镜。




远视眼
晶状体的曲度过
(大或小)甚至眼球前后径过
(长或短)
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

(前或后)方,看不清近处物体
佩戴
(凸或凹)透镜。




对比近视眼和远视眼:
大、长、前、凹
近、短、后、凸
保护眼睛
三要四不要
五、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技能训练:观察与测量
观察图中的两个黄色线段,你认为它们的长度一样吗?用尺子量一下它们的长度,结果与你观察的一致吗?跟同学们讨论一下观察与测量的区别。
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用工具进行测来那个是必要的!
用眼睛观察到的不一定正确!
日常生活很多情况都需要测量,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爱有视觉障碍的人,从我做起!
为视觉有障碍的人提供的盲道
这些做法对么?错在哪里
耳和听觉
任务二:
1.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你还能举出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实例吗?
  人若失去听觉,就不能及时获取电视中的重要信息;听不到汽车鸣笛,无法迅速避让,易发生危险;听不到电话铃声,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
无法收听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疫知识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外耳道
收集声波
传送声波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产生振动(把声波转为振动)
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
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
10
听觉神经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位觉感受器)
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听觉感受器)
二、听




外界的声波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觉感受器
形成听觉
把声波转为振动
想一想: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听力障碍?
(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2)耳蜗、听觉神经或大脑听觉中枢损伤,
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
即传导性耳聋
即神经性耳聋
说一说:遇到下列情况,会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遇到巨大声响时……
*外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鼻咽部有炎症时……
三、用耳卫生
*遇到巨大声响时——
1: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
2: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耳屎”是什么东西?它产生于耳的什么结构中?
外耳道皮肤的
耵聍腺
所分泌的一种蜡状物,叫做耵聍
,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耵聍干燥后成为固体,就是常说的“耳屎”。
*外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不要使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鼻——嗅觉
鼻、舌和皮肤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知识延伸:
正是由于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存在,可以使我们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来更好的适应环境!
假如我们自己的
同学患有视力障碍或听觉障碍,我们应该怎么做?
1:描述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矫正措施
4:关注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5:了解人体的其他感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的情况
并作出解释
2: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情感目标
1:认同视觉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
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一、右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1)如果把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
]

(2)守门员注视从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时,图中[4]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3)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4]的特点是_________
(4)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发生了病变。
4
3
2
1
5
3
视网膜
曲度由小变大
曲度变大
2
视神经
二、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A
B
C
D
E
F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陆续走到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________产生的
3.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__。
A→B→C→D→F
D
耳蜗
B
鼓膜
明亮的眼睛,
灵敏的耳朵
亮丽的人生
谢谢!